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提起川渝,你会想到火锅的辛辣;说起广东,你会回味起早茶的精致;而来到西藏,你一定会遇见酥油的醇香。
酥油浓缩着高原的味道。走进任何一个西藏人家中,主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一壶热腾腾的酥油茶。于是酥油的味道铭刻在无数初入藏地之人的味蕾记忆中。
摄影:强舸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当一种食物成为了一个地域的符号和象征,它的价值便不只停留在味蕾的享受上。酥油便是如此。之前穆穆曾给大家介绍过酥油茶:
☞《西藏的朋友告诉我,世界的本质是一碗酥油茶》
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酥油,了解一下酥油充满艺术气息的另一种形态——酥油花。
在制作酥油时,酥油的艺术便应运而生。看似小小的一块酥油,获取却并不容易。酥油是打出来的,而打酥油则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
摄影:周晶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按照比例来算,数十斤的牛奶才能够产出一斤的酥油。藏民手工打制的酥油最为纯正,想要获得纯正的酥油实属不易。
在今天西藏的牧区,仍然有牧民用纯手工的方式获取酥油。
牧民先要从放牧归来的牛群身上挤出新鲜的牛奶,将牛奶过滤、沉淀后需要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牛奶可以打出更多的酥油。
摄影:周晶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草原上的冷却不需要借助现代的工具,将盛满新鲜牛奶的壶放入草原的水池中冰镇一个半小时即可。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动画《西藏微记录》
冷却的牛奶需要再次过滤,去除奶渣,倒入酥油桶中。
酥油桶在藏语中称为“雪董”。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桶身和搅拌器。
搅拌器称为“甲罗”。甲罗由一根长长的木制手柄和一块比酥油桶口径稍小一些的木板组成。木板上留有四个小孔,便于牛奶和空气的流动。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动画《西藏微记录》
这一切准备完毕,打酥油才真正开始。
打酥油的人双手紧握甲罗的木柄,用力向下将木板压至桶底,松开手,甲罗在浮力的作用下会再次升起。
一起一落,牛奶顺着孔隙流动,想要将其中的脂肪分离出来,这样的动作需要重复千百次。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动画《西藏微记录》
尽管辛苦,藏族人民却深知苦中作乐之道。在打酥油的过程中,歌声伴随着捶打声从未停止。
“瑞松,瑞松,刚才孩子跌了跤,
瑞洗,瑞洗,两岁的孩子就想跑,
瑞阿,瑞阿,哪比小牛小羊羔,
瑞除,瑞除,才三天就围着妈妈跳。
敦杰,敦杰,恳求菩萨保佑我,
敦轱,敦轱,保佑我打出的酥油,
姐究,姐究,黄澄澄、香喷喷的像小山高。”
经过千百次的捶打,酥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漂浮在表面。
将酥油轻轻捞起放入冷水中,用双手揉捏紧实,一块块金黄的酥油才算是制作完成。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动画《西藏微记录》
藏民打酥油时起伏的身影、嘹亮的歌声,这是酥油带给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艺术。
打好的酥油除了被端上餐桌,还被西藏人“玩”出了新花样。这个五彩斑斓的雕塑,就是酥油花。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顾名思义,酥油花是用酥油作为原料制成的。
酥油质地柔软,可塑性强,在僧人们的手中被塑造成人物、花卉、鸟兽等形态,无比精美。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然而如此精致的酥油花并不是装饰,而是宗教用品,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酥油花的起源说起。
酥油花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最初产生于西藏的苯教。
西藏原始苯教有着杀生祭神的传统,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在创办雍仲苯教后,改变了杀生祭神的信仰方式。
他引导信徒们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祭祀动物的形状作为祭品,减少了杀戮。这个传统一直被延续下来,制作的雕塑越来越精美,便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酥油花。
想要尽情的欣赏酥油花,不妨去青海的塔尔寺走一走。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煮酒的微博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芭乐LC
塔尔寺有一座酥油花馆,那里保留着僧人们制作的姿态各异、造型精美的酥油花。每年冬天,在正月十五的塔尔寺灯节上,也会有酥油花的展出。
如同酥油的提取一般,酥油花的制作也需要经受肉体的磨练。
酥油遇热会融化,因此在制作酥油花的时间一般都在冬天,僧人们需要呆在最冷的房间中制作酥油花。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不仅如此,在制作的过程中,僧人们还要不断的将手浸泡在冰水中,降低手部的温度,防止手部的温度过高而使酥油融化。只有经受了肉体的考验才能够塑造出惊艳的酥油花。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在路上一一一一一
制作酥油花需要经过四道工序:扎骨架、做胚胎、敷塑和装盘。
首先用棍子和麻绳扎出造型的“骨架”作为支撑,然后将上一年陈旧的酥油花反复捶打,裹在骨架上作为大致的造型。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风雨中的修行者
之后用新鲜的酥油混合颜料,在上面进行覆盖和装饰。特别的地方还要用金银进行描绘,做为点睛之笔。
最后将制作好的各种形状的酥油花,像插花一般错落有致的摆放好,用铁丝固定,组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制作好的酥油花可以保存三年之久。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青海旅游
毫无形状可言的酥油在僧人们的指尖上揉捏,创造出了一幅幅精美绚烂、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从日常的食物变成居于庙堂的艺术,这些饱含着藏民辛勤汗水和僧人们心血的酥油花,连接着生活、信仰和艺术,也向世人展示着西藏的独特。
纯手工
土族盘绣
11月11日,第四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本届大展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9
纯手工
藏香成瘾,不知道你敢不敢玩
在西藏,所到每一个地方,所遇每一位藏族人,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千百年来,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一颗虔诚的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4
纯手工
地毯选购攻略,不搞清楚这些,买地毯铁定后悔
地毯分类 …… 纯毛地毯、混纺地毯、化纤地毯也称为合成纤维地毯、塑料地毯 …… 选购地毯注意事项 …… 1.地毯应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GB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0
纯手工
好消息!青海这11个手艺入选国家级“榜单”啦!
来源:百姓1时间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我省11个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10
纯手工
贵南藏绣:唯针与丝线不可辜负
枚小小的绣花针长不逾寸几乎是风吹得起落水不沉在金庸武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2
纯手工
藏式,不一样的珠子!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9
纯手工
青海囊谦手工草编传承人杰加的“咗玛”变现记
图为“咗玛”手工草编传承人杰加。 李岱基 摄中新网西宁10月30日电题:青海囊谦手工草编传承人杰加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1
纯手工
牦牛骨单圈佛珠手串西藏文玩骨质圆珠正宗文玩手链
鉴别西北特产,就上西北特产网WwW.XiBeiTeChan.CoM,帮更多人了解西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8
纯手工
西宁市城北区首家“名匠工作室”厚植工匠文化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在2019年“第一批西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推荐申报中,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纯手工
塔尔寺的酥油花正绽放
中新社西宁7月1日电 题:塔尔寺的酥油花正绽放 作者 王捷先 “酥油花代表光明,在塔尔寺也是智慧的象征。初次到这里我体会到了庄严。”专程到塔尔寺参观的台商胡捷恩表示,自己对藏传佛教有很深的兴趣,欣赏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2
纯手工
“品文化·看果洛”系列报道之八: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下)
青海新闻网讯 拉加镇地处气候温和的黄河河谷,是果洛有名的藏靴生产地。8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玛沁县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纯手工
领略西藏佛像艺术 感受传统篆刻文化
领略西藏佛像艺术 感受传统篆刻文化——佛像篆刻家盾甫的《藏传佛教石窟造像卷》 《藏传佛教石窟造像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9
纯手工
各种珠串保养方法,这样做,日后升值一千倍。
挑选: 1 、密度:最好沉水,直沉最好,泡一会沉其次,不沉悬浮的一般。 2 、品相:色差较小比较统一,沟回较深纹理清晰,大小一致,无断齿,瓣数线条清晰均匀,籽无裂,有打孔的打孔端正在正中间。 3 、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7
纯手工
美到爆的编织地毯,不学真的亏大了
今天整理了一个简单的编织地毯教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亲自动手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地毯。 其实这个教程不仅能织家里的地毯,更是为了让我们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灵感。比如也可以做成我们车里铺的车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4
纯手工
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
黑陶茶具。谢格太供图拉加藏靴。本报记者 王春雪 摄昂什多在制作藏靴。 本报记者 王春雪摄拉加镇地处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1
纯手工
河湟工匠 -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赵占财
赵占财的泥塑天分早在他的孩童时代就得到了充分地展示。那还是赵占财上小学时,一次全校开展“才艺比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纯手工
河湟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风兰:做月饼 剪红纸 庆双节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剪纸总和喜庆的节日不可分割,红红的剪纸作品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0
纯手工
青海“藏绣之乡”非遗传人:37年传授技艺“步履不停”
图为多杰措在绣架前创作。受访者供图图为多杰措在绣架前创作。受访者供图(爱国情 奋斗者)青海“藏绣之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4
纯手工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如果你是一块普通但又不甘于现状的石头,你想经历有质变的“石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来看以下几种境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8
纯手工
在西藏人手中,酥油“玩”出了新花样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提起川渝,你会想到火锅的辛辣;说起广东,你会回味起早茶的精致;而来到西藏,你一定会遇见酥油的醇香。 酥油浓缩着高原的味道。走进任何一个西藏人家中,主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一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7
纯手工
天府匠人系列 |章一峰:找寻失落的中国香文化
一针,一线,一笔,一刀……他们用双手编织生活,雕刻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带走了他们的年华,却带不走他们的初心。他们是一介工匠,是文化使者,也是天府匠人。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的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4
纯手工
青海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 “绣出”致富路
图为徒弟六姐正在制作腰带。 李隽 摄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16日电 题: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绣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9
纯手工
世界最大玛尼石堆,数量达25亿,相当于20万套房子
青海玉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西宁,康定,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其“名山之宗、江河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2
纯手工
畅游西北(六)塔尔寺
应该说,其实我们最后一个行程就是塔尔寺,如果不算第二天上火车之前的半天购物,我们所有的游览项目也就是甘肃三个,青海三个。加上来回路程所需的时间,虽然我们在六月五号上午就到家了,但也是用了九天。这次最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0
纯手工
河湟工匠 - 第三期 只为那风中的传说
“湟源丹噶尔皮绣”市级传承人——李永清我们不仅要深挖、传承,还要不断去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无愧这方山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