化隆县扎巴镇千亩油菜花海
平安白沈沟富硒油桃采摘
白庄镇乙日亥村花海
平安区古城乡石壁花海景区
互助县卓扎滩旅游景区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海东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河湟文化的主要承载区,更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这里山川风貌斑斓多彩,人文历史悠久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农耕底蕴厚重,发展乡村旅游的后发优势明显,与省内其他地域比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发展传统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休闲观光农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助农增收。
观光采摘受青睐
“闲暇时间和家人在海东来一场农业观光旅游,可以放松日常工作紧张的心情,还可以体会久违的农业生产乐趣。”游客韩平说。
近年来,海东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在突出海东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同时,自2014年起成功举办现代观光农业采摘节,打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品牌,现代观光农业全面发展。
“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短距离亲近自然、体味自然的旅行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青海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杨晓燕认为,海东农业永远是基础性产业,完全可以依托独特的优势农业而转向服务产业,观光农业是一条提升农业效益的“巧”路子。
2018年,海东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019家,其中,农家乐868家,休闲农庄122家,休闲农业园区21家,民俗村8个,年接待游客3936.8万人次,营业收入6.7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收入5106万元,利润总额达到2.3万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次,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8万人,带动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海东市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功能效益、人文理念、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农为本理念,讲求区域特色,强化内部设计,优化分区布局,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着力打造山水人文休闲带,田园风光体验带,人文民俗风情领略带等精品休闲观光线路,打响海东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休闲农业潜力大
安小龙是来自平安区润源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总工程师,他所在合作社种植的富硒果蔬如今已经卖到了淘宝上,生意非常好。
从过去单一的种植销售,到如今的农产品采摘观光游览,近年来,海东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知名度提升的有利时机,开辟了一条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采摘富农的新路子。如今,海东每年都能吸纳成千上万名游客前往采摘,尤其是种植的油桃、葡萄、草莓等富硒水果和西红柿、茄子等富硒蔬菜,更是广受欢迎。
近年来,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以科技研发为支撑,在塘川示范区种植草莓的上市后,以旅游观光采摘为主,产品供不应求。通过采摘,全年实现产值80万元、纯利润为20多万元。
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金星村,一栋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在火热如夏的温室大棚里,村民魏玉林正在自家的棚里整理人参果枝。在魏玉林的温室大棚里,满棚都是一米多高的人参果苗,秧苗上挂满了人参果,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香味。民和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河湟谷地的瓜果之乡,休闲农业产业作为民和县乡村旅游新型产业发展迅速,在助农富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化隆回族自治县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杏花旅游文化节后,积极打造群科“摘杏子·享幸福”农业休闲旅游品牌和“决战黄河”体育文化赛事品牌,进一步推动群科镇“旅游+”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致富增收。
以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出发点,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海东市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不仅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而且带动了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富村民
“要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看得见巨变,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富民增收产业。”民和县七里花海景区负责人付成才谈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显得格外振奋。休闲农业不仅打响了海东农业“品牌”,鼓起了群众的“腰包”,而且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为打响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的七里花海景区作为民和县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走“企业+景区+贫困户”的旅游助力脱贫模式,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成为助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
时间回到三年前,七里寺风景区还没有“花海”,只是古鄯镇村民付成才与他人合伙,打造的一处休闲度假区。随后,在民和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七里花海景区规划面积900亩,分赏花观光区、运动体验区和餐饮烧烤区,景区逐步实现了“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花海景区所在的山庄村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相结合,探索推广了集体经济“破零”增收的新办法,依托山庄村独特优厚的旅游资源,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国家扶持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到“七里花海”景区建设中,以年底按股分红方式力促村集体经济“破零”、老百姓增收。农旅“联姻”催生的“美丽经济”,带热了海东乡村旅游,也让越来越多海东群众鼓足了腰包。
纯手工
掌握3大步骤,轻松玩转唐卡!
回望建国70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有车、有房后,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收藏、古玩、理财、教育、娱乐、旅游等方面,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而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唐卡,在近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1
纯手工
河湟工匠 - 第三期 只为那风中的传说
“湟源丹噶尔皮绣”市级传承人——李永清我们不仅要深挖、传承,还要不断去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无愧这方山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7
纯手工
西藏老牧民手中的藏刀,简直不要太美!
"藏刀EXAMPLE OF SIMPLE藏人佩刀是千百年来保持的风俗,藏族长刀不仅是战争中的重要兵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10
纯手工
河湟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风兰:做月饼 剪红纸 庆双节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剪纸总和喜庆的节日不可分割,红红的剪纸作品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0
纯手工
西宁市城北区首家“名匠工作室”厚植工匠文化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在2019年“第一批西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推荐申报中,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纯手工
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
中新社西宁2月14日电 题: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作者 鲁丹阳“你看这个图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7
纯手工
青海藏族古法造纸工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藏族造纸工艺,是孕育于当地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一种传统造纸工艺,包含民间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5
纯手工
她以藏族唐卡为时装刺绣灵感,诠释喜马拉雅游牧文化!惊艳巴黎的中国高定第一人,不得不服
左衽艺术联盟 超有趣的服装灵感库 高·定 "喜马拉雅,是一个带给过我无数幻想,却从未企及的地方。那是雪的故乡,是灵魂栖息的地方,在我的心里她有着清晰的模样。" ——郭培 2020年1月22日,Guo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6
纯手工
从黑陶手工艺到英雄钢笔,如何让果洛非遗既“活”又“火”
见习记者 牛 强“如果把黑陶产品介绍给上海市民,你会怎么介绍?”面对晨报记者的提问,谢格太笑说,很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5
纯手工
厉害啦!贵南藏绣作品喜获青海刺绣大赛一等奖
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藏绣作品喜获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一等奖。 8月31日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在西宁开赛,来自全省各地区七百余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6
纯手工
青海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 “绣出”致富路
图为徒弟六姐正在制作腰带。 李隽 摄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16日电 题: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绣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9
纯手工
在西藏人手中,酥油“玩”出了新花样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提起川渝,你会想到火锅的辛辣;说起广东,你会回味起早茶的精致;而来到西藏,你一定会遇见酥油的醇香。 酥油浓缩着高原的味道。走进任何一个西藏人家中,主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一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7
纯手工
舌尖上的青海 指尖上的青绣
西北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地处高原,却从不缺乏美食;青海人口较少,但30万绣娘的“青绣”作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0
纯手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青绣”那畔行
青海刺绣,一绣千年的美。她的美,并没有因时间而消褪。更多了一份岁月里的温柔。西风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6
纯手工
“火一样的安多唐卡”:中国美术馆展示青海唐卡艺术
1月17日,“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青海唐卡艺术,发源于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5
纯手工
老手艺闯出新天地
站在新起点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积极挖掘当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8
纯手工
天府匠人系列 |章一峰:找寻失落的中国香文化
一针,一线,一笔,一刀……他们用双手编织生活,雕刻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带走了他们的年华,却带不走他们的初心。他们是一介工匠,是文化使者,也是天府匠人。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的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4
纯手工
贵南藏绣牵手杭州密扇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近日,贵南县政府与青海图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密勒向扇服饰有限公司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3
纯手工
河湟地区的土司古迹与文物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有16家(有时也说18家)。包括东李土司(李南哥)、西李土司(李文)、小李土司(李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5
纯手工
土族盘绣
11月11日,第四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本届大展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9
纯手工
湟中佛像、银器简介
湟中佛像、银器简介湟中银器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4
纯手工
金川藏绣,是金川嘉绒藏族编织与刺绣的简称
金川藏绣,是金川嘉绒藏族编织与刺绣的简称。早在公元9世纪开始萌芽,经过700多年的融合以及明朝、清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2
纯手工
用盐做雕塑,自娱自乐
更多盐雕体验:江苏盐城市准备工作:准备好食盐、淀粉、水、微波炉、盆1、把调好的盐面放入模具中,一定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8
纯手工
青海这15个项目晋级“国字号”非遗名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30
纯手工
【奋斗吧!中华儿女】玉树:匠心传承芒擦藏刀
▲11月17日,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摆放制作好的藏刀 玉树州的芒擦藏刀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备精湛的技艺,常用到金、银、红铜、黄铜、木材、铁、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艺复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