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给大家分享最高清的高古玉器图片,并加上自己的研究心得,是发布这一类型文章的初衷。网上好多图片来历不明,是不适合用来学习文物鉴定知识的。西北特产网发表的文章配图,除了特别注明的外,都是馆藏文物真品的版权图片,高清难得,值得大家收藏起来慢慢研究。图为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玉汇金沙”夏商高古玉器展览的图片,这批玉器中有很多非常接近于夏代的玉器。第一件名为有领玉璧,孔的边缘有一圈凸起,一般认为是商代出现的新器型。
夏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已经不用再解读了。关键点不是它存在不存在,而是它以什么面目存在?何种类型的文物,可以作为夏朝文物的典型器物?
由于夏代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此时期出土的青铜器普遍较少而且形制单薄,可以认为,夏代青铜器尚处于初级阶段,夏晚期的青铜文明,极有可能是商汤一族更为先进。因此,研究夏代文物,玉器才是突破方向。图为玉戈局部。
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夏朝玉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陕西榆林地区,曾经出土了大批所谓的大刀和牙璋类型的玉器。据专家统计,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榆林地区,回收了最少1500件当地出土的此类玉器,后来都被作为玉材制作仿古玉器用以出口换取外汇。
今天的神木石峁遗址,被考古人员发现为距今4300年到夏商时期的古国都城,则极有可能跟夏朝或者夏代方国有关系。《尚书》中所谓“禹赐玄圭,告阙成功”的玄圭,极有可能就是今天所说的牙璋。图为牙璋类型的玉戈。
从金沙博物馆展出的这批夏商玉器来看,夏代,玉器应该尚未采用从新疆地区输入的和田玉,而全部都是地方玉料。
这些地方玉料,古籍有记载的有河南南阳玉,蓝田玉,昆仑玉,禺氏玉等。蓝田玉暖日生烟,《汉书》 《地理志》讲美玉产自京北蓝田山,后人于是把蓝田玉视为陕西蓝田。但今天地质工作者发现,陕西附近产一种蛇纹石质地的玉石,和辽宁岫岩所产的是同一类矿物。这件玉琮应该是商代晚期的。质地不详,属于地方玉。
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蛇纹石质地玉石,硬度仅为4度左右,而软玉类矿物硬度一般在6-6.5度左右。在新石器时代,玉首先是工具材料,硬度最关键。所以,哪怕磨制这些玉器非常困难,古人也不厌其烦地寻找这种高硬度的玉石(角闪石中的透闪石矿物)来磨制玉器。所以,古籍中的蓝田玉应该不是这种蛇纹石矿物。图为青玉质地的玉钺,这种带有扉牙的器型一般多见于夏代和更早的龙山文化时期。商周时期越来越少。
古籍中有的南阳玉,指的是河南南阳盆地特产的一种矿物。又称独山玉。它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矿物类型和缅甸所产的翡翠类似。抛光后有玻璃光,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颜色比较杂,纯色的少。而新疆软玉属于透闪石,阳起石类矿物,质地比较纯净。抛光后,新疆和田玉有油脂光泽,基本上也不透明、颜色比较纯。所以,除了极少数战国到汉代玉器抛光后有玻璃光外,和田玉的光泽都是油脂光,和南阳玉有明显区别。图为玉璇玑。
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昆仑玉材质比较好,和新疆和田玉非常接近,也属于透闪石性质的软玉。
屈原《离骚》中有“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句子。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史记·赵世家》记有“若秦军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
昆仑玉也见于古诗。唐人有“孤光碧潭月,一片昆仑玉”的诗句。现代人认为,以昆仑山为界,昆仑山以东为昆仑玉,以北为和田玉。这么看的话,所谓昆仑玉和今天所说的青海料可能是一种类型的矿物。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齐家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商文化之前的甘肃青海地区文化,它是夏朝文化的一个侧面。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就是后世所谓的昆仑玉。
西北特产网上古 史 读玉:由于产地不同,可能和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略有区别。不过这个在商代之前,应该是差别不大的。研究表明,昆仑玉可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中所说的禺氏之玉。
《管子》一书中记载了禺氏之玉。“至於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而山西临汾龙山文化陶寺遗址确实出土了玉器,这些玉器可能就是所谓的禺氏之玉,玉材来自山西之北。“玉出于禺氏之旁山”,
“玉出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
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禺 氏 之玉,可能和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有关。昆仑山产玉,但《管子》中明确把禺氏之玉和昆仑之玉分开表述,可见这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玉材产地。“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昆仑之虚不朝,请以璆琳、琅玕为币乎?”(《管子》)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所谓的布丁石玉的说法,把甘肃所产的马鬃山玉,马衔山玉,三危山玉等透闪石类材质归为一类。布丁石”主要见于陕晋龙山时代玉器(以延安芦山峁,神木新华、石峁,兴县碧村、临汾下靳、襄汾陶寺、芮城坡头遗址出土玉器为代表)。也就是说,以神木石峁玉器为代表的榆林地区古玉,都属于来自甘肃的这种所谓布丁石玉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西北特产网上古史读玉:大家感兴趣的是四川本地出土的这批玉器材料,据学者研究极有可能来自汶川地区。但从金沙遗址展出的这批五颜六色的沁色来看,这种玉的材质可能并不是透闪石质地。《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汉武帝之后,中国内地人才搞明白真玉的产地在新疆于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地区。
总而言之,商代之前的夏朝玉器,采用的玉材基本上可能以昆仑玉和禺氏玉为主,今人所谓的布丁石或许也是当时使用的玉材之一。甘肃,青海比新疆更靠近中国内地,尧舜禹和夏朝时期的中国玉器,极有可能并未采用新疆和田玉,而是用的甘肃,青海所产的透闪石玉。
按照这个思路去寻找夏代玉器,距离发现夏朝又近了一步。
下一篇:藏传文玩!这些你可知道?
工艺特产特点
藏族民间传统文化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 (图片来自藏人文化网)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藏绣文化中心以民间藏绣艺人为骨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9
工艺特产特点
藏东脱贫影像:古老藏刀技艺助脱贫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左)和藏族制刀匠强巴伦珠一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9
工艺特产特点
经典湟中|把好作品留在民间-记湟中堆绣制作人李长明
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湟中堆绣制作人李长明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名著《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是一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6
工艺特产特点
彰显强烈地域民俗风貌和审美文化特征的饰品,在西藏满载着色彩
首饰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佩戴一些首饰成为对美的追求。不过对于少数民族,佩戴首饰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还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和特征。所以,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千年历史尽在其中,彩陶唐卡极具特色
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博物馆是应该去看看的,因为博物馆是最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地方,而且很多珍贵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6
工艺特产特点
民族瑰宝——贵南藏绣
21号上午,全国融媒体采访团走进青海省海南州贵南藏绣生产基地,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绣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中的艺术手法,技艺日趋成熟,已经成为青藏高原特有的文化艺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5
工艺特产特点
神奇的玛尼石蕴含着什么意义?
“玛尼堆”在藏族文化中译为“吉祥”、“平安”,是藏族文化的象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9
工艺特产特点
一脉相承:青海料的曲折玉生
我们知道,和田玉就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而同出昆仑山的还有一个玉种,那就是青海玉,行内人也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3
工艺特产特点
在藏区你见到的这些玛尼石堆原来是这样的寓意
玛尼石原始名字叫“玛智石”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不仅用于藏族同胞祈福,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5
工艺特产特点
深度了解酥油花制作,青海塔尔寺如何传承国宝非遗艺术
桑烟缭绕的莲花山拗里,玛尼堆上的五色经幡在微风中飞舞,每年的正月十五,塔尔寺就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酥油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6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银铜器的独特气质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原创稿今年7月,2021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湟中分会场,100种湟中暖锅烹制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色彩的来源和加工
唐卡色彩的来源和加工画唐卡前首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就颜色而言在你所要画的唐卡上所需要的各种颜色事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9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做成毛衣,暖暖的,糯糯的
大家都听说过羊绒,但你知道牦牛绒吗?在手感上,牦牛绒有着不输给羊绒的软糯亲肤;而在保暖性上,牦牛绒和羊绒一样优秀。 毛鳞片是闭合的状态,所以不会扎人,贴身穿也柔顺亲肤。牦牛绒纤维是中空的结构,可以储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工艺特产特点
你知道吗?彩陶的纹饰中,花纹、动物纹最为常见
韶文化因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命名,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文化的遗址分布范围广阔,黄河流域所流经的几个省区,无一例外都留下它的足迹,尤以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分布最为密集。仰韶文化的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衣服清洗,需要8项注意!
羊绒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纤维,是迄今为止被时尚界广泛认可的最昂贵的纺织原料。羊绒制品因其轻柔保暖,雍容华贵的特点,自古以来就为王公贵族所青睐,被誉为“纤维钻石”和“软黄金”。人们既为她的金贵和柔媚而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3
工艺特产特点
冬日闲话问暖,怎可缺少它?
它是清宫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紫禁城内的宫殿里, 从地面到墙壁, 从座位到寝床, 它无处不在, 它就是毯。 坤宁宫正殿铺黄地缠枝纹栽绒地毯 源于《故宫藏毯图典》 我国制毯用毯的历史悠久, 早在三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8
工艺特产特点
密宗时轮金刚唐卡的艺术内涵
密宗时轮金刚唐卡的艺术内涵与众多的佛像唐卡一样,时轮金刚唐卡在艺术上,无论构图、造型及色彩的表现上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5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丹噶尔皮绣:针尖散落的“皮毛”艺术
傍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吃过晚饭的李万梅拿出洁白柔软的皮革准备刺绣。灯光下,皮革上的藏族姑娘娇美灵动,散在姑娘身边的羊羔憨态可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8
工艺特产特点
什么是藏香?
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后,佛教进入“后弘”期,当时的藏王意希沃迎请阿底峡大师入藏。由此,各宗派藏香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6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青海料里的三大贵,第一种如今已经少见了
和田玉里价格昂贵的有很多,籽料的,碧玉的,甚至是俄料的,但很多人不会想到青海料。 青海料里都比较便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花甲农民笔尖绘出独特高原民族风情
2月21日,农民画爱好者们相互点评绘画作品。当日,在被称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工艺特产特点
探访青海囊谦黑陶制作工艺
10月16日,“澜湄万里行”采访团队来到青海省囊谦县,采访当地黑陶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黑陶被列入中国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0
工艺特产特点
野牛沟料,青海玉里的“羊脂玉”!
青海料,目前所知有三个产地:野牛沟、小灶火、三岔河,其中三岔河玉矿因为有大量白玉产出被誉为中国最大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9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起源与收藏价值
唐卡(Thangka)一词,藏文字面意思为:“平坦、展开、广阔”等多层含义。《藏汉大辞典》对唐卡的解释是:“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西藏历史文化辞典》中的解释是:“唐卡指流行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