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拉加镇地处气候温和的黄河河谷,是果洛有名的藏靴生产地。8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玛沁县七十多公里的拉加镇。在黄河岸边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一间小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家店虽然不大,但里面摆放的藏靴、箱包、服饰等藏式手工艺品,极具特色。昂什多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拉加藏靴的非遗传承人。
在他的邀请下,记者参观了他的藏靴工作室。工作室分内外两间,里面一间主要制作藏靴,正前面的货架上摆放着不同款式的藏靴成品和鞋底,鞋楦、皮绳、毛毡、刀等制作材料和工具零乱地堆放在一侧。昂什多介绍,拉加藏靴又名拉加阿亚,因产于果洛拉加地区而得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拉加藏靴采用牦牛皮和上等羊皮为原料,经过水煮、鞣制、上色、裁剪、缝纫、定型、装饰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拉加地区大多是牧区,道路状况差,经常要上山放牧,普通的鞋穿不了多久就破了,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拉加藏靴靴筒长、靴底厚,结实耐用,还能保温防潮,非常适用于高原跋山涉水、踏雪露宿的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的喜爱。
和牧区很多手工艺人一样,昂什多的藏靴制作手艺也是家传的,辉煌的时候,前来购买藏靴的人能踏破门槛。但随着机制皮鞋和胶鞋在牧区的普遍出现,拉加藏靴的缺点被逐渐放大:制作工序烦琐,产量低下,制作十几双藏靴,需要花两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售价高昂,很多牧民根本承担不起。这一切几乎让拉加藏靴的制作工艺濒临失传,好在州县两级的文化部门及时帮助,才让昂什多没有扔掉制作藏靴的传统手艺。
2010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的资金扶持下,昂什多开了一家雪域藏服店,经营起了拉加藏靴、头饰发套、藏式背包、藏服等传统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并吸收20名牧民群众学习、制作,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2015年年底,昂什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昂什多藏式手工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规模也逐年扩大。
果洛地处青海高原腹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大自然以独特的方式孕育着万物生灵,并且强力激发当地民众的创造能力,藏靴、黑陶、石刻等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就是果洛人民创造力的表现。
牛皮、羊毛、石头、土……这些当地最常见的事物,经过果洛工匠们耐心的制作与打磨,成为兼具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
班玛黑陶帮牧民致富
与拉加藏靴相似的是,班玛县的传统手工艺品——黑陶,其原材料也来自当地特有的泥土。这种古老的黑陶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班玛黑陶的种类繁多,有壶、坛、罐、灯盏等多种形制,既是当地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他们的宗教文化用品。
谢格太是家中的第四代黑陶制作传承人,也是目前省内为数不多的藏黑陶制作艺人之一,他的爷爷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黑陶制作高手,谢格太的手艺也是来自于爷爷的言传身教。小时候,爷爷因为做黑陶,经常双手沾满泥土,这种形象也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
黑陶的制作过程都是原始的手工制作,制胎用土来自班玛县灯塔山,这里的土很适合陶胎的烧制。谢格太介绍,一个陶罐的制成要经过取土、晒干、粉碎、和泥、打磨、捏制、发酵、火烧、熏黑、抛光等多道工序,不严格按照工序走,就烧制不出上好的黑陶。
谢格太说,班玛黑陶虽然看起来表面不光滑,但能耐1800摄氏度的高温,不容易炸裂,这是因为灯塔山上的土质里面矿物质含量较高,泥土自然不细腻,所以烧好的陶罐表面看起来略显粗糙,不过很结实,耐用耐烧。
以前,黑陶罐在果洛地区的牧民家中使用十分普遍,装酥油、装青稞、盛水、烧水、做饭用的都是它,如今,交通便利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牧民们开始使用更轻便的铁、铝等器皿,黑陶的实用价值逐渐降低。但谢格太不希望这门手工技艺就此销声匿迹,他想把古老的黑陶手工艺传承下去。
2014年,在州县两级政府的扶持下,谢格太注册成立了黑陶制作公司,并召集当地的贫困牧民前来学习黑陶制作手艺,截至目前,谢格太的公司已有19名工作人员。
随着果洛州对传统手工艺的大力支持,谢格太公司的黑陶产量逐渐增大,黑陶制作和销售成为一些牧民的致富新方式。
果洛文化走向世界
2014年,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之后,果洛州加快了文化发展的步伐。不仅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还组织全州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展了“千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训各类文化人才1000人次,不断增强传承人的传承意识,提升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非遗文化创意产品。
2017年11月,果洛州组织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参加了第三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果洛特色手工艺品的登陆,受到不少外地民众的欢迎;今年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第82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上,来自果洛的传统藏银手工艺产品受到各国手工艺同行和民众的称赞;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来自果洛的9家企业携带八十余种手工产品参加了展览,那种原生态的、带着格萨尔魔幻风格的手工艺品,让观众赞不绝口。果洛传统手工技艺和非遗文化在不断摸索中,逐渐走出果洛,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纯手工
青海“藏艺”传承不息:从民间“师带徒”到现代高校教育
“我爷爷的爷爷画唐卡,家里祖祖辈辈都在画。”藏族小伙南拉才让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热贡地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4
纯手工
青海,这些工艺品你了解吗?
在青海,有好多非遗,也许很多人都不了解。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它们自身有着文化和市场价值,带着好奇心可以了解一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9
纯手工
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平弦现代戏《魂系金银滩》“杀青”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3月28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之一——由青海省演艺集团平弦剧团创排的原创平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8
纯手工
乡愁藏韵:藏地石头的幸福“石生”
如果你是一块普通但又不甘于现状的石头,你想经历有质变的“石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来看以下几种境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8
纯手工
这么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的青绣!
都知道蜀绣、苏绣、湘绣、粤绣……但是青绣你听说过吗?可不是大家所说的“清秀”而是:青绣青绣就是:青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0
纯手工
世界最大玛尼石堆,数量达25亿,相当于20万套房子
青海玉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西宁,康定,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其“名山之宗、江河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2
纯手工
盐怎么雕刻成盐雕
中国(青海茶盐)藏秘文化研发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积极创新,攻坚克难,实现了盐雕从无到有的突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6
纯手工
中国唐卡文化——瓷艺唐卡
唐卡和陶瓷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由于藏族唐卡画师的生活习俗宗教、视野、陶瓷工艺和唐卡工艺的特点、绘制“唐卡题材工艺品”的艺术家身份等限制条件,瓷艺唐卡此前一直未能出现。2013年,在中国华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0
纯手工
青海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获可持续保护与传承
新华网西宁6月14日电(记者季莉 王大千)近年来,青海在囊谦藏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以建立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
多宝手串的选材
多宝手串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蜜蜡、珊瑚、南红、绿松石、琉璃、砗磲、青金、玛瑙、一线药师、唐八棱、天珠等都可以搭配在一起。多宝手串是现代年轻人最为推崇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7
纯手工
【奋斗吧!中华儿女】玉树:匠心传承芒擦藏刀
▲11月17日,芒擦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摆放制作好的藏刀 玉树州的芒擦藏刀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备精湛的技艺,常用到金、银、红铜、黄铜、木材、铁、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艺复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0
纯手工
高原上,她们拥有最好的手艺 高原下,我们是最真诚的解读者
棉线麻布粗肌理的布面 用彩虹的颜色挑经显纬 是本源,不加藻饰,不矫揉造作 本真,该是世界万物起源的模样,纯粹而神秘 那便是土族儿女世代坚守的美学态度 作为“太阳的后裔” 她们独特的宇宙观与创造力 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
走近掐丝唐卡艺术,感受藏传文化辉煌-记唐卡艺术家刘建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纯手工
民间剪纸艺人
点击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1
纯手工
青海这15个项目晋级“国字号”非遗名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30
纯手工
西藏老牧民手中的藏刀,简直不要太美!
"藏刀EXAMPLE OF SIMPLE藏人佩刀是千百年来保持的风俗,藏族长刀不仅是战争中的重要兵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10
纯手工
什么样的唐卡,值得拥有?
唐卡,它不仅是普通的艺术作品,更是一座“宝藏”,它的美观令人惊叹,它的内容令人叹服,这样美好的东西谁都会动心,但市面上的唐卡琳琅满目,各说其词……什么样的唐卡,值得拥有? 画工精致 画工的优劣直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8
纯手工
传统手工艺【堆绣】
堆绣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其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7
纯手工
西宁城北区非遗传承人张风兰剪纸话防疫 传递正能量
西宁网络电视台讯(通讯员范生栋)在大家的印象中,剪纸总和喜庆的节日不可分割,红红的纸张表达着美好的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8
纯手工
“可爱的中国”之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光明网讯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区流传甚广的民歌,是土族服饰特点的真实写照。 心灵手巧的土族姑娘们会把彩虹的七种颜色都应用在服饰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4
纯手工
生态环保媒体行:4000年囊谦黑陶传承变奏曲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影报道)囊谦黑陶,一项传承了4000年以上的“非遗”技艺,因为一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2
纯手工
新地标:“世界级”的文化圣地——嘉那玛尼石经城
牵手新地标,迈进新时代。今天我们与报道组一起走进玉树州“世界级”的文化圣地——嘉那玛尼石经城。玛尼石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3
纯手工
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光明网讯“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3
纯手工
她以藏族唐卡为时装刺绣灵感,诠释喜马拉雅游牧文化!惊艳巴黎的中国高定第一人,不得不服
左衽艺术联盟 超有趣的服装灵感库 高·定 "喜马拉雅,是一个带给过我无数幻想,却从未企及的地方。那是雪的故乡,是灵魂栖息的地方,在我的心里她有着清晰的模样。" ——郭培 2020年1月22日,Guo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6
纯手工
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
中新社西宁2月14日电 题: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作者 鲁丹阳“你看这个图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