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土族的前身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在此兴起。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土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土族盘绣以其鲜明的特点被认为是西部高原乃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世界屋脊”,青海境内磅礴苍茫,数千座高山连绵起伏,上千个湖泊星罗棋布,无数生灵驰骋翱翔。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一次次抬升,到现代文明的不断普及;从金银滩草原上第一次响起原子能核爆试验的爆破声,到绵延千里横贯青海的青藏铁路的天路铺就;从卡约文化的兴盛一时,到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处;在青海,自然与文明不断融合,探索和前进的步伐,在这里从未停止。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聚集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独有的民间工艺。其中土族盘绣因为传承了古老而又传统的刺绣针法和图腾文化,成为了其中最具魅力的代表。
历史中的盘绣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关于土族的族源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但土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民族文化,随着时光的沉淀越发熠熠生辉。尤其有着千年传承历史的土族盘绣,因为土族盘绣与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吐谷浑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历经时光的积淀,成为吐谷浑王朝古朴遗风最为显著的体现。
土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青海、甘肃、云南和贵州都有土族聚居区,但土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是个能歌善舞且爱美的民族,作为土族最引人注目、最美丽的土族花袖衫,这是由红黄蓝白黑紫绿等七种色料的布或丝绸制作成套袖,缝于长衫上。由于土族女人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花袖衫,所以,人们也习惯称她们为“穿彩虹衣衫的人”,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彩虹之乡”。这些花袖衫就是土族刺绣,尤其是盘绣技艺最集中的反映。
在青海高原的海东地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因而土族妇女将这种刺绣艺术当成他们聪明贤惠的象征。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盘绣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几乎涵盖了土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服饰到生活用品,从家居装饰到生产器具,盘绣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
指尖雕刻的艺术品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所独有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色与风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土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作为土族刺绣艺术的主体部分,生动地反映了土族民众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成为了解土族重要的形式和透视土族民众社会生活的窗口。
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刺绣相比,青海海东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在海东,随处可见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这些种类丰富,花样繁多的盘绣,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正因为盘绣制作的东西在土族生活中无所不在,土族女人制作盘绣的技艺就成为衡量一个土族女人的重要标志。
盘绣的操作方法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刺绣,盘绣在用料上都是用普通的玄色纯棉布料作为底料,再选其他面料贴合而成。绣时不必棚架,间接用双手操纵,操针时同时配两根颜色相反的线,一根作为盘线,一根作为缝线。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在绣娘的指尖翻飞起舞,一针二线,把各色绣线连接起来,随着绣娘手中的绣线不断缩短,不同的色彩随着花样的成型一点点完善起来。
土族女人最好的陪嫁
在传统的土族价值观里,评判一个土族女人是否值得嫁娶的标准是看她的手巧不巧,针线活儿做的好不好,而这些都可以从伴随她成长的盘绣上体现出来。盘绣作为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千年以来,土族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也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根据传统,土族女子在出嫁前,首先会在娘家办一个个人绣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向婆家人、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人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
在土族传统的服饰中,土族男子的毡帽镶边,短褂上的彩色绣花图案,坎肩上的绣花领子等装饰,都出自于自家女人之手,越精美的图案也代表着绣制这件绣品人的心灵手巧。在土家女子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她们会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绣花腰带,这条有40厘米宽,60厘米长的腰带,是土族阿姑展示盘绣技巧的“舞台”,同时也凝聚着土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嫁当天,新娘要把这条绣花腰带系在腰间,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则会对这条绣花腰带评头论足,如果谁家的姑娘绣制的腰带图案不精美,针脚不细密,在娘家人看来,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而这样一条绣花腰带,往往需要许多年才能完成。
盘绣的制作过程虽然费时费力,但一旦绣成便经久耐用,而且因为盘绣细腻的针法,讲究的颜色搭配,优质的面料,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作为在土族人民中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盘绣在青藏高原一枝独秀,也因其成品瑰丽华美,已成为土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好的盘绣不仅具有浓郁的土族民族风格——运针细密均匀,图案构思巧妙,色泽鲜明流畅;而且每件绣品上的图案花色都蕴含着吉祥、喜庆的美好祝福。这些通过绣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品,不仅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且体现出了土族特有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至今传承千年而未断绝,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纯手工工艺特产
美!这些画竟然都是“盐”做的
甘肃漳县妇女汪航将食用盐与中国传统画融合到一起,研究开发出了盐画并获得国家专利,她凭借着对绘画的热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1
纯手工工艺特产
揭秘唐卡! 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一笔一划,方寸之内,纤毫之间,淡雅璀璨,细腻恢弘,皆是信仰。 唐卡,这被称为“离神佛最近”的藏传艺术瑰宝,缘何而来? 据藏史记载,公元631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光胄王之公主尺尊为妃,公主入藏时,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玉树囊谦黑陶首次进京展出
囊谦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介绍,囊谦黑陶的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4
纯手工工艺特产
彩虹之乡:绣出七彩幸福路
绣娘们在温暖的车间里高兴地聊着天工作着。 精美的盘绣产品。省商务厅供图 1月10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索卜沟村,漫天的飞雪洒满了田野,村里28名绣娘围坐在家门口的盘绣车间里,飞针走线,欢声笑语,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纯手工工艺特产
【文旅地方】不忘初心与“青绣”品牌化发展同行 ——互助县文化馆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初心永不变,使命记心间。互助县文化馆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于1月19日在纳顿庄园举行。县文体旅游局、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土族盘绣传承人、五十镇班彦村、丹麻镇补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教你织一款牦牛绒短款翻领套头毛衣,初春很合适(附编织说明)
『 牦牛绒短款翻领套头衫 』 “ 仿的是一款淘宝款,其实一早就好了,但是一直纠结着长度,好些人说这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23年策划4年创作400位画师带你看世界最长的唐卡
第二次来到青海西宁,是十一月上旬。离上一次到达这里,时隔不到三个月。是什么吸引我再次到达? 这个季节,青海的旅游景点基本都是淡季,天气也渐凉,不是很适合户外游览。吸引我的,是这里的美食与多民族的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妙手生花—堆绣艺术
堆绣艺术作为刺绣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绣制方式,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0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茶卡盐湖,一座盐雕够一个三百万人口大城市一年之需 !
盐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作品恢弘大气,成功塑造了纵横欧亚、驰骋疆场的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这座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加牙藏毯、河湟皮影……青海湟中非遗展周五起在朝天宫举办
扬子晚报网9月26日讯(记者 张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距离南京1600多公里,那里又有什么样的风土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藏高原上这些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此时它们却正在消失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事物将渐渐便会被淘汰、遗忘!日新月异的今天,当效率与经济成为事物的价值衡量标准之时,有些东西正在没落。千年之前,它们顺势而生,千年之后,虽然有人仍然坚守,但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贴花唐卡塔尔寺艺僧代代传承
贴花唐卡塔尔寺艺僧代代传承曲吉师傅是塔尔寺里制作堆绣的高手。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因为经常和广东游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30
纯手工工艺特产
传承青海民间艺术 快乐自己奉献社会
图为老来乐艺术团的演员们。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如果你恰好经过乐家湾广场,很可能会看到一群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9
纯手工工艺特产
藏绣!真的好震撼啊!
小姐妹拍的图!好喜欢!说说你喜欢的亮点!指甲!看,指如削葱根!刘兰芝!学生党回忆《孔雀东南飞》一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可爱的中国”之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区流传甚广的民歌,是土族服饰特点的真实写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9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
唐卡的绘制与裱制装磺(一)唐卡的绘制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本,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打开一扇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之窗——“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开展侧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湖、塔尔寺,说起青海,脑海里不由得会冒出这两个词。在今天的青海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4
纯手工工艺特产
大美青海 城市之美
东经89°35′——103°04′ 北纬31°36′——39°19′ 这里是青海 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可可西里 这里有穿越时空的唐蕃古道 这里有华夏最美的山峰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湖泊 这里是三江之水的真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06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非遗知青海·看湟中」逆着时光的旅行 河湟皮影
甘海琼、实习生谢佳瑜穿行在河湟大地的青山秀水间,我们此次寻访的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皮影之乡、有200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1 月17 日,伴随着热情洋溢的藏族舞蹈,“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土族盘绣:农民指尖上的“非遗”
千针万线绣出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富强。互利共赢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制品远销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2
纯手工工艺特产
盘绣——针尖上的艺术
1700年前,在青海广袤辽远的土地上,土族的前身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国——吐谷浑在此兴起。在此后的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和香生活-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相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带三种名香之一,是一款以和香的严整配方体现唐代香韵的名贵香品。以优质沉香、白旃檀等十五味香药配制而成,充分体现出白旃檀使众欲清凉、沉香能熏诸法界的独特功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非遗文化盘绣刺绣法由土族妇女独创,作为土族文化标志并传承千年
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关于土族的来源,众说不一。普遍的说法是土族是以土谷浑人为主,融合当地别的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土族人民独特的历史记忆,精致唯美的河湟刺绣!
2月3日,腊月二十九,天津市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爱心大使、河湟刺绣传承人邓西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