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李润欣
《魅力中国城》节目导演
海●东
提及海东,这座城的名字未免显得相对陌生,城里藏着的故事就更是很少听闻。但当走进海东,就会发现这是座如书一般值得一读再读的城市,这座城有着太多的文化、太多的底蕴等待着人们细细揣摩品味。海东市隶属青海省,它是多民族共生的城市,它是古老而神奇的城市,它是让人意犹未尽的城市。
1
喇家遗址
此次行程一处令人为之震撼的地点就是喇家遗址。这个位于官亭镇喇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3500年至4000年,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大型灾难遗址,被称之为“东方庞贝”。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于“世界上的第一碗面”。2002年11月22日,在喇家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个橘红色陶碗,本以为的普通陶碗在这一天变得弥足珍贵。倒去碗中的土,竟发现是白色面条状的遗物。经技术识别,这团面条状遗物的确是食物面条。据了解,这碗面条,长约50公分,直径约0.3公分,还有些许的作料成分可以察觉鉴别。由于陶碗倒扣,这碗4千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下来。梦魇般的地震摧毁了一切,却保留下了一碗足以震惊世界的最古老面条。
在喇家遗址中,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死亡定格百态,但统一流露的是临危时出于本能的大爱。每一件遗骸都在诠释着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幼小的保护,每每想起,不禁眼角含泪。
灾难,就定格在那一刹那之间,但时间并没有带走齐家文化的灿烂,而让感动与震撼成为了永恒。亘古不变的爱与智慧在喇家遗址中比比皆是,喇家遗址并不恢宏磅礴,但却令人深省。作为齐家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喇家遗址的发现给研究齐家文化带来了重大的意义,将探索齐家文化的齿轮向前推进。
2
柳湾彩陶
齐家文化的身影不只在喇家遗址,在柳湾彩陶博物馆中也能找寻到齐家文化的踪影。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展示彩陶系列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一处史前文明宝库。
博物馆内除了展示齐家文化彩陶的简化风格之外,还向世人展示了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繁缛图纹、马厂类型的多元符号、辛店文化新石器时代的丰富多元,及青铜时代的文明硕果。这是我国迄今为止,黄河上游发掘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群。
在馆内众多彩陶之中,出土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裸体人像彩陶壶”被称之为镇馆之宝。在马厂时期已由母系社会开始过渡到父系社会,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彩陶壶上所显示人物的性别便十分令人猜疑。众说纷纭,至今尚无明确的答案。
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张承志曾在其作品《北方的河》中写道:“这是一条彩陶流成的河”。是啊,海东仿佛是由彩陶堆砌的王国,彩陶文化在这里被发掘传播,被世界所熟知认可。
说海东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一点都没有错,它厚重,它深邃,它值得几经回味。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海东还是一座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城市,汉族、土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羌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共生共荣。
3
瞿昙寺
从乐都区出发,沿乐化公路向南行驶20公里,便到了瞿昙寺所在的瞿昙镇。瞿昙寺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历经明代多位帝王的不断扩建,现成为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也是我国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有着仿明故宫的汉式建筑,壮丽的明清壁画以及精美、尊贵的稀世珍品。它的建筑、壁画、石雕艺术,是一份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由明清两代宫廷画师所作的巨幅壁画在经历六百余年的风雨洗礼之后,描绘的色彩依然鲜艳夺目,勾勒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虽然现已有部分壁画脱落,但并不影响它成为瞿昙寺的艺术瑰宝。
瞿昙寺内的石雕大多为皇室御赐,或者由宫廷工匠就地制作而成,每一座石雕都犹如精美的工艺品,尽显工艺之精湛。其中“象背云鼓”的石雕卧像最为夺目,这座明朝初期的珍宝被海东定义为城市的吉祥物。憨态可掬的小象跪伏荷叶莲花,叠云架起“震天风雷鼓”,寓意平安吉祥,为人间赐福。
瞿昙寺不大,但它囊括了人文情怀,包容了浑厚历史,藏匿了幽静深沉。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去了瞿昙寺,就相当于去了故宫”。在粉墙黛瓦之下,在雕花彩绘之中,诠释着明清建筑的风韵。对于偏好中国古建的人而言,瞿昙寺的建筑无疑是如获至宝的珍贵圣地。
1
土族
相信你一定听闻过土家族,那么土族你听说过吗?
在海东,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的人口总数占全市人口的17%。
走进互助土族故土园,就会被土族的七彩服饰深深吸引,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层含义:黑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土地的眷恋;绿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世界的憧憬;黄色象征着土族人民对丰收的渴望;白色象征着土族人民纯洁的心灵……这不仅让人对这个有趣的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土族文化中最有影响的是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叙事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这部被称为土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用说唱的形式记述了一对土族青年,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的向往。除此之外,“丹麻花儿会”的悠悠绝唱、“土族婚礼”的考究习俗、“土族轮子秋”的美丽传说、“安昭舞蹈”的美轮美奂都是土族的特色所在,这其中的大部分已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绣作为土族的代表元素,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左右。盘绣可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长久保持独有神韵。
现如今如此精湛的民族风韵技艺,已然融入了海东各民族的现代生活,电脑包、钱包、手机壳、拖鞋、围巾等都因七彩盘绣的点缀而夺目耀眼,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
愿未来的盘绣技艺能够通过“走出去”被更多人所接纳认可,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得以广为流传。
2
撒拉族
海东循化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另一处印象深刻的地方。撒拉族把骆驼泉视为民族的生命之泉,占有很重要地位。走进骆驼泉,泉水几经多年依然出水不断,并可以直接饮用。在参观期间,不时有撒拉人提着水桶前来打水。足以可见,骆驼泉的泉水已走入撒拉人的家家户户。
撒拉人喜好把生活安置的井然有序,每一户人家自成院落,木色的房屋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从大门到屋檐,再到柱头,木雕装饰无处不在,十分考究。院落中种植的鲜花,果树充满生机。从门庭的整洁,到宴席的流程,无一杂乱,尽显规整。
“撒拉宴”更是让人回味无穷,配料丰盛的盖碗茶、干果、油炸面食;种类繁多、制作精良的碗菜、包子、手抓牛肉、鸡肉等等,用当地人的话讲:“撒拉宴每盘菜只需动一筷子”就能吃饱,足见其品种之丰盛、种类之繁多。
用一顿饭的时间感受一个民族的文化,用一顿饭的时间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撒拉人不会给人奔放的豪迈之感,他们只是默默经营着自己的生活,维持着自己的向往。
简单的餐桌,因为三十多道菜变得丰富而精致;短暂的时间,看到了撒拉族中蕴藏的风韵。
当结束海东之行的那一刻,心中产生了一丝不舍。这座坐落在西北的城市并没有广义理解的豪放、粗犷,反而显得温文尔雅,在一点一点把它囊括的文化向你娓娓道来。每去到一个区县,就会有不一样的故事等待着你去聆听,它们或震撼,或感动,或经典,或罕见,这些文化的积淀是海东的宝藏,是青海的宝藏,是我国的宝藏,更是人类的宝藏。
END
如果有一天,你有幸去了青海,一定要去一趟海东。
这里有道不完的历史文化,这里有看不完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尝不完的美味食物,这里值得你带着一颗求知与好奇的心境前来游走一番。
被时光雕琢的文化之城,足以令人痴醉着迷。
下一篇:青海玉—和田玉的青海料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民间艺人将废弃玉石变成精美工艺品
3月28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55岁的王忠祥正和工人们将废弃的玉石碎片加工成精美工艺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8
工艺特产特点
彰显强烈地域民俗风貌和审美文化特征的饰品,在西藏满载着色彩
首饰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佩戴一些首饰成为对美的追求。不过对于少数民族,佩戴首饰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还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和特征。所以,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囊谦:黑陶艺人们的执着追求
通过“扶贫车间”带动,一批批农牧民走上脱贫增收致富路。7月4日,在玉树州囊谦县扶贫产业园,才角仁增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0
工艺特产特点
源自宫廷与佛教的绣品——丝绫堆绣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丝绫堆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3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中站佛和坐佛的神态区别 唐卡的站佛和坐佛
右足放在左腿上的称之为“右置金刚跏趺坐”; 左足放在右腿上,左膝比右膝略低的称之为“莲花跏趺坐”; 右足放在左腿上的称之为“菩萨跏趺坐”; 左足近右膝,右足放在左膝上的称之为“英雄跏趺坐”; 左膝放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7
工艺特产特点
国唐和止唐
国唐和止唐唐嘎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公分,宽50公分;除条幅形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7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有哪些分类?
1、按内容:佛像唐卡、传记唐卡、历史唐卡、神话传说唐卡、教理唐卡、天文唐卡、历算唐卡、藏医药唐卡等。 2、按大小: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小幅唐卡 。 3、按材质: (1)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民间传统文化——河湟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镶丝传承人史生萍,十多岁到拉萨学镶丝堆绣,30岁成艺术大师
青海是一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万山之宗昆仑山、万宝之山祁连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6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唐卡:描绘在丝锦上的藏文明
“唐卡”为藏文音译,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被誉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饰成的一种卷轴画,多数是在布面、绢面和纸面上进行彩画,还有许多刺绣、织锦、绎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历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7
工艺特产特点
这个漂亮的藏族女孩经历独特,从餐厅服务员一路做到了非遗传承人
我们驱车大半天的时间,才来到了青海腹地贵南的沙沟乡。由于是秋末,加上这里的土地贫瘠,周围的山都光秃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非遗项目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引人瞩目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开幕。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青绣、热贡艺术、黑陶、藏族扎木聂弹唱等18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300余件精品亮相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9
工艺特产特点
少数民族的冷兵器,拥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用途非常多
冷兵器盛行的时代里,各个地区、领域都有,少数民族也有冷兵器,例如藏族的冷兵器就是藏刀,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还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藏刀的刀身是以钢材锻制而成,通过手工精心加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21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还是昆仑玉?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和田玉与昆仑玉的区别。先说一下产地:和田玉,昆仑玉,俄料都是一条山脉的石料,检验都是和田玉,内涵透闪石成分,新疆和田玉玉质更油,更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4
工艺特产特点
多宝手串各类颜色珠子如何选择?一色一图!
随着文玩的普及,华丽的多宝手串也是众多玩友的首选,多宝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蜜蜡、珊瑚、南红、绿松石、琉璃、砗磲、青金、玛瑙、一线药师、唐八棱、天珠等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2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互助:“非遗”擀毡匠
4月19日,擀毡艺人赤脚制作毡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擀毡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3
工艺特产特点
九宫八卦牌的由来与作用意义
九宫八卦牌的由来与作用意义1.九宫八卦牌、是密宗的吉祥物,更是阳宅风水中经常用到吉祥物品,历经数百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1
工艺特产特点
御窑遗址出土文物亮相“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
11月10日,“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张家港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张家港市与中国文物报社合作,联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及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2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热贡艺术——跳跃在“笔尖”上的文旅品牌
央广网西宁5月3日消息(记者张雷青海台记者陈新云雷婷婷周志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语中称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2
工艺特产特点
一起来刺绣!用简单的图案,DIY上色彩,刺绣超有趣(附模版、教程)
纸艺网的小伙伴们 你是否还待在家中没有去上学? 或者你家的小孩儿是不是还在家中 没有去学校,在家就是闲着。 日子过得特别的无聊 又没有规律 我跟小编一起来学习制作简单的刺绣吧 这些刺绣非常适合小朋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到底是什么?
2014年11月26日,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上,通过22分钟的竞拍角逐,以3.48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6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最正宗的拉孜藏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今名震四方
藏刀,这一过去藏族男性随身携带的标配,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褪去其实用性,成为一种收藏性的手工艺品。不过哪里才有真正一锤锤纯手工打制的藏刀?一把正宗的藏刀又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呢?让我们踏上拉孜藏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6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款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欢谁?
过一方山水,心中留下一方人文。在中国冷兵器时代,刀具作为与人们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器具,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和传承,而藏刀、苗刀、唐刀三种刀作为其中三种比较有名的刀,更是千百年一直流传着... 一、藏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7
工艺特产特点
你所不知道的盐
盐是什么?盐从哪里来?盐有什么用处?这是比较简单却又很难回答完整的问题,这问题比我们一般了解的要复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6
工艺特产特点
有种版画叫“藏族祥巴”,其宗教性和现代性让它迅速脱颖而出
文 | 尹文涛 图 | 付晓霞“祥巴”,一个吉祥好听的名字,源于“木刻版画”的藏语音译,“藏族祥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