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左)和藏族制刀匠强巴伦珠一起制作洛隆藏刀(9月27日摄)。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通过“支部+传承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的模式,推进洛隆藏刀、银碗等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助力脱贫。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传承了400多年的洛隆藏刀,并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热销。合作社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藏族制刀匠强巴伦珠(右)和贡觉在制作洛隆藏刀(9月27日摄)。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通过“支部+传承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的模式,推进洛隆藏刀、银碗等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助力脱贫。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传承了400多年的洛隆藏刀,并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热销。合作社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为打制好的藏刀配上由当地村民制作的刀鞘。每个刀鞘可以为村民带来十元的收入(9月27日摄)。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通过“支部+传承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的模式,推进洛隆藏刀、银碗等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助力脱贫。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传承了400多年的洛隆藏刀,并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热销。合作社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在检查打制好的藏刀(9月27日摄)。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通过“支部+传承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的模式,推进洛隆藏刀、银碗等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助力脱贫。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传承了400多年的洛隆藏刀,并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热销。合作社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中)和藏族制刀匠强巴伦珠(左)、贡觉展示打制好的洛隆藏刀(9月27日摄)。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通过“支部+传承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的模式,推进洛隆藏刀、银碗等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助力脱贫。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的工匠们精心打造传承了400多年的洛隆藏刀,并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热销。合作社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下一篇:青海玉和田玉的区别
工艺特产特点
金银首饰早已是过去式,真正有品味的人,都在戴这4款手串!
如今,再也不是戴着大金链子、大手表出街的年代。那些最初炫富的形象,已逐渐被淘汰。现在的人都喜欢低调的隐富,因此很多人开始佩戴文玩手串。 一、天珠 珠中之王。其意为庄严、殊胜、富足、美好、高贵。时至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特点
湟源皮绣:流传千年的指尖艺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位于黄河北岸的湟源县是我省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结合部。受到独特地理位置和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29
工艺特产特点
多宝手串各类颜色珠子如何选择?一色一图!
随着文玩的普及,华丽的多宝手串也是众多玩友的首选,多宝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蜜蜡、珊瑚、南红、绿松石、琉璃、砗磲、青金、玛瑙、一线药师、唐八棱、天珠等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27
工艺特产特点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裕固族妇女,1933年。】九世纪时,从事传统畜牧的裕固族先祖自鄂尔浑河流域分途西迁;一支来到了今张掖一带。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裕固族的各部落归清。 【互助县的土族妇女,1934年。】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31
工艺特产特点
你对柳湾遗址了解多少呢?
柳湾遗址,位于乐都区城东15公里高庙镇东面的湟水河北岸,距青海省会西宁70多公里,遗址面积近50万平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6
工艺特产特点
离神话最近,野牛沟里的“羊脂玉”
山料都不如籽料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山料大多不如籽料,但也有95玉田这种好山料;碧玉没有白玉“人气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5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路上随处可见的玛尼堆,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在去西藏旅行的路上,或进入到不同的景区当中,都可以看到尼玛石,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圈儿如祛邪求福。也有一些并没有刻任何图案,但是却垒起来放的很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6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3
工艺特产特点
以香携药,通经络脏腑,健脾化湿、祛秽安神,这款藏香不止于高级
中国的香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古人就以“香”来祭祀祖先、馈赠佳人。其原因除了嗅觉体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9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毛织品特点简述
牦牛是生活在世界最高海拔的哺乳动物,牦牛毛每年收获一次。成年牦牛的毛产量为1.17~2.62kg;幼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6
工艺特产特点
四海皆知的“昆仑神玉”-青海玉,和田玉的姊妹玉
“昆仑神玉”的由来: 昆仑玉是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的一种玉石,它和和田玉处于同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藏族唐卡的特点
藏族唐卡的特点西藏唐卡一般是在宽约60厘米,长约90厘米的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30
工艺特产特点
探访青海囊谦黑陶制作工艺
10月16日,“澜湄万里行”采访团队来到青海省囊谦县,采访当地黑陶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黑陶被列入中国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0
工艺特产特点
锋利无比永不生锈的卡卓藏刀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易贡波治加玛起初的始祖无可查考,根据有关文献的推测,疑为最早是藏刀工艺从汉地传到吐蕃之后,噶厦时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1
工艺特产特点
在藏区你见到的这些玛尼石堆原来是这样的寓意
玛尼石原始名字叫“玛智石”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不仅用于藏族同胞祈福,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5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艺交所主办尼泊尔文化艺术精品展
中国艺交所主办尼泊尔文化艺术精品展主题为“庆祝中尼建交60周年”的活动由中尼两国文化部共同主办,由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刺绣:针尖上的幸福传承
新华社西宁9月1日电(记者汪晓青、王艳)8月31日至9月1日,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在西宁市举行。755位绣娘从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等赶来,带着她们手中的针线和画笔,在现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7
工艺特产特点
文艺范的刺绣发饰,旧布料就能做,小清新刺绣饰品附教程
刺绣 | 小清新刺绣饰品,附废弃的布料DIY刺绣花艺发饰教程! 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静静感悟一本书,方知人在路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4
工艺特产特点
临洮精美的陶器上,隐藏着古人智慧的光芒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甘肃中部,定西西部,境内文化遗迹丰富,是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及寺洼文化的发祥地。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3
工艺特产特点
绣于方寸之间的“青绣”也能美“出圈”
图为撒拉族绣娘正在制作绣品。 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供图图为撒拉族绣娘正在制作绣品。 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3
工艺特产特点
当藏式元素与高级时装灵感碰撞,带来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的新诠释
时尚从业者一直在摸索中前行,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和东方美学的饯行与全球时尚进程相得益彰,藏式元素与时装相结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保留在设计当中,或是型格大气的款式,或是不落俗套的设计细节,你可以看到藏元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8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之土族刺绣
青海土族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为主要题材,也有花卉和动物图纹,彩线的使用和搭配都充满鲜明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1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传承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
唐卡的传承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每一次的文艺复兴都是以宗教兴起做为前提,唐卡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而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6
工艺特产特点
著名唐卡艺术家刘建海和他精美的掐丝唐卡艺术
刘建海,男,青海门源人,出生于1976年6月,1994年从师青海黄南唐卡画师夏吾才让;1997年从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上这门艺术精品,只有在冬季才能制作
雕塑艺术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塑雕艺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可用各种如石膏、树脂、粘土、木材、石头、金属等材料进行雕、刻、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