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吉师傅是塔尔寺里制作堆绣的高手。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因为经常和广东游客接触,还会说得一口非常有趣的广东话,给我们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在塔尔寺,像曲吉师傅这样的僧人被称为艺僧。在寺院里,他们的主要功课、职责就是学习技艺、创作作品。曲吉8岁那年进入寺院,就一直跟着他的师傅(一位老艺僧)学习堆绣、酥油花等制作工艺。除此以外,藏传佛教工巧明中的《造像度量经》,还有《比例学》、《色彩学》、《轴化法》、《智者绘画法》、《物图与比例》等都是他们要认真学习的课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曲吉已经练就了一套堆绣绝活。看他灵活地飞针走线,还不忘和我们谈笑风生,只觉得那针仿佛是他身体一部分,每一次下针,都是将胸中的千壑,“画”在布上。
堆与绣的浮雕艺术。堆绣,有堆才有绣。曲吉说:“飞针引线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之前,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首先是堆绣的内容。“无非就是与佛相关的东西:单幅多为各种佛、菩萨、护法神、密宗金刚、八瑞相、宝马、白象、喷焰摩尼等图案,联幅画面多为佛教故事和神话故事。其次就是山山水水、花鸟人物等。”
说话间,他引我们到了塔尔寺大经堂中,这里悬挂着“十六尊者(罗汉)显神通”和“八仙过海”两幅大型堆绣佳作。堆绣艺僧依照藏传佛教十六罗汉和八仙各自的神通,根据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经验,堆绣出个性鲜明、形态表情各异的十六罗汉及八仙形象。他们或降龙、或伏虎、或镇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型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在艺僧工作的地方,我们很幸运地遇见两位正在描绘堆绣“蓝图”的艺僧。他们正在进行堆绣的第一步:图案设计。除了山水鱼鸟,佛像的有关东西可不是凭空想象,必须参照一定的范本仔细描摹。这可是个细致活。
曲吉继续说:“画好底本,选好各色绸缎以后,僧人会将已画好的模板挨个剪下来,再分别贴在绸缎上。然后再按照此轮廓将其剪下来。剪成的各类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的图案后,会在底部填上厚薄不等的羊毛或棉花,将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大幅布幔上,并用彩色丝线刺绣缝边,再经绘染加工而成。整个图案是一块块、一件件拼合而成,由于中间垫物而形成高低起伏,便自然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真实感。”
“除了传统的‘棱堆’以外,现在还流行一种“平堆”方法。这只是把剪好的彩色绸缎块块,按要绣的物体,平贴拼合在刺绣的布料上,底部不填羊毛和棉花,刺绣出来的东西也同样有一定的立体感。”
复杂的堆绣制作工艺,在曲吉师傅时不时冒出的一两句广东话介绍里,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们一群从未沾过针线的大男人围着一堆飞针走线的大男人,默默地欣赏着,不由得暗暗赞叹。
堆绣技艺的传承。一幅堆绣的制作,少则半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塔尔寺每年农历四月和六月的两次大法会上所晒的“大佛”,长十余丈,宽六七丈,从山顶一直伸展到山腰,像这样的巨幅堆绣佛像,则需要几十人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作为如今塔尔寺挑大梁的曲吉师傅也早已带了自己的徒弟,在寺院里,堆绣工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传统的堆绣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后来,堆绣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像青海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年都会涌现出优秀的堆绣艺人。堆绣以前只有男性才能做,但现在已经有许多女性参与了进来。女性特有的细腻使堆绣技艺更加成熟。
堆绣为何物?堆绣是唐卡的一种。又叫剪贴、补花。堆绣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塔尔寺独特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之佳作。其工序有图案设计、剪裁、堆贴、绣制、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堆绣大都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以人物为主。作为塔尔寺三绝之一的堆绣,和壁画、酥油花不同,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着重于人物形态(神态)的塑造,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其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堆绣VS传统刺绣:堆绣其实就是用布做的画,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堆绣最初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的,它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绫堆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
这种工艺传入藏区后,被用于唐卡的制作,发展成一种新的唐卡门类。尤其在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堆锈是藏族地区特有的一种艺术,但是,细心的人们发现,它和江南苏杭的刺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热贡艺术之乡”青海同仁地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文史专家赵清阳也曾表示:根据考察和研究,虽然找不到具体的文字根据,但是从艺术的类型、特点上来说,堆绣肯定有苏杭苏绣的特征。
上世纪80年代,赵清阳在当地一个老百姓的牛圈里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碑上刻有当时西北军政要员的名字,还有铁匠,石匠,木匠等匠人的名字。
专家们结合地方志和分析,吾屯四寨子最早的居民是明初从江南派遣到此屯垦戍边的军人。后来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同时将他们的技艺也留在了当地。
虽然仅凭一块石碑,我们还无法断定堆绣和江南刺绣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至少从堆绣上,我们看到了一段汉藏文化曾经交融的历史。
下一篇:展佛节展巨幅唐卡
纯手工工艺特产
“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1 月17 日,伴随着热情洋溢的藏族舞蹈,“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宗曲河畔有遗珠-湟中非遗之银铜器 制作及鎏金技艺
□李少堂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历史悠久。据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甘肃临夏艺人王珍迁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西宁:“非遗”回归市井 老街年味将浓
图为水井巷文化民俗年货市集上售卖的手工艺品。 马铭言 摄中新网西宁1月5日电 题:青海西宁:“非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巡展在西安启幕
5月13日上午“善美大成”精美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巡展,在西安市永宁美术馆启幕,此次巡展在西安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2
纯手工工艺特产
堆绣拼布展~很漂亮
鉴别西北特产,就上西北特产网WwW.XiBeiTeChan.CoM,帮更多人了解西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6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矿植物颜料已恢复40余种
唐卡矿植物颜料已恢复40余种就职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边巴旺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传统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教你织一款牦牛绒短款翻领套头毛衣,初春很合适(附编织说明)
『 牦牛绒短款翻领套头衫 』 “ 仿的是一款淘宝款,其实一早就好了,但是一直纠结着长度,好些人说这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想知道藏式饰品都有哪些讲究?这里全了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取向,藏族传统饰品以其特有的材质与造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0
纯手工工艺特产
手绘唐卡,感受藏族文化,体验一场艺术修行
手绘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复杂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无一不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唐卡的神秘源于它刻画入微,神韵不凡的佛法造像。那千年前的佛像为何能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0
纯手工工艺特产
清代宫廷唐卡绘画和制作的简介
清代宫廷唐卡绘画和制作的简介清代宫廷唐卡绘画和制作的机构主要分为中正殿与造办处两大部分。中正殿是紫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的绘制
唐卡的绘制唐卡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是一次积累善业功德和对佛法崇拜的行为。请画师为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让我们一起回忆很多年前的青海制造
awaken recollection 1 互助牌手表 有青海互助县手表厂出的“山花”牌,17钻,统芯。网上的资料非常少,应该是生产的量比较少。 2 康尔素乳制品厂 当时的康尔素有很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西藏唐卡文博会现场绘画
西藏唐卡文博会现场绘画“西藏已有60项文化资源申请了国家级‘非遗’。”西藏展区负责人介绍。108平米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回顾2019 正月十五,甘南夏河拉卜楞寺酥油花灯法会
甘南春节旅游摄影,拉卜楞寺正月十五的酥油花灯法会 回顾2019,拉卜楞寺正月十五的酥油花灯法会 拉卜楞寺的酥油花艺术,远近闻名,最早始于1768年,已有近250年的历史。拉卜楞寺各大学院的僧人,依靠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自己动手攒一条多宝
不少玩友玩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想给自己攒一串多宝串,不只是因为多宝串漂亮,而是想自己对玩文玩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多宝手串 多宝手串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南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绘画唐卡时对画师的要求
绘画唐卡时对画师的要求唐卡的绘画就等于画师个人的修行,毕竟内容都和佛有关系,所以在绘画唐卡的时候对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她们“绣”出大美青海
央广网西宁3月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这是一组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有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柴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展佛节展巨幅唐卡
展佛节展巨幅唐卡在过去,人们会把雪顿分成“哲蚌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色拉雪顿”等。“哲蚌雪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年·醉海东】剪窗花练社火炸馍馍,古驿平安年味浓!
乡村的步子只要迈进腊月的门槛,浓浓的年味便溢满每一个角落。近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石沟沿村、大寨子村,当地群众敲锣鼓、剪窗花、炸馍馍,到处是一番热热闹闹迎新春的场景。 剪窗花 传承民俗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奋斗足迹】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 李发秀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指尖上的“非遗”——土族盘绣
11月11日,第四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本届大展以“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为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藏饰九宫八卦牌与吉祥八宝牌
在藏密的很多重大仪式上,斯巴霍坛城唐卡都被用来举场开道,被看作是降妖伏魔、驱邪除恶的神物,寓意轮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杨华珍,从摄影师到羌绣绣娘羌族,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族,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炎黄部落。羌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记忆除了口口相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盘绣——针尖上的艺术
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土族的前身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在此兴起。在此后的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我省新增一批工艺美术大师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日前,400多名民间艺人被评定为第四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