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从12月25日起的一年内,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您可以了解到延续了5500多年的甘肃彩陶历史,领略在世界远古艺术史上出类拔萃的彩陶的魅力。
一色与形的纹饰天地
展厅里,195件(套)精美的史前彩陶,共同组成了一个迷人的彩陶世界。
甘肃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作为这些早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彩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它在绵延数千年后,随着青铜文化的崛起与繁荣,逐渐沉寂于黄土地下,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重新被发现。
嵌绿松石回形纹大双耳罐。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环顾展厅就不难发现,在彩陶的世界,红、黑、白是不变的色彩,变化的是图案。从最初简单的一抹,到后来令人炫目的纹饰,从直线到曲线,从漩涡纹、网格纹、锯齿纹,到葫芦网格纹、四大圆圈纹、回形纹,彩陶经历了5500多年,为中国美术史掀开了辉煌的第一篇章。
提起人面鱼纹盆,您一定不陌生,它就是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代表作。仰韶文化的彩陶,在打磨细致的泥质红陶上绘画,大量使用黑彩,常见宽带纹、直边三角纹、圆点纹、垂弧纹、鱼纹、花瓣纹等。记者注意到展柜中的一只小口尖底瓶,个头不大却异常精美。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这只尖底瓶绘的却是漩涡纹。说明牌介绍,这件尖底瓶的纹饰,比同时代同等大小的彩陶器装饰图案要繁缛、华美,表明它可能不是日用品,而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用。专家说,这件尖底瓶属仰韶晚期,漩涡纹的出现对稍后的马家窑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专家的话在展览中不断被展品印证。距今5000—4000年前,马家窑文化崛起、并臻于极盛。这个时期的彩陶,色彩是红黑白共用,图案繁缛多变,线条流畅细致,形成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因而被誉为“彩陶之王”。一只漩涡纹四系罐,小口大肚,是一个储藏用的陶瓮,罐口外侧有4个钩状的钮用以加盖封口。它的表面大部分都用黑色画上了大小不等的漩涡及水波纹,这流畅的线条与精美的构图,使其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
整个展览上,有一件“卓尔不群”的展品——嵌绿松石回形纹大耳罐。作为彩陶衰落阶段的器物,它的不凡在于其别致的造型:它的双耳与罐腹上,粘贴着大小不等的绿松石片和贝壳片,左右对称,排列整齐,远远看去像是穿着“小短裙”。
二大自然的生命组歌
史前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把花鸟鱼虫、太阳、动物、人,都画在了彩陶上。
展览用“花叶繁茂”表现花瓣、叶子、果实、葫芦等植物纹的形态特点,用“鸟乘风行”展示鸟纹的形态与演变特征,用“水生一族”表现鱼纹、蛙纹等水生生物的形态及变化特点,用“驯化与野生”展示了猪、犬、羊等家养动物和鹿、兽、蜥蜴等与畜牧、狩猎生活有关的动物。这些形象有些是单纯的艺术装饰,有些则蕴含了信仰内涵。其中的太阳、植物、动物和人形纹饰展示了人们生息之地的自然生态。
人形罐。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展品猪面纹细颈壶的肩腹部,连续绘出了四只猪脸。每只猪与旁边的一只共同拥有一对眼睛,形象生动、构思巧妙。家猪是先民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这件彩陶壶或许就是原始农业开始繁荣的证明。
在这个颇具“表情包”潜质的陶壶不远处,有一只“低调有内涵”的罐子——人兽纹罐。与其他品相完好的陶器相比,它实在其貌不扬,口沿处还有好些豁口,但请注意它身上的图案:两侧分别画了一个人和一只动物,人与动物的腰部都有一层厚厚的包裹物,显示出人与这只动物的密切关系,动物造型很像是马。但这一时期马匹还没有传入中国,国内各遗址都还没有马骨出土。因此专家推测,这只与人有关的动物,有可能是狗。
三史前人的精神家园
上古时代,原始信仰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彩陶纹饰中最能体现这些特征的就是鲵鱼纹和神人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自然生灵与人结合起来,体现了原始信仰中灵魂互通的朴素思维。
鲵鱼就是娃娃鱼。展柜中的鲵鱼纹瓶,鲵鱼是人脸形象,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身体弯曲扭转,遍布鳞片状的网格纹。两侧绘有爪形纹,形象写实生动,具有鲵鱼、人、蛇三者组合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
漩涡纹尖底瓶。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展厅中造型最为奇特的展品,非“人形罐”莫属。这只人形罐将罐体完全塑成了人体,人的双臂就是罐子的双耳,一双穿靴的大脚就是罐底。彩绘纹饰表现了人物的服饰特征:上衣为陶器底色,衣摆掖进用黑色网格纹画出的裤子里,膝盖以下的裤腿又收进了以折线装饰的肥大靴子里。人的脸部涂黑,双耳打孔,眼睛原先应该镶嵌着石质的眼珠,但已脱落。观者无不为先人巧妙的构思点赞。专家说,这只人形罐的造型与彩绘显示了河西走廊游牧部族的衣装特点。
同样体现河西走廊上文化交融的,还有“哭泣纹人头形器盖”。这件哭泣表情的人像雕塑,其实是一个陶器器盖顶部。它以雕塑和彩绘两种形式,表现了一个哀伤者泪流满面的形象。哭泣者披着长发,面朝天空,眉眼向两边下撇,嘴唇紧绷,再加上双眼垂下的眼泪、鼻孔流出的鼻涕,将一个哭泣者的哀伤表现得精准生动。专家说,哭泣者很可能是在为逝去的亲人哀悼,这种哭泣形象的小陶器,有可能是安放在死者墓前的祭品。另据史书记载,草原游牧民族,匈奴人和斯基泰人在哀悼死者时都有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来,表达哀伤的习俗。河西走廊临近草原,可能也有这种习俗,哭泣者塑像面部的泪痕也可能夹杂着血痕或伤痕。
甘肃彩陶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5500多年的沧桑岁月,绘写了一部华美绚丽的彩陶发展史。彩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且表达了上古艺术创作者们的精神信仰和美学追求。走进“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就可以看到用泥与火、线条与色块铸就的彩色世界,感受到史前先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鸡血藤到底是什么?
西藏鸡血藤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有袪风除湿的疗效。有人认为,古人所谓鸡血藤就是赤藤,它的学名为“Caulis Spatholobi”,俗称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等。这种藤的韧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4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做成毛衣,暖暖的,糯糯的
大家都听说过羊绒,但你知道牦牛绒吗?在手感上,牦牛绒有着不输给羊绒的软糯亲肤;而在保暖性上,牦牛绒和羊绒一样优秀。 毛鳞片是闭合的状态,所以不会扎人,贴身穿也柔顺亲肤。牦牛绒纤维是中空的结构,可以储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工艺特产特点
2019青海热贡唐卡之旅
曹老师这次不只是在和田淘玉,他还到青海去感受唐卡的魅力去了,咱们要跟上曹老师的脚步啊! “初遇”唐卡 从乌鲁木齐转机到了西宁,给唐卡拍个小纪录片儿 半夜10点转转经,我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寺院,真的这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9
工艺特产特点
双手秀出彩虹人生,传承技艺,发扬土族盘秀文化
土族服饰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除了颜色艳丽外,有些服装上还装饰着很多别致的图案,而那些图案都是用土族的盘秀,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土族盘绣是刺绣的一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15
工艺特产特点
羊羔绒外套可以机洗吗 羊羔绒外套怎么清洗干净
羊羔绒外套可以机洗吗 羊羔绒外套怎么清洗干净 近几年来冬天流行的衣服不只是大衣羽绒服,羊羔绒外套逐渐被女生们喜欢起来。那么,羊羔绒外套脏了怎么洗?可以机洗吗? 羊羔绒外套可以机洗吗不可以用洗衣机洗。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工艺特产特点
超简单的家庭地毯清洗方法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地毯,有的是用于装修,有的是起到美化的作用,还有的为了铺在地上防止小孩摔倒碰到的,因此现在地毯的使用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地毯由于它的材质的特殊性,因此很容易粘到灰尘,如果不及时清洗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4
工艺特产特点
【藏地郇香】藏香对人体原来有这些好处怪不得要说“睡前藏香”!
藏香是藏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文化载体,在藏族的文化历史记载中,有很多文献都记录了藏香,在《维摩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2
工艺特产特点
昆仑玉和白底青翡翠长得如此相像,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随着翡翠的热度越发高涨,越来越多玉石走上了模仿翡翠的道路来。最近又出现了翡翠的“伪装者”,它就是昆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6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的那些工艺品,你都了解么?
藏刀:华丽豪放的藏服,腰间一柄精美的藏刀,这是人们对藏族人的标准印象。藏刀对于藏族人,无论男女都是不可缺少的饰品和生活用品。刀柄刀鞘上的吉祥图案或藏文,使藏刀成为了镇妖辟邪的信物和珍贵的礼品。远古时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8
工艺特产特点
藏香到底有什么用,为何那么多人把它当作宝
“我的目光遥望 遥望雪域深处的故乡 我又看见看见我的卓玛姑娘 金色的阳光是她的欢乐歌唱 古老的村庄是我们狂野的天堂 哦 藏香 哦 藏香 你给我多少美好的想象 哦 藏香 哦 藏香 你打开了一扇天堂的小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工艺特产特点
这里的夏天太撩人!西宁美食、艺术展览够你玩一夏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原创稿这个夏天,总要来一趟西宁吧!因为,这里的夏天实在太撩人!山青水秀天湛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1-05
工艺特产特点
思享丨远去的藏毯与远去的草原
文|余婷婷(方塘传媒特约作者)当我站在青海湖边的冬牧场上,再也看不到蒙古包、牧民的马匹。草原辽阔,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7
工艺特产特点
当唐卡遇上景泰蓝,青海便诞生了一项非遗,富了一方百姓
青海是一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万山之宗昆仑山、万宝之山祁连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3
工艺特产特点
大鹏说玉—青海料和田玉都有哪些种类,哪种更值钱
大家都知道和田玉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当下我们口中所说的和田玉基本都是广义的和田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8
工艺特产特点
剪窗花 练社火 炸馍馍,古驿平安年味浓
乡村的步子只要迈进腊月的门槛,浓浓的年味便溢满每一个角落。近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石沟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8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什么题材的好?唐卡上的佛人物及寓意
唐卡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反映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5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你知多少?
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8
工艺特产特点
会刺绣的女子,一定是最美好的!一针一线就能带来宁静喜乐
【手工刺绣】你能拒绝美吗?一针一线给你带来惊喜 一针一线,绣出美,绣出心底里真实的想法。 谁也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一起来欣赏刺绣小物 缎面绣和长短针,不光可以用绣线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2
工艺特产特点
尼木藏香,香飘万里
文/田明霞 严冬腊月,高寒缺氧,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冬天的西藏似乎不那么宜人。但是,在遥远的西藏尼木县,我们却能感受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致:世外桃源般的河谷里,藏族同胞年年月月制作出的千年藏香,正悄然飞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4
工艺特产特点
让传统手工艺 助力脱贫攻坚
▼ ▼ “现在很多产品,都实现了传统纹样和时尚元素的有机融合,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生机,很受消费者青睐。”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副会长哈承清对记者说。据了解,最近几年,省妇联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从2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玉料知多少!青海青玉不同品种比较,玉石知识
最近很多粉丝要求建议我普及一下关于玉石分类的玉石知识,关于玉石分类细说确实需要很大篇幅才能介绍清楚,所以我将按照和田玉种类、产地等方面一一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6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为什么那么火?它和羊绒有什么区别?
在秋冬严寒的天气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暖轻柔的羊绒衫。细腻、轻盈、如云朵一样的亲肤感,让人穿上就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6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毛织品特点简述
牦牛是生活在世界最高海拔的哺乳动物,牦牛毛每年收获一次。成年牦牛的毛产量为1.17~2.62kg;幼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6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的特色之一,就是将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满身披挂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这其中,藏族人在穿戴上也形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2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绘制的条件,绘制唐卡的禁忌
唐卡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孕育下诞生的一种宗教艺术,早已成为藏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卡的制作、供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