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从摄影师到羌绣绣娘
羌族,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族,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炎黄部落。羌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记忆除了口口相传,另有羌绣将这些故事用针线纪录下来,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位于四川阿坝州的羌族主要聚居地顷刻间成了废墟,三分之一的羌族人和数十位文化传承人罹难,羌族文化危在旦夕。杨华珍正是在那个时候,以50知天命的岁数,扭转自己原本的人生轨迹,开始了对羌绣的探索和传承。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杨华珍正在工作的路上,在突然间的山摇地动中,她幸运躲过一劫,没有被滚落的山石击中甚至掩埋。但周围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片尘土和废墟中,受伤的人们血流不止,那景象刺痛了杨华珍的眼睛和心。
这场地震,使羌族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40多位文化传承人及羌绣大师遇难,无数古迹被毁。
家园尽毁的无力和心痛感,使杨华珍决定做些什么。原本是摄影记者的杨华珍决定辞职,她放下相机,拿起绣花针,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带着12名绣娘靠手艺生产自救。这一年,她已经50多岁了。
➊ 杨华珍
以摄影的美感绣出民族之花
在羌寨,每个女子从小就会跟外婆、母亲学羌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羌绣是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象征,农闲时,女孩们会聚集在一起,聊天、纺线、织麻、挑花、刺绣。掌握羌绣的基本针法需要2-3个月,熟练运用需要一年以上的持续练习,全部手艺学好,平均要4-5年时间,像所有的手艺一样,它是时间里开出的花。
➋ 卓哥BorisS/摄
杨华珍是藏族人,虽不是羌族,但6岁便随母亲学习藏绣和羌绣的编织挑花刺绣技艺,从补疤开始,衣服烂了就补衣服,慢慢学会绣花,然后绣自己的头帕和围裙等用品。虽然当了30年摄影师,刺绣却比摄影更深入她的骨血。
羌绣针法多变,构图严谨,用色艳丽丰富。几十年的摄影职业恰恰使杨华珍对构图与色彩有异于常人的感知力,她把摄影和羌绣图案结合在一起,将阿坝地区的美丽山水、草原和山寨绣得楚楚动人。她还在民间陆续收集了500多种民族服饰图样,学习了20余种民族织绣技,在藏地、羌寨和各地的风光民俗中吸取养分,为羌绣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力。
➋ 羌绣围兜
➌ 羌绣帽 成卫东/摄
传统和时尚,并不相悖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因为族人喜欢把村寨建立在河谷或山腰,也因为他们喜欢穿“云云鞋”。“云云鞋”与“围兜”都是羌绣最具代表性的绣品,围兜用作装饰,云云鞋则在喜庆的日子里穿戴,它外形看来像云朵一样,翘翘的鞋尖,鞋帮上绣着彩云与花朵的图案,秀美飘逸。
➊ 不息斋/摄
➋ ➌ 云云鞋
虽然传统的服饰很美,但对一般人来说,这种美只能远观,技艺传承和生存如何平衡?杨华珍觉得,好的东西不能老是不变,羌绣和四大名绣的区别就在于实用性强,她决定把羌绣跟时尚结合,做适合时代的产品。
➊ ➋ 羌绣帽
她的团队,不做纯粹的民族服饰,而是用老物件衍生出新东西,和当下的市场结合。比如羌族有个挂袋一样的日用品,像围巾,过去挂在马背上装东西,下马了就背在身上,杨华珍把它变成时尚单品,冬天当围脖,夏天当背包,加上羌绣,好看又实用。
她还和著名彩妆品牌跨界合作,设计了羌族图案作为产品外包装,各类国际奢侈品牌也陆续找来寻求合作。这些艳丽繁复的图案和作品远销海外,如杨华珍所愿,世界认识了羌绣,从地震的废墟中它开出灿烂的花。
手艺人要活下去,需要钱
跟多数只埋头于技艺创作的传承人不同,杨华珍在用创业的思维做手艺传承,她成立了刺绣品牌“墨儿朵”,希望把有故事有温度的藏羌绣与时代相结合,传递羌绣独特的美。
在成都的“藏羌绣坊”里,杨华珍已经带出了60多个徒弟,其中50个是农村妇女,8个是研究生,其中3个还是男孩子。每个月,杨华珍都会去羌寨,把自己设计的新图纸带给绣娘,手把手教她们刺绣方法,然后再高价从绣娘手中购买,将这些刺绣卖往各地。
杨华珍在传承传统技艺,也在做生意,她很明白,自己虽不是商人,但手艺人和绣娘们要活下去,需要钱。当大山深处云朵之上那些美丽朴素的能量,通过刺绣作品被带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时,就已经完成了传承的部分过程。技艺只是一个媒介,表达的图案和内容才是灵魂,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羌绣的文化和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下一篇:十大青海特色手工艺,你知道几个?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一)唐卡的绘制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本,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深闺女红:一针一刺绣,千条彩线盈
十指春风,妙手偶得。 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 便绣出中国独有的绚烂。 这便是穿越千年的——刺绣。 刺绣, 它是闺阁女儿的诗意华年, 是深宅女子的温柔倾诉, 是灵魂深处绽放的花。 一针针,一线线,脉脉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5
纯手工工艺特产
美!这些画竟然都是“盐”做的
甘肃漳县妇女汪航将食用盐与中国传统画融合到一起,研究开发出了盐画并获得国家专利,她凭借着对绘画的热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见者增福的立体唐卡
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见者增福的立体唐卡唐卡,是藏语音译,最初写为“唐噶”,后来转译为“唐卡”。对唐卡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其中“卷轴画”的说法曾广为流传。近年来,相关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手工藏毯编织培训助青海玛多黄河源头牧民增收
图为手工指导老师教牧民编织藏毯。供图 中新网西宁9月18日电 (孙睿)“以前天天在家做饭带孩子,自从村里办理藏毯厂,我就成了藏毯编织工,以前我不会编织,但是经过培训后,我的编织技艺也越来越好了,收入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6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在青海发现的这些大宝贝!你知道几个?
青海不仅自然风光雄奇瑰丽还有丰富历史文物、矿产资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青海的这些稀罕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 (下)
拉加镇地处气候温和的黄河河谷,是果洛有名的藏靴生产地。8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玛沁县七十多公里的拉加镇。在黄河岸边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一间小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家店虽然不大,但里面摆放的藏靴、箱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6
纯手工工艺特产
玉树囊谦藏黑陶亮相首尔 展示多彩高原文化
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摄影:黄海燕)近日,2015欢乐春节之“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展”在首尔中国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6
纯手工工艺特产
一条天匠手工羊毛地毯的旅程
这条产自天匠印度工厂的现代风格纯手工打结羊毛地毯,昨天被一个客户拍下。这些毯子,纯手工编织,每个图案/规格的现货只有一条。如果定制,需要4—5个月的工期。 这条毯子,在印度编织,参加过西宁藏毯展,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揭秘唐卡! 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一笔一划,方寸之内,纤毫之间,淡雅璀璨,细腻恢弘,皆是信仰。 唐卡,这被称为“离神佛最近”的藏传艺术瑰宝,缘何而来? 据藏史记载,公元631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光胄王之公主尺尊为妃,公主入藏时,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一缕藏香寻古艺
本报记者 鹿丽娟 伴着暖暖的阳光,迎着微微的清风,缕缕藏香飘散在湛蓝的天空。尼木县中学初一(1)班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装满了好奇,围坐在藏香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旦增曲扎的身旁,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6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土族人民独特的历史记忆,精致唯美的河湟刺绣!
2月3日,腊月二十九,天津市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爱心大使、河湟刺绣传承人邓西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抖音非遗传承人合作项目首次走进青海
12月24日,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青海站启动仪式在西宁举行,青海省委网信办主任赵学章,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北京字节跳动副总编辑李琳以及我省120多名非遗传承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近年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堆绣——碎布上的浮雕艺术
给堆绣图中的各种人物点睛描眉。“平剪堆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讲解堆绣布料的色泽搭配、剪裁、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去年青海省抢救性收集古老地方品种和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870份
青海日报融媒体4月14日讯4月1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全省从33个普查县征集农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自己动手攒一条多宝
不少玩友玩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想给自己攒一串多宝串,不只是因为多宝串漂亮,而是想自己对玩文玩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多宝手串 多宝手串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南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妙手生花—堆绣艺术
堆绣艺术作为刺绣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绣制方式,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0
纯手工工艺特产
神秘华美的藏族饰品
甘孜,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她就像一幅画:傲立的雪峰,静默的圣湖,眩目的蓝天,神奇的庙宇,虔诚的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可爱的中国”之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区流传甚广的民歌,是土族服饰特点的真实写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9
纯手工工艺特产
传承青海民间艺术 快乐自己奉献社会
图为老来乐艺术团的演员们。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如果你恰好经过乐家湾广场,很可能会看到一群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盘绣——针尖上的艺术
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土族的前身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在此兴起。在此后的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酥油花开 | 惊艳了世人的指尖虔诚!
这样严寒的天气,除了腊梅孤胆绽放,再没有别的花朵盛开。然而,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有这样一种花不辞冰雪,每年如约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香港青年学画唐卡:描绘唐卡亦是一种修行
中新社青海同仁7月20日电 题:香港青年学画唐卡:描绘唐卡亦是一种修行 作者 孙睿 “磨布、磨颜料、画底稿、染色、开眼……每个步骤都很精细。唐卡不仅仅是一幅画,它是艺术品,也是一种正能量,更是修行的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她们“绣”出大美青海
央广网西宁3月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这是一组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有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柴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90后”唐卡画师:让笔尖艺术传播得更远更久
更登旦正和画师一起作画。周栋楠 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藏族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