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盐湖是青海近几年非常有名的一处旅游景点,因平静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蓝天白云,特别适合拍照而被称为“天空之境”。顾名思义,既然称为盐湖,茶卡肯定是咸水湖,总面积达到105平方千米的茶卡盐湖,产盐量是非常惊人的。不止是旅游开发、茶卡盐湖的石盐自乾隆年间就开始大量开采,除了生产食用盐外,我们还在当地看到了大量利用石盐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各种大小不一、或可爱卡通、或栩栩如生的盐雕工艺品,都以其精湛的制作、精巧的造型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且用盐制成的工艺品,有着成本较低、能够永久保存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以盐为材料做成的工艺品,相当好奇,同行的朋友忍不住想用舌头去舔舔,哈哈。
茶卡盐湖面积很大,通常大家去游玩的地方,不过只是沧海一粟。而对于那片圈地收门票的景区,近年来在网上是褒贬不一,比如游客太多变成“垃圾场”,以及受天气影响等因素,难免会给人卖家秀与买家秀的落差。我们前一天去茶卡盐湖收费景区时,遇到吹大风的阴霾天,湖面上根本不可能有倒影,景色感觉非常普通。后来从德令哈返回时,看着蓝天白云的天气不错,便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自驾车到了茶卡盐湖另一处不收费的湖边,除了一样有大风无法拍出倒影外,景色却要壮丽太多了。
这片湖区,实际上主要是用来开采石盐的,基本没有外来的游客,可以完全不受影响的赏景。因为是咸水湖,且含盐量极高,所以湖区周围几乎没有任何绿色植物,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就是经蒸发而天然形成的盐。
而高高堆积在一起的,则是开采出来的石盐,这样的石盐是不能直接食用的,还需要再加工过。不远处的卡车,正在装载石盐准备运往工厂。
堆积着的石盐,盐晶较粗,而且质地很硬,用手抓甚至会不小心被割伤。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兴奋地跑上盐堆各种拗造型摆拍。
茶卡盐湖所在的乌兰县,有许多利用盐来制作工艺品的小工厂,我们好奇参观了其中一间。这些小工厂规模不大,多是工人手工操作,更像是小作坊。茶卡盐湖内采出的石盐先经过初步加工,变成细粉末状,然后小工厂再根据所需要的颜色给盐染色。工人把染色剂倒入装有盐的盆内后,完全是用手去拌均匀,如果经常这样操作,对手部皮肤的损害应该不小。
各种盐雕工艺品,基本都有硅胶模具,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只需要把染过色的盐粉注入模具,再放入微波炉内加热定型,再修整即可。
纯色的盐雕工艺品比较简单,多色的就要复杂一些,工人得小心翼翼地把不同颜色的盐注入模具。
这是一个首饰盒的半成品,是不是还挺漂亮的。
成品展示区里,各种造型的盐雕作品琳琅满目,萌萌哒大白、熊二、光头强等卡通形象,还有仿真玫瑰、仿绿植等等,盐雕工艺品既有盐的纯净又有玉的润泽,还是蛮有趣的。除了工艺品,茶卡的盐还被装进了枕头和理疗袋,通电加热的热敷盐袋据说也很受欢迎。怎么样,如果你去茶卡盐湖旅行,会购买当地出品的这些盐类衍生品吗?
下一篇:青海曾经出了碗震惊世界的面条
工艺特产特点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23
工艺特产特点
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新华社成都10月9日电 题:寻访暮秋藏乡里的唐卡画师 新华社记者康锦谦 这一天是寒露,层林尽染。记者驱车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山巴乡麻依村,一名唐卡画师花费6年心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7
工艺特产特点
8个字概括藏饰特点,不同的文化差异,拥有同样的大美风范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族,上下五千年之间,不断融合了56个民族汇成了一个繁荣的大家庭。我们这56个兄弟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2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色彩
唐卡的色彩唐卡在施色方面,有独特的讲究,重彩底色约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青绣
青海民间传统刺绣刺绣简称“青绣”,“青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针法繁多,色彩艳丽,应用广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30
工艺特产特点
以香携药,通经络脏腑,健脾化湿、祛秽安神,这款藏香不止于高级
中国的香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古人就以“香”来祭祀祖先、馈赠佳人。其原因除了嗅觉体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9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 (毛) 纤维特性
牦牛绒 (毛) 细的牦牛绒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少数有点状的髓质层,鳞片开张角度较小,俞接近根部俞贴附于毛干上。粗毛为三层有断续状或连续状毛髓,鳞片排列比较紧密。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牦牛绒纤维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路边的石头堆,请叫我:尼玛堆
在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6
工艺特产特点
四海皆知的“昆仑神玉”-青海玉,和田玉的姊妹玉
“昆仑神玉”的由来: 昆仑玉是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的一种玉石,它和和田玉处于同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几百元买到的“羊脂白玉”实际上是垃圾!送我都不要!
什么?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羊脂白玉?那个传说中价值连城、号称珠宝文玩中顶级奢侈品的羊脂玉呢?在中国国际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6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艺术特点
唐卡的艺术特点斑斓的藏文化艺术中,唐卡可当之无愧地称作一株奇丽的瑰葩。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9
工艺特产特点
今日重点:青海昆仑白玉的皮色类型,以及辨别特征解析
经常玩玉的朋友大多都了解在和田玉中,白玉的价格是最高的,但近年来随着和田白玉的开采量越来越少,导致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2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银铜器:文化传承的精品
展示錾刻技艺的李成。 本报记者 吴雪 摄逼真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炫目的光泽,这就是以形薄、光亮、轻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3
工艺特产特点
羊羔毛、羊羔绒、摇粒绒…你们是亲戚吗?| 冬装面料大科普
冬装面料真是一个重灾区,一不小心真容易上了商家的当。 上次有给大家科普过羽绒服的那些坑,很多小伙伴表示受用,点击回看: 一篇搞懂羽绒服的那些坑,看完再去买,等于捡钱 今年冬天有没有感觉全世界都被摇粒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工艺特产特点
30多种藏草药?纯手工制作?走进藏香发源地,探秘背后的故事
这里是藏香的发源地,也是藏文字的发源地。这里,便是西藏尼木。在西藏旅行的时候,有幸去参观了尼木藏香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9
工艺特产特点
当藏式元素与高级时装灵感碰撞,带来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的新诠释
时尚从业者一直在摸索中前行,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和东方美学的饯行与全球时尚进程相得益彰,藏式元素与时装相结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保留在设计当中,或是型格大气的款式,或是不落俗套的设计细节,你可以看到藏元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
中新社西宁2月14日电 题: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作者 鲁丹阳“你看这个图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1
工艺特产特点
藏娘唐卡的形式特征与技艺传承
佛教造像是因佛教而兴起,唐卡作为一种佛教绘画形式也是随佛教而传入藏地。由于藏区地域广阔,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与周边文化交流的影响,15世纪以后,西藏画家在印度、尼泊尔以及汉地画风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出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9
工艺特产特点
司徒画派的风格及特点
司徒画派的风格及特点位于康区德格县的八邦寺寺庙创建者司徒班钦‧却吉迥乃(1700-1774)是噶玛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0
工艺特产特点
青稞酒清雅怡悦受追捧,揭开青稞酒酿酒技术与工艺!从单梁到多粮
在中国幅员广阔的地区还有众多小作坊、小酒厂及一些民族酒类,他们继承先辈的传统酿酒技艺或创新发展,生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6
工艺特产特点
藏族唐卡的艺术特点 藏族唐卡的历史发展
藏族唐卡在文化艺术中的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藏族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西藏唐卡一般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1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还是昆仑玉?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和田玉与昆仑玉的区别。先说一下产地:和田玉,昆仑玉,俄料都是一条山脉的石料,检验都是和田玉,内涵透闪石成分,新疆和田玉玉质更油,更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4
工艺特产特点
藏在深山中的囊谦黑陶,为什么被信佛的藏族人相信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标题《囊谦黑陶:藏在深山中》“藏族信佛的人,相信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5
工艺特产特点
澜沧江畔的黑陶传承
参加澜湄万里行的中外媒体记者学习黑陶乐器泥胚制作。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2
工艺特产特点
这四种珍稀白玉,那种更白更为温润呢
【新疆和田玉】传统所称的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整体品质偏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高于其他产地,尤其是优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