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湟中堆绣制作人李长明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名著《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对于李长明来说,一点不假。李长明在他几十年的人生奋斗过程中,以一种勤勉、自律的习惯,一种倔强、不屈的性格,最终赢得了艺术对他的深深青睐。他的堆绣作品终于享誉省内外,并且漂洋过海,销往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生,也能涉足艺术的领域,遨游在艺术的海洋。
《十八罗汉图》(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李长明,1969年10月,他出生在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新安庄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和千千万万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娃娃一样,放过羊,骑过驴,玩过尿泥,钻过带着麦香的麦草山洞。1990年,他高中毕业后,因那时高校之门对于一位农村孩子,只是一条狭窄的缝,不要说跨进去很难,就是望一眼也很难有那个造化。他也一样,高考无望,只好抗起铁锹镢头和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一起在村前河沟里挖砂子。两年后,他又来到了一个建筑工地上当小工,先是钢筋工,后来跟着一位叫王萍的伙伴做起了油漆工。每天干着裁玻璃、油漆门窗的工作。就这样在这个单调枯燥叮叮咣咣的世界里熬过了5个春夏秋冬。
《待嫁新娘》(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李长明从小喜欢看连环画,《三国》、《水浒》……,见书就看,并非常愿意照猫画虎。也许,他生来就有绘画的天赋,见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深受周边小朋友的追捧。
1992年3月,他突然从广播里听到湟中县要举办书法、绘画学习班的消息,让他兴奋不已。他立即扔下手中的油漆桶,飞速跑到县城寻找举办书法、绘画学习班的地方。原来,那年正是徐全熙老师从塔尔寺经过千辛万苦学得塔尔寺堆绣的技艺,为了把这种技艺在湟中更加发扬广大,传授给更多的堆绣爱好者,他还从塔尔寺聘请了艺僧塔星等,又从黄南聘请了4位堆绣老师,在湟中县被服厂的一个车间里组织起这期湟中首届堆绣艺术培训班,主要学习绘画技巧和堆绣的一般制作技艺。学员共来了30多人,李长明也是其中非常幸运的一名。
《多彩八宝》(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期学习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可对于李长明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尽管从小喜欢绘画,几年的油漆工又使他对颜色有了更深的钟爱,但他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绘画知识培训,对图纸设计,色彩搭配也只是一种粗糙的感性认识,没有接触过规范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堆绣艺术,他更是一窍不通。通过这次培训,他真是如鱼得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天鹅湖》(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能够适时地得到一个适宜他生长环境的熏陶,收获成果只是迟早的事。”这期培训班就是李长明这条渴望翱翔的鲤鱼跃出龙门的第一步。从此,堆绣便成了他唯一的艺术寄托。1995年,他和妻子毛生兰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时,毛生兰也是一个心灵手巧、异常聪慧的好姑娘,他们结婚后,共同携手开始编织起光彩夺目的堆绣之梦。
李长明和妻子毛生兰在忙碌的工作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干。”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命运、每个人的机遇、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收获,不同的阳光和暗影。堆绣培训班结束后,刚刚照耀在李长明头上的堆绣梦的光环很快就被现实生活的压力所打破。因为通过学习培训,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制作堆绣的方法,但他们制作出来的作品还没有市场,他们制作堆绣的水平还很稚嫩,正常的生活已经等不及他们迟迟不能下锅的米。他在家捣鼓了几天堆绣后,他不得不又重返建筑工地,拿起了油漆刷子,提起五颜六色的油漆桶。这回,他在做好工地上的油漆工作以外,又走东家串西家搞起了家具油漆。那时候,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家具还没有现在这样的高档组装家具,都是用自家的木料让木匠打出的高低柜、角柜、条几,家具打好后也少不了油漆画匠的油画。那年头,他那点手艺也能比较容易地混一碗可口的饭吃。
《朝圣》(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每逢新春佳节,他还去县城、村头给大伙书写春联。仅1996年春节,他就书写了3000多幅春联,赚到了5000多元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算是赚大发了。他用赚来的钱给家里买了一台大电视,全家人高兴的合不拢嘴。很快到了2000年,尽管小两口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地操劳着,日子还是过得常常捉襟见肘,没有宽余。他和媳妇一商量,又去了格尔木,在那里租了一间小屋开始卖菜。可两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卖菜真不是一件轻松的营生,生活依然异常艰难。坚持到2005年,又因孩子上学等问题,只好又从格尔木搬下来,在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厦开了一个“圣域堆绣专卖店”。
《佛灯》(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2006年11月他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海圣域堆绣艺术研发中心”,并注册了“圣域”商标。2007年3月,他又在塔尔寺步行街开了一个“圣域堆绣”的店铺。但到了年底,西宁的铺子因租金等问题,只好出让给别人。一路走来,他俩的孩子由于居无定所和户口等关系,入学不方便不说,还一直在上高价学校,也给家庭经济造成不小影响。2016年3月,塔尔寺的店铺因为改建被拆了,他又在西宁华德步行街三环藏式古玩城开起“圣域堆绣专卖店”。媳妇毛生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在“湟中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有了工作室。
《欢喜罗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把好作品留在民间。”这是李长明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但也充分地体现出他做人的个性。虽然他的人生道路有些崎岖坎坷,可一路上他们始终并未放弃对湟中堆绣的钟爱和痴迷。堆绣创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在他们的堆绣制作过程中,李长明因有扎实的绘画、设计能力,且他的设计常常新意百出,按他的设计做出的作品件件新颖别致,生动活泼,深受顾客的喜爱和称赞。他的妻子毛生兰也是一位十分能干的女工艺能手,只要丈夫设计出的样稿,她必能心领神会,相得益彰,剪、裁、粘、贴、堆,步步到位,丝丝相扣,堆出的作品不仅严丝合缝,并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
《八仙过海》(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十八罗汉图》是李长明夫妻二人的得意之作。《十八罗汉图》说的是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数字有偏好有关。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牡丹图》(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李长明制作的《十八罗汉图》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重点是他塑造的罗汉造型在广泛参考其它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又按照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使从他手里蹦出的艺术人物既完整地遵循了原作的深刻涵义,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顾客的喜爱。
《倩影》(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2014年9月,经第三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授予他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2020年12月,经第四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被评为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
2016年10月,他被政协湟中县委推荐为政协湟中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青海湖畔》(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如今,李长明的堆绣作品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完美境界。他还不断创意中国工笔画和湟中堆绣的结合、传统明清优秀书画作品与湟中堆绣的结合等新手法。但他做人比较低调,从不把心思用在追求一些无谓的功利方面。他手中的作品无论巨幅人物、事件堆绣,还是一尊小象、一头小猪、一只小羊他都要做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分完美。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他都要再三斟酌,从不将就。有时,为这事他还会跟妻子发生争执。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几乎供不应求。白天,他们还要忙于照顾生意,只有早上5点到7点,晚上20点到23点,才能静下心来制作构思好的作品。到现在,经他们之手制作出的作品至少有3000多幅,生意好时,一次可卖出60多幅作品,最高的一幅作品卖到了2万多元。他的作品还远销到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国内各省市几乎都有他的买家,青岛等好多大城市都有他的固定客户。
《释迦牟尼》(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李长明说:“不管我的堆绣做的好不好,只要大家喜欢就好;不管我的作品获没获奖,只要顾客认可就行。我做堆绣不图名利,只想把好的艺术品留在民间。”朴素的话,深刻的理。
《绿度母》(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2007年8月,他被西宁市文明委授予西宁市首批“民俗文化中心户”;2012年11月,他被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授予“西宁市文化产业示范户”;2013年6月,他被市委宣传部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授予首届西宁市 “书香之家”;他被西宁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化中心户”;2013年10月,他创作的书法作品被湟中县档案馆收藏。(图 \ 文 陈生龙)
《寿星》(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四臂观音》(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三子图》(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背水姑娘》(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藏羚羊》(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仕女图-貂惮拜月》(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仕女图-贵妃醉酒》(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仕女图-西施浣纱》(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仕女图-昭君出塞》(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金猪》(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睡莲-1》(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睡莲-2》(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小松鼠》(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玉兰花》(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郁金香》(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金鱼》(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花卉》(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吉祥如意》(湟中堆绣) 李长明 作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上这门艺术精品,只有在冬季才能制作
雕塑艺术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塑雕艺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可用各种如石膏、树脂、粘土、木材、石头、金属等材料进行雕、刻、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四海皆知的“昆仑神玉”-青海玉,和田玉的姊妹玉
“昆仑神玉”的由来: 昆仑玉是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的一种玉石,它和和田玉处于同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彩陶文符”背后的意识觉醒:从仰韶文化里读懂7000年前的中国!
从仰韶文化里读懂7000年前的中国! 当人类能够制造陶器的时候,人类已经经过漫长的发展,这时人类的精神需求也随之要迫切得到极大地满足。文字的真正发明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已难以辨认,我们只能依靠考古学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30
工艺特产特点
天下玉,出昆仑,当极品的昆仑玉出现,籽料都要退让三分!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和田玉就是新疆的好。只有新疆产和田玉。毕竟“新疆和田玉”这个名字太响,更何况里面还加了新疆地名。说实话,琢玉对和田玉的最初的印象就只一个:新疆和田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名片来了|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2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烟紫和烟灰是青海玉吗?
一位玉友的疑问,很多人对烟紫和烟灰想必也是不能正确理解的,特别是有些人把一些青花也会理解成烟紫或烟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9
工艺特产特点
热贡艺术——海拔两千五百米的世界级“非遗”
来源:经济日报24日,来自中央和青海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采编人员,来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走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31
工艺特产特点
公元四世纪传承至今的指尖“非遗”,土族女人用一生与之相连
如果要问一个女人一生的必修课应该是什么。 在青海省互助县,那里的人会告诉我:是土族盘绣。 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就已经出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3
工艺特产特点
天下玉,出昆仑,当顶级的昆仑玉出现,新疆籽料都要退让几分!
玩玉的老玉友都知道,和田玉分很多种产地,俄料,青海料,新疆料,韩料等。其中最受大家追捧的当属新疆籽料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4
工艺特产特点
有些物件,让人瞥一眼,就将视线定格,刺绣那么美,一眼便销魂
刺绣那么美,一眼便销魂! 对于中国人来说,刺绣这门工艺,几乎是和制瓷比肩! 有些物件, 让人瞥一眼,就将视线定格, 比如刺绣。 每每看见它们, 总想把所有针脚都看清, 直到望见它背后的绣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3
工艺特产特点
牛角梳是什么,对人起到怎样的保养作用,你倒是听我说啊
牛角梳是什么,对人起到怎样的保养作用,你倒是听我说啊!头发!头发!一切都是从头发开始说起!头发对一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之土族刺绣
青海土族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为主要题材,也有花卉和动物图纹,彩线的使用和搭配都充满鲜明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农民画 新时代的乡土符号
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五一期间,青海美术馆里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展出:大通农民画展。此前,青海文化馆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1
工艺特产特点
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
果洛地处青海高原腹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大自然以独特的方式孕育着万物生灵,并且强力激发当地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2
工艺特产特点
羊羔毛、羊羔绒、摇粒绒…你们是亲戚吗?| 冬装面料大科普
冬装面料真是一个重灾区,一不小心真容易上了商家的当。 上次有给大家科普过羽绒服的那些坑,很多小伙伴表示受用,点击回看: 一篇搞懂羽绒服的那些坑,看完再去买,等于捡钱 今年冬天有没有感觉全世界都被摇粒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以艺术创作凝聚战“疫”力量 开展文艺创作
中国网2月26日讯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部门职能,发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4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银铜器的独特气质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原创稿今年7月,2021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湟中分会场,100种湟中暖锅烹制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30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艺术的修行者:拉孟
它是藏族艺术中的奇葩 他是唐卡艺术的修行者 传承千年 未完待续 《这里是四川》 重磅嘉宾 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 代表性传承人 格萨尔千幅唐卡绘画总设计师 拉孟 带你走进噶玛嘎孜画派唐卡 ▲点击音频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3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影像方志| 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浩荡的湟水孕育了灿烂的河湟文化,被视为青海的母亲河;湟中得名于湟水,意为湟水中游,是青海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6
工艺特产特点
藏绣小百科
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8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和羊绒哪个好 牦牛绒的优缺点介绍
牦牛绒是一种保暖性很好的材质,现在牦牛绒毛衣十分受欢迎,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牦牛绒和羊绒哪个好,牦牛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6
工艺特产特点
会刺绣的女子,一定是最美好的!一针一线就能带来宁静喜乐
【手工刺绣】你能拒绝美吗?一针一线给你带来惊喜 一针一线,绣出美,绣出心底里真实的想法。 谁也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一起来欣赏刺绣小物 缎面绣和长短针,不光可以用绣线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2
工艺特产特点
明星导购 | 羊羔毛的清洗与护理
大家好,我是益友戴布拉芬专柜的明星导购王亚茹,要问今年冬天最流行的元素是什么?非羊羔毛莫属了。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选择羊羔毛的衣服,既能提供保暖的需求,同时看上去还很时髦。 但是,羊羔毛衣服, 包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5
工艺特产特点
走进千年历史的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属于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文化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很广泛,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生活多个领域。 传世的唐卡主要都是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9
工艺特产特点
「听文物讲故事」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文化彩陶
开栏语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实物资料。为提高临夏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深入挖掘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