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青海唐卡艺术,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地区,历史上这里称作热贡。藏语“唐卡”,意为卷轴画,唐卡与彩塑、堆绣、木刻等,统称为“热贡艺术”。唐卡又是“热贡艺术”的代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览以热贡唐卡为重点,作品还来自青海西宁市,玉树、果洛、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展出老、中、青三代31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手绘精品48幅,类别有彩绘唐卡、红唐卡、黑唐卡、金唐卡等多种,既有传统题材又有现代生活的创新内容。青海省同期还带来一台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唐卡》,于1月17日、18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
展览现场作品
展览现场作品
青海安多唐卡绘画艺术,最早可以溯源到公元10至11世纪,距今1000多年,多以藏传佛教、神话故事、史诗等为创作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因其风格工笔重彩、色调艳丽,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
关于唐卡的绘画过程,分为定位起稿、线描、上色、染色、勾线、用金、开相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定位起稿,用线绳等工具标出中心垂直线、边线等其他轮廓线,确定主佛位置,接着大致标出背光及背光外侧的天界部分,天界部分可画小佛像或者远山、云彩、花草等。定位比例是否准确,是一幅唐卡成败的关键。接着画素描稿。这个步骤是对草图的修改和完善,要用炭笔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将画稿描画一遍,同时进一步确定头发的造型、头饰上的纹样、耳朵上的耳环等细部。佛像周围的花草、山水等可以根据画师个人的想象喜好自由发挥,但也要符合传统绘画标准。然后画线描稿。这一步要求用线描的方式准确地把唐卡底稿描画出来,即定稿。线描稿要绘制得非常精细,佛像的表情、神态、身姿、手印、法器,佛像四周的山水花草、亭台楼阁都要细致地表现出来。过去艺人用毛笔蘸墨勾画线描稿,现在则多改用铅笔描画。
画线描稿
然后是上色、染色和勾线:唐卡有五种主要颜色,即白、蓝、绿、黄和红。价值高的唐卡所用的颜料全部为天然矿物颜料,甚至是将金、银、珊瑚、玛瑙、珍珠、宝石、藏红花、茜草、大黄等珍贵金属、矿石(植物)作为唐卡颜料,这种唐卡经久不变色。这些颜料大多是从各种名贵矿石、宝石中提炼而来,经过研磨、淘澄、过滤、提取、勾兑等过程,加工调制成唐卡颜料。这种矿物颜料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具有柔和度和光泽感,能够历久弥新。劣质的唐卡所用颜料就是广告颜料,用这种颜料的唐卡加一点点水就能鉴别出来。同时看底布和装裱的材质,唐卡的画布都是选用洁白严麻布或粗布甚至是较为珍贵的丝绸作为底布。
唐卡绘制所用颜料
上色就是在底稿上填涂底色,基本采用平涂的方式,遵循从外到内、从左到右、从背景到主佛像、从袈裟到肌肉的程序进行描彩。首先画出天和地,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画云彩、花草、楼台、人物、水波、供品、袈裟、佛身、背光等具体物象的颜色。最后上佛像面部的颜色,防止面部染上别的颜色。上色完成后,进入染色阶段,即在上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染出事物的具体颜色。染色也讲究从左到右的顺序。按佛经的规定,佛像的染色讲究先后顺序,先染袈裟、衣服的颜色,最后染身体外露出来的部位的颜色。
唐卡上色
到了勾线部分,唐卡的每一处勾线必须是一笔画成,中间不能有断接。如肉体线条应勾得像毛发一样,线条要细,粗细均匀,且要流畅,不能出现歪歪扭扭、开叉的情况;衣纹线条大多都是曲线,有些线条应勾成“(”状,这种中间粗两头尖细的线条正显示出了衣服的重叠、真实感;其他线条,如植物叶子的线条一般要从叶柄勾向叶尖,到叶尖处应要向反向勾点小尖,这样叶子的叶尖看上去是向下卷的,看上去才有生命力,在金刚类(如金刚手等)的主尊周围一般都有火焰,火焰性质基本是“S”形。所以在勾画火焰的时候除了衣纹线条的要求外还要使弯曲的外弧线和内弧线相对,这样勾出的火焰才有活力,其他线条只要流畅就可以了。
唐卡明晰、流畅的线条
热贡唐卡
热贡唐卡
热贡唐卡讲究用金,大量的金色使原来色彩艳丽的唐卡更加富丽堂皇,同时金色在画面中起到统一色彩、和谐整幅画面的作用。金色颜料多为金箔磨成粉末加胶调制而成,热贡唐卡用金技艺主要包括铺金、描金、刻金、磨金、贴金等几种方式。
铺金,是指在佛像身体、服饰等大面积部位用金。铺金用大毛笔蘸上金汁描绘画面,一般来说需描三遍,均匀为宜。
描金,是用画笔蘸金汁勾勒出金色的线条。描金技法在唐卡中运用很多,佛像、菩萨、护法的身上,佛像背光、所穿袈裟、手中所持的各种法器、以及周围的寓殿、楼台、花草等,都可以运用描金进行勾画。
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开相,即描画五官。是体现唐卡品质最关键的一步,先用炭笔在染过色的面部重新描画一下五宫,再用毛笔蘸朱红色勾勒出五官轮廓,之后依次用颜色对眼、鼻子、嘴巴、盾毛等进行细致的描画勾染,最后在脸颊、鼻翼及嘴角位置渲染淡淡的颜色,表现出面部的明暗关系。
综合使用多种工艺的唐卡
唐卡的题材很多,有西藏社会历史题材、有生活习俗题材、有科学题材、有人物题材、有宗教题材,而宗教题材的唐卡占到了西藏唐卡的80%以上。即使是描写西藏历史或反映自然科学方面的唐卡,也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类唐卡许多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唐卡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一幅不适合挂在某些地方的宗教类唐卡挂了,那会是一个笑话,从佛教上讲,要受到惩罚。
从绘画本身而言,唐卡作为一种传统的宗教绘画艺术形式,它既是民间美术,又和一般的民间美术有质的不同。它并非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它的创作模式、规范要求以及内容、构图、色彩等绘画语言是经过历代高僧艺术家总结、提炼为画经,具有高度的约定俗成性和神圣的不可更改性,因此绘制唐卡必须严格遵守佛教绘画经典《度量经》的艺术规范,对各类佛、菩萨、神的身姿、表情、衣饰、法器、手印等进行绘制。对唐卡画师而言,这是神秘的神佛旨意的最高体现,只有严格遵守程序、严密履行过程,才能达到以画侍佛的神圣目的。因此,热贡唐卡,自公元17世纪融合藏地曼唐派画风和汉地画风所形成的鼎盛时期的艺术状态,能够基本保持至今而无减很。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青海唐卡艺术和唐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文化部门统计,目前青海省唐卡绘画艺术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月28日。
纯手工
在西藏人手中,酥油“玩”出了新花样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提起川渝,你会想到火锅的辛辣;说起广东,你会回味起早茶的精致;而来到西藏,你一定会遇见酥油的醇香。 酥油浓缩着高原的味道。走进任何一个西藏人家中,主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一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7
纯手工
青海藏族古法造纸工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藏族造纸工艺,是孕育于当地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一种传统造纸工艺,包含民间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5
纯手工
舌尖上的青海 指尖上的青绣
西北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地处高原,却从不缺乏美食;青海人口较少,但30万绣娘的“青绣”作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0
纯手工
西宁市城北区首家“名匠工作室”厚植工匠文化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在2019年“第一批西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推荐申报中,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纯手工
【奋斗吧!中华儿女】玉树:匠心传承芒擦藏刀
▲11月17日,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摆放制作好的藏刀 玉树州的芒擦藏刀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备精湛的技艺,常用到金、银、红铜、黄铜、木材、铁、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艺复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0
纯手工
塔尔寺的酥油花正绽放
中新社西宁7月1日电 题:塔尔寺的酥油花正绽放 作者 王捷先 “酥油花代表光明,在塔尔寺也是智慧的象征。初次到这里我体会到了庄严。”专程到塔尔寺参观的台商胡捷恩表示,自己对藏传佛教有很深的兴趣,欣赏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2
纯手工
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
黑陶茶具。谢格太供图拉加藏靴。本报记者 王春雪 摄昂什多在制作藏靴。 本报记者 王春雪摄拉加镇地处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1
纯手工
“火一样的安多唐卡”:中国美术馆展示青海唐卡艺术
1月17日,“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青海唐卡艺术,发源于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5
纯手工
探秘千年藏香
在大部分人眼中 西藏是神秘的 无论是它的味道 还是它的风景 西藏的魅力,无与伦比 在雪域高原 有一种味道叫藏香 净心制香的藏民族用厚实的双手 将藏文化的精髓凝聚于香 使无情的药草升华为有情的馨香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1
纯手工
走进非遗展厅 感受青海魅力
本报记者 咸文静韩乙米娜:“希望青海刺绣 走得更远”循化撒拉刺绣是撒拉族女子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2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9
纯手工
河湟工匠 -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赵占财
赵占财的泥塑天分早在他的孩童时代就得到了充分地展示。那还是赵占财上小学时,一次全校开展“才艺比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纯手工
盐怎么雕刻成盐雕
中国(青海茶盐)藏秘文化研发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积极创新,攻坚克难,实现了盐雕从无到有的突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6
纯手工
高原上,她们拥有最好的手艺 高原下,我们是最真诚的解读者
棉线麻布粗肌理的布面 用彩虹的颜色挑经显纬 是本源,不加藻饰,不矫揉造作 本真,该是世界万物起源的模样,纯粹而神秘 那便是土族儿女世代坚守的美学态度 作为“太阳的后裔” 她们独特的宇宙观与创造力 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
藏族民间石刻文化:刻在玛尼石上的信仰
在青藏高原腹地常可以看到各种大小的玛尼石,雕刻的人或屈膝俯首、双手用钉锤雕刻,或手捧石头、灵活地用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3
纯手工
青海这15个项目晋级“国字号”非遗名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30
纯手工
“品文化·看果洛”系列报道之八: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下)
青海新闻网讯 拉加镇地处气候温和的黄河河谷,是果洛有名的藏靴生产地。8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玛沁县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纯手工
青海玉树:匠心传承芒擦藏刀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芒擦藏刀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备精湛的技艺,常用到金、银、红铜、黄铜、木材、铁、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艺复杂。芒擦藏刀样式精美,受到海内外游客欢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4
纯手工
河湟工匠 - 第三期 只为那风中的传说
“湟源丹噶尔皮绣”市级传承人——李永清我们不仅要深挖、传承,还要不断去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无愧这方山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7
纯手工
30万绣娘巧手绣出新生活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贵南藏绣、河湟刺绣、三川刺绣、土族盘绣、湟源皮绣……刺绣遍布青海各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5
纯手工
把西藏的味道带回家——藏香
来到西藏,时刻环绕周身的除了虔诚的朝拜和诵经,还有空气中缥缈不定的香气。这就是藏香,悄无声息地渗透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7
纯手工
各种珠串保养方法,这样做,日后升值一千倍。
挑选: 1 、密度:最好沉水,直沉最好,泡一会沉其次,不沉悬浮的一般。 2 、品相:色差较小比较统一,沟回较深纹理清晰,大小一致,无断齿,瓣数线条清晰均匀,籽无裂,有打孔的打孔端正在正中间。 3 、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7
纯手工
湟源皮绣:流传千年的指尖艺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位于黄河北岸的湟源县是我省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结合部。受到独特地理位置和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4
纯手工
快要遗失的传统手工艺——丝绫堆绣,几块彩布演绎的震撼之美
那些遗失在民间的老行当,那些曾在时光里精彩纷呈的老工艺,现在你还记得多少?越来越多的老行当,在时代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5
纯手工
西宁城北区非遗传承人张风兰剪纸话防疫 传递正能量
西宁网络电视台讯(通讯员范生栋)在大家的印象中,剪纸总和喜庆的节日不可分割,红红的纸张表达着美好的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8
纯手工
游客追捧的唐卡起源于这个村,家家画唐卡,村民年收入高达百万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一直以来凭借雄浑壮美的旅游风光成为西北旅游最独具特色的景致。从家喻户晓的青海湖到网红的茶卡盐湖;从万亩油菜花的门源到浓浓信仰的塔尔寺。青海的每一处都显得那么神秘和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