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唐卡绘画和制作的机构主要分为中正殿与造办处两大部分。
中正殿是紫禁城外西路一处供皇帝使用的佛堂,很多宫中的法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年年末蒙藏地区的僧人来京朝觐时与驻京大呼图克图一道于元旦前在理藩院登记入册,编入唪迎新禧吉祥经的队伍,进到中正殿等宫中大佛堂为皇帝祈祷。中正殿既是宫中最重要的佛堂之一,又是一个皇家寺庙的管理中心,其职能可心概括为两个,一个是管理职能:即对宫中皇家佛堂法事活动、喇嘛(藏传佛教僧人)约束、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办造佛像、唐卡的职能,后者是这里要重点讨论的。
由于唐卡绘画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功能,其制作过程必须有喇嘛参加。中正殿就是喇嘛画匠们绘画唐卡的工作室。京城喇嘛印务处所辖寺庙中精通造像与绘画唐卡的喇嘛根据宫中活计的要求进中正殿做法,白天在宫中做活计,晚上则回到所在寺庙。清宫档案中,负责绘画唐卡、佛经以及其他法事的喇嘛通常称为“画佛像喇嘛”、“画佛喇嘛”、“画匠喇嘛”,或直呼“中正殿画佛像人”。宫中唐卡即是由他们在中正殿起稿,经呈御览,得到皇上的认可,或者乾隆帝提出修改意见改正以后,正式绘制出来。他们完成的是唐卡画心中部分的绘制。
对于唐卡绘画的流程,汉地一直不甚了解。元明时期,内地所谓的唐卡主要以缂丝和织锦为主,真正宫廷绘画的唐卡几乎不见。虽然《元代画塑记》有宫廷画佛坛和使用西番颜料的记录,但尚未见到唐卡绘画流程的正式记载。康熙勅纂的《渊鉴类函》中称这种绘画为“彩涂白”,并引《画继》谓:“西天中印度那烂陀寺僧多画佛及菩萨罗汉像。以西天布为之,其佛相好与中国人异眼目稍大,口耳俱怪,以事挂右肩,袒裸坐而已。先施五藏于画背,乃涂五彩于画面,以金或朱红作地,谓牛皮胶为触,故用桃胶合柳枝水,甚坚渍。中国不得其诀也。邵太史知黎州,尝有僧自西天来就公廨,令画释迦。今茶马司有十六罗汉”。
《画继》作者邓椿事迹不明,大约是南宋时期人。从他的描述来看,大约是12—13世纪上半叶的事,这时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正处在由盛转衰的时期,因为13世纪初印度佛教已经被伊斯兰教毁灭了。所以这段记载可能是作者与印度僧人接触后听闻的记录,也许是对已经毁灭的那烂陀寺的回忆。从描述中所记载的绘画形式来看,必是唐卡绘画无疑,虽然文中所介绍的是印度遗事,但与西藏康卡传统画法无异。在清代初年,宫廷对于唐卡绘画流程的认识大概仅限于此了。
从乾隆时期开始,宫中唐卡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西藏唐卡的绘制已经不再神秘,宫中不仅完全采用了西藏唐卡的绘制方式和表现手法,而且根据宫中的条件作了一些改进。现详述如下:
宫中绘画唐卡的布料使用与西藏有明显的不同,西藏用白色棉布或麻布为主;宫中用料明显较广,有西洋布、绢、细棉布等。另外,西藏有根据背景用色区分不同唐卡的传统。通常所见的以各种颜料平涂设色而成的色彩艳丽的唐卡,称为彩唐,其他以单色绘画背景的唐卡共分为黑唐、红唐、金唐、墨刻唐卡等,黑唐是指以黑色绘画背景的唐卡;红唐是指以硃砂绘画背景的唐卡;金唐,是用金色绘画背景的唐卡。在黑唐和红唐的底色上,以浅白或浅灰的颜色(也有用金色)线条绘画形象;金唐多以朱色绘画形象。这三种特别的唐卡绘画有特别的含义。黑色是忿怒、降伏、摧灭的颜色,所以黑唐多表现忿怒尊神;红色是火焰的颜色,忿怒神格的特征之一,但也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尊神的本色,所以红唐除表现忿怒尊神以外,还表现具有长寿神格的尊神;金色是显示佛的气质和尊贵,所以金唐多表现祖师和释迦牟尼佛等主题。此三者是以色彩为大背景烘托主题的唐卡形式,是西藏绘画的传统形式,在西藏有大量的藏品存世,故宫现存的这些唐卡也多来自西藏,真正宫中所绘的并不多。黑刻,又称墨拓,汉藏两地均有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运用例证。
西藏德格印经院即以雕版刷印佛像而闻名,有硃印和墨印两种。清宫中使用墨刻技术来刷印佛像裱成唐卡显然受到西藏的启发,另外,宫中还有石印墨拓像是典型的以地做法。这种墨刻唐卡的实物和记载主要见于乾隆四十年(1775)之后,并很快成为宫中唐卡很常用的形式之一,分为墨刻本色、墨刻填硃三种。所谓填硃、填金是指在拓印后,将留白的部分填上金色或硃色。西藏也有拓印后,重新按照彩唐的做法分别设色的作品,但宫中并不多见。墨刻类的唐卡表现主题相当集中,有达赖喇嘛源流、班禅源流、吉祥天母、娑罗树等(笔者已有专文论述,兹不赘述)。根据制作工艺,又可将唐卡分为绘画、刺绣、织锦、缂丝、堆绣等多种,刺绣、织锦、缂丝三者基本上都是在汉地成做的,或在宫中供奉,或赏赐到蒙藏各地。总之,宫中唐卡无论是从表现手段和使用材料均极为丰富,而且别有特色。限于档案所见的材料和实物资料,只能论述上面这些内容,其他则非笔者所知。
绘画完成以后交到造办处装神甫。布本、绢本或纸本(极少)唐卡多背后托布(多布漂布)、绢或纸。匣裱作负责托裱,托裱结束后开始后装裱。装裱工作基本上是由造办处下属的灯裁作(或由其下属作坊皮作、皮裁作)统一完成,包括给唐卡镶边、添卷杆和楣杆、配轴头、缝五色哈达佛帘、彩带(“惊燕”)、天杆上安铁鋄金环、系绦子、唐卡背后缝满、蒙、汉、藏四体字白绫签等活计。
下一篇:妙手生花—堆绣艺术
纯手工工艺特产
堆绣拼布展~很漂亮
鉴别西北特产,就上西北特产网WwW.XiBeiTeChan.CoM,帮更多人了解西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6
纯手工工艺特产
深闺女红:一针一刺绣,千条彩线盈
十指春风,妙手偶得。 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 便绣出中国独有的绚烂。 这便是穿越千年的——刺绣。 刺绣, 它是闺阁女儿的诗意华年, 是深宅女子的温柔倾诉, 是灵魂深处绽放的花。 一针针,一线线,脉脉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5
纯手工工艺特产
妙手生花—堆绣艺术
堆绣艺术作为刺绣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绣制方式,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0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一)唐卡的绘制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本,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惊艳河湟的王凤英剪纸
本栏目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和一件件书画艺术品的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可爱的中国”之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区流传甚广的民歌,是土族服饰特点的真实写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9
纯手工工艺特产
西藏等级唐卡画师人数增至147名
10月30日,“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在夏扎大院闭幕。7天时间,藏毯和“文创西藏”认证产品两项交易展展出作品500余件,吸引客流量1万余人次,现场销售和订单式意向合同达210余万元,有力地佐证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杨华珍,从摄影师到羌绣绣娘羌族,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族,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炎黄部落。羌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记忆除了口口相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盘绣——针尖上的艺术
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土族的前身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在此兴起。在此后的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日喀则的非遗技艺(二) 几十种香料手工制作的藏香
藏香是西藏的重要特色产品,主要以线香的形式生产使用。藏香源于2000多年前的苯教燃香祭神仪式,后来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藏绣!真的好震撼啊!
小姐妹拍的图!好喜欢!说说你喜欢的亮点!指甲!看,指如削葱根!刘兰芝!学生党回忆《孔雀东南飞》一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和香生活-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相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带三种名香之一,是一款以和香的严整配方体现唐代香韵的名贵香品。以优质沉香、白旃檀等十五味香药配制而成,充分体现出白旃檀使众欲清凉、沉香能熏诸法界的独特功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奋斗足迹】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 李发秀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见者增福的立体唐卡
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见者增福的立体唐卡唐卡,是藏语音译,最初写为“唐噶”,后来转译为“唐卡”。对唐卡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其中“卷轴画”的说法曾广为流传。近年来,相关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今年,我选择自己在家置办年货——酥油花
金鼠新年 一个多了更多陪伴的藏历新年 虽然大家都准备好了过年期间 少出门、不聚会 但是在西藏人眼里 年的味道一点都没少 这个藏历新年 却因更大声地“祖国加油” 和更多时间与亲人相伴 使得坚强和爱的力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产业扶贫〕囊谦毛庄乡雅杰合作社举行藏毯民族手工艺技能培训班结业仪式
为了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渠道,全面提升建档立卡贫困增收致富的本领。12月16日,由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扶贫局联合举办为期60天的,囊谦县毛庄乡雅杰合作社藏毯民族手工艺技能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毛庄乡雅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非遗主题展吸引人们的眼球
热贡唐卡、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玉树黑陶、蒙古毡包、土族服饰、撒拉族口弦乐器、精美“青绣”、创新产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在青海发现的这些大宝贝!你知道几个?
青海不仅自然风光雄奇瑰丽还有丰富历史文物、矿产资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青海的这些稀罕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非遗知青海·看湟中」逆着时光的旅行 河湟皮影
甘海琼、实习生谢佳瑜穿行在河湟大地的青山秀水间,我们此次寻访的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皮影之乡、有200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西宁:“非遗”回归市井 老街年味将浓
图为水井巷文化民俗年货市集上售卖的手工艺品。 马铭言 摄中新网西宁1月5日电 题:青海西宁:“非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1 月17 日,伴随着热情洋溢的藏族舞蹈,“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绣之花 绚烂河湟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人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4
纯手工工艺特产
正月十五酥油花“绽放”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来源:中新网 记者 张坤) 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代表中国藏区酥油花最高制作技艺水准的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在该寺上演“佛前花开”。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图为塔尔寺上花院酥油花局部。中新社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手绘唐卡,感受藏族文化,体验一场艺术修行
手绘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复杂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无一不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唐卡的神秘源于它刻画入微,神韵不凡的佛法造像。那千年前的佛像为何能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0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河湟刺绣 展现传统女红魅力
10月29日,在青海文化馆,一位市民在平绣作品前拍照留念。当日,文化馆内展陈当地的河湟刺绣供市民欣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