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3月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这是一组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有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柴达木、门源、祁连等产品,以青海多个著名的旅游地标为基础,每个荷包上都绣上了大美青海的特色元素。”俞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青绣作品。
一针一线 “绣”出大美青海
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1青海省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其中,俞兰所在的青海伊人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参赛作品“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挂件”获得该项比赛纪念品类银奖。
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这款“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挂件”系列一共包括9个香囊,每个香囊上面都绣着俞兰心目中的“大美青海”。
拿起青海湖香囊,上面绣着蔚蓝的天空和湖水,数只渔鸥围着鸟岛飞翔;在柴达木纪念香囊上,绣着巍峨的玉珠峰和红彤彤的枸杞;在门源纪念香囊上,绣有岗什卡雪峰、金黄的油菜花,高铁在花田间驶过,还有苍翠的原始森林……每一个小小的香囊上,都承载着绣娘的巧思,传递着青海的文化和美景。
枕头、饰品、香囊等种类多样的青绣产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以前的刺绣流行于农村妇女间,大家喜欢绣花花草草,绣品主要以鞋垫、枕头、枕巾等生活日用品为主。”俞兰说,如今的青绣结合了时代特色和市场元素,种类丰富,产品多样,青绣作品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而赋予青绣更多内涵的,是通过青绣找到致富路、过上新生活的绣娘们。
敢闯敢拼 巧手绣出“半边天”
2000年,俞兰从青海棉纺织厂下岗,为了谋生路,她走上了摸索创业的道路。“小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就会做一些刺绣,我也喜欢,6岁就跟着家人学。”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中,俞兰一直对手工刺绣、编制很感兴趣。数次的尝试之后,最终,俞兰拾起了自己儿时的爱好,用针和线开始编织自己新的生活图景。
外出求艺,增长见识;四处拜师,精进手艺;参加比赛,积累经验……一路走来,俞兰技能值拉满,她开办绣坊,创建公司,带领下岗女工、无业在家的妇女和残疾人一起,通过双手打拼生活,一点点积累,一步步做强。如今,俞兰是青海省级河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青海伊人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俞兰的公司位于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这里也是河湟刺绣传承基地,海东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里有300多名绣工,还有许多学徒,大家一起以巧手穿针引线,通过刺绣脱贫致富。
李化索向记者介绍青绣发簪(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我绣的这款民族特色项链最畅销,精致好看,游客们很喜欢。”李化索笑着说。李化索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俞兰的徒弟,也是互助北山化索刺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小时候我会做一些简单的刺绣,最近四五年青绣成为了我的一项事业。我在山里一边放羊一边刺绣,绣花花草草,绣动物牛羊,也会绣很多时髦的东西。”李化索向记者介绍着她的绣品,土族盘绣、土族服饰、藏族服饰,发卡、项链,熊猫、猴子、牛犊,还有熊大熊二……产品时新好玩,精致鲜亮。
因为青绣,李化索原本的放羊生活被“打破”。也正是因为青绣,李化索走出大山深处,凭借着巧手巧思,改变了生活,改变了思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李化索制作的青绣产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李化索制作的青绣产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甘于脚踏实地 也敢于仰望星空
青绣,是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的总称,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技艺繁琐,具有“指尖上的非遗”之称。
近年来,青绣从农家妇女的指尖,逐渐走进人们视线,走进广大市场,出现在文艺表演的舞台上,出现在文化创意的赛场里。而青绣这项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与青海省“拉面经济”相得益彰的特色产业,成为大美青海文旅产业的响亮名片,成为青海省广大农牧区妇女脱贫致富、就业创业的蓬勃产业。
青绣产品结合热点,“熊大”“熊二”成了畅销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据俞兰介绍,她公司里的青绣产品销售状况还不错。尤其是近年来,线上渠道的开通和普及,更像是给广大绣娘打开了一扇“窗”。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给我们绣娘提供了网上直播销售的培训,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我们有了线上销售的渠道,也有了和各地绣娘交流的平台。”在网上直播平台,俞兰会在线教网友青绣制作,也会和很多妇女交流创业经验。很多家庭贫困、患有残疾、失业下岗的人在俞兰的引导下,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
“等到今年的旅游旺季,我们打算去青海各旅游景点推销青绣产品,一个小小的香囊,是一个旅游纪念,更是一个宣传大美青海的宝贵载体。”俞兰说。
儿时的爱好成为了事业,闲时的手工活儿成为了致富的“法宝”,与俞兰、李化索一样,在青海各地,还有许多绣娘通过青绣,走出了深山,扭转了思路,拓宽了眼界,开辟了新生活。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1年,青海省非遗保护传承系统推进,认定了15家“青绣”扶贫就业工坊和60家“青绣”培育企业,33家非遗工坊带动15万人就业,产值达1.1亿元。2022年,青海省还将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鲜艳的丝线在绣娘指尖婉转,绣的是大美青海,绣的是美丽新生活。
来源:央广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纯手工工艺特产
海南州五彩藏绣有限公司参加青海省第二届 “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喜获一等奖
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8月31日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民族700余名优秀刺绣代表相聚于新宁广场400余幅刺绣精品参加大赛,参赛选手按照赛事规定进行一个半小时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1 月17 日,伴随着热情洋溢的藏族舞蹈,“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1
纯手工工艺特产
妙手生花—堆绣艺术
堆绣艺术作为刺绣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绣制方式,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0
纯手工工艺特产
深闺女红:一针一刺绣,千条彩线盈
十指春风,妙手偶得。 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 便绣出中国独有的绚烂。 这便是穿越千年的——刺绣。 刺绣, 它是闺阁女儿的诗意华年, 是深宅女子的温柔倾诉, 是灵魂深处绽放的花。 一针针,一线线,脉脉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5
纯手工工艺特产
藏绣!真的好震撼啊!
小姐妹拍的图!好喜欢!说说你喜欢的亮点!指甲!看,指如削葱根!刘兰芝!学生党回忆《孔雀东南飞》一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堆绣——碎布上的浮雕艺术
给堆绣图中的各种人物点睛描眉。“平剪堆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讲解堆绣布料的色泽搭配、剪裁、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她们“绣”出大美青海
央广网西宁3月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这是一组大美青海旅游纪念品香囊,有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柴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7
纯手工工艺特产
自己动手攒一条多宝
不少玩友玩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想给自己攒一串多宝串,不只是因为多宝串漂亮,而是想自己对玩文玩的一个总结。 什么是多宝手串 多宝手串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南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西藏等级唐卡画师人数增至147名
10月30日,“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在夏扎大院闭幕。7天时间,藏毯和“文创西藏”认证产品两项交易展展出作品500余件,吸引客流量1万余人次,现场销售和订单式意向合同达210余万元,有力地佐证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2
纯手工工艺特产
【劳模风采】身残志坚的仁欠吉
仁欠吉,藏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残疾人藏毯加工厂厂长。2013年12月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9月,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1
纯手工工艺特产
手工藏毯编织培训助青海玛多黄河源头牧民增收
图为手工指导老师教牧民编织藏毯。供图 中新网西宁9月18日电 (孙睿)“以前天天在家做饭带孩子,自从村里办理藏毯厂,我就成了藏毯编织工,以前我不会编织,但是经过培训后,我的编织技艺也越来越好了,收入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6
纯手工工艺特产
中国土族绣娘绣出致富“非遗花”
图为土族“绣娘”参加刺绣大赛。 李隽 摄图为土族“绣娘”参加刺绣大赛。 李隽 摄中新社西宁11月2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4
纯手工工艺特产
别再当冤大头了,你从国外高价买回的波斯地毯是中国制造
很多人去伊朗、土耳其旅游的时候,都喜欢带回来一块波斯地毯,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些国家产的波斯地毯非常有名。 所以当新闻揭露这些“波斯地毯”其实是中国制造以后,很多人难以相信,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波斯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3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西宁“海归”创业记:有“个性”的藏毯,我想做一辈子
图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的工人。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西宁3月15日电 题:青海西宁“海归”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非遗主题展吸引人们的眼球
热贡唐卡、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玉树黑陶、蒙古毡包、土族服饰、撒拉族口弦乐器、精美“青绣”、创新产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5
纯手工工艺特产
让我们一起回忆很多年前的青海制造
awaken recollection 1 互助牌手表 有青海互助县手表厂出的“山花”牌,17钻,统芯。网上的资料非常少,应该是生产的量比较少。 2 康尔素乳制品厂 当时的康尔素有很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9
纯手工工艺特产
青海省这8大类30项非遗项目将被推荐为国家级
关于公示青海省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推荐名单的公告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3
纯手工工艺特产
和香生活-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 莲花藏香相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带三种名香之一,是一款以和香的严整配方体现唐代香韵的名贵香品。以优质沉香、白旃檀等十五味香药配制而成,充分体现出白旃檀使众欲清凉、沉香能熏诸法界的独特功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纯手工工艺特产
宗曲河畔有遗珠-湟中非遗之银铜器 制作及鎏金技艺
□李少堂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历史悠久。据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甘肃临夏艺人王珍迁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4
纯手工工艺特产
“可爱的中国”之土族:这里的绣娘用巧手绣出了“彩虹故乡”的骄傲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首在土族聚居区流传甚广的民歌,是土族服饰特点的真实写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9
纯手工工艺特产
我省新增一批工艺美术大师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日前,400多名民间艺人被评定为第四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6
纯手工工艺特产
土族人民独特的历史记忆,精致唯美的河湟刺绣!
2月3日,腊月二十九,天津市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爱心大使、河湟刺绣传承人邓西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7
纯手工工艺特产
唐卡矿植物颜料已恢复40余种
唐卡矿植物颜料已恢复40余种就职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边巴旺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传统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工艺特产
堆绣拼布展~很漂亮
鉴别西北特产,就上西北特产网WwW.XiBeiTeChan.CoM,帮更多人了解西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6
纯手工工艺特产
藏饰九宫八卦牌与吉祥八宝牌
在藏密的很多重大仪式上,斯巴霍坛城唐卡都被用来举场开道,被看作是降妖伏魔、驱邪除恶的神物,寓意轮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