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步子只要迈进腊月的门槛,浓浓的年味便溢满每一个角落。近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石沟沿村、大寨子村,当地群众敲锣鼓、剪窗花、炸馍馍,到处是一番热热闹闹迎新春的场景。
河湟年俗文化历史悠久,年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在平安,部分地区的迎新春活动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了,人们也把这种忙碌称作忙“过年”。“碾麦仁”“宰年猪”“祭灶神”“扫房子”“炸油馍馍”等一系列的过年民俗在河湟农村广为盛行。
剪纸、贴窗花也是河湟大地上的一项传统节日习俗。春节将至,家住平安区沙沟乡石沟沿村的祁永香又像往年一样,开始忙碌了起来。
记者跨进祁永香家的门槛时,远远地就听见邻居们争先恐后让祁永香帮忙剪窗花、剪“囍”字的声音。
“家里姑娘要出嫁了,嫁妆上要贴好几个囍字,我就来找祁永香帮我剪几幅,剪出来的囍字样式多,比买的还好看,我们都很喜欢。”石沟沿村民星桂花对记者说。
据祁永香介绍,她的母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剪纸艺人,十里八乡都知道她剪纸和刺绣的手艺。每逢过年过节,当时还幼小的她总要依偎在身边看母亲剪窗花。看到一张张小纸片在母亲手中的剪刀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感觉很神奇。心生好奇的祁永香也想学习剪纸手艺,但被母亲驳回了。生活物资贫乏的年代,红纸也成了稀罕物, 母亲舍不得她浪费了宝贵的红纸。物质条件的不允许并未阻挡祁永香学习剪纸手艺的梦想。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祁永香的手艺得到了母亲的认可。于是,她便随母亲学剪纸、学刺绣,甚至达到了迷恋的程度。
在祁永香的记忆中,母亲的手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生活中,无论从衣服上看到的纹样,还是包裹食品的包装袋,母亲经过琢磨后,总能照着样子剪出来。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雕花木窗已被玻璃窗所取代,农村的窗花等剪纸也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剪纸手艺逐渐断了传承,唯有祁永香谨记母亲的教导,将这一传统手艺坚持了下来。在她家桌上,满是一摞摞她收藏的夹着各式各样标本的“花样夹”。
“过年了,我剪的有十二生肖、牡丹花、囍字、窗花等等,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帮他们剪。今天还给孩子们剪了好多老鼠,当初剪纸只是因为喜欢,现在看到别人能用到我的剪纸更是一份快乐。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一直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
春节将至,石沟沿村里处处洋溢着迎新春、过大年的气氛,全村社火表演已经开始排练了。
记者走进石沟沿村的文化广场,看到村民们不惧严寒,踩着鼓乐的节奏,挥舞着彩扇和彩带,如火如荼地排练着。社火队伍中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70多岁的老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排练提前了半个月。
“我们石沟沿的社火跳了十余年了,现在家家户户脱了贫,摘了穷帽子,日子越过越好,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我们社火队的设备也换新的了,大家热热闹闹跳社火,期待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排练广场舞的村民贾桂莲说。
虽然只是排练,但社火表演队队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他们踏着欢乐喜庆的鼓点,热火朝天地扭着唱着,用优美的舞姿抒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参加社火队十几年了,今年腊月中旬我们就开始排练节目了,跳社火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我觉得很有意义。”舞蹈队赵秀文说。
据石沟沿村社火队会长李成元介绍,社火队有160余人,基本上是全村参与。节目有扭秧歌、旱船、舞狮等河湟特色社火节目。
“以前我们耍社火都是玩三年、停三年,现在生活越过越好了,我们是年年耍社火。”李成元说。
“腊月雪、满地落、嘎嘎冷、哈哈乐、杀年猪、办年货、春节到、炸馍馍……”这首民谣唱出了河湟农村十足的年味儿。
农历腊月二十二,记者走进沙沟乡曹永红家的厨房,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只见柴火灶上一口大锅冒着热腾腾的油气,一边三个人负责做馍坯、编麻花,手底下熟练地变换着各种馍馍花样——馓子、麻花、环环、翻跟头、油饼,另一边曹永红正忙着从油锅里捞麻花,将一盆盆刚出锅的麻花端到一侧晾放,油烟缭绕的厨房里有说有笑。
“过年了,多炸点,亲戚们来了给他们多拿点。”
“天刚亮,我们就拿着自己的围裙、袖套,早早聚在了曹永红家。大家轮流做,相互帮忙,你家做罢我家做,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发面放到炕上,面发得快。”
“要炸馓子、麻花、油饼,我们早晨8点就开始和面,等面醒好,就开始炸了,今天预计要炸到下午5点。”
“以前,物质条件跟不上,过年就盼着吃口油馍馍,而如今,在党的好政策下,吃喝不愁了,年夜饭桌上菜系齐全,天天就像过年啊!”
在曹永红家,油馍的香味儿和厨娘们的笑声混合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早已沉浸在新一年的喜悦里。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掐丝唐卡艺人:以艺术为媒 做细致工匠
手握镊子,或用铝箔丝,勾勒四臂观音的精致轮廓,或为成型的释迦牟尼像填上釉料……“五一”前夕,地处青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7
工艺特产特点
青烟袅袅,千年传承,神秘藏香
在藏区,不管是在寺庙,还是在百姓家里,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它夹杂着草原的草香和酥油香,混杂在空气中,充斥在每一个角落,刺激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而这种味道,就是被称为“西藏三大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7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那么贵!为什么还会起球?
羊绒那么贵!为什么还会起球? 随着气温日渐降低,羊绒织物在日常穿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一件新羊绒穿上身,偶尔也会发现一些小小的尴尬:衣服竟然起了小毛球。 “我的羊绒衫起球是怎么回事,是买到假货了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传统手艺成线上新时尚
“网友们,现在展示的是河湟刺绣产品,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5
工艺特产特点
藏绣小百科
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8
工艺特产特点
马家窑彩陶
马家窑文化产生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中包括的几种主要类型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它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时期后走向衰落。到公元前的夏、商以后逐渐结束。它 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01
工艺特产特点
盛世背后的女人,结千年唐卡之缘!
1300多年前, 一位拥有雄才伟略的赞普,平定了吐蕃内乱,统一了西藏。出于对盛唐深厚的仰慕之情,他派遣使者到长安请婚。几经周折,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嫁于他。 二、齐乌岗巴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31
工艺特产特点
藏毯:让绿水青山走出“艺术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6日,精美绝伦的藏毯展会如约亮相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国际上最知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30
工艺特产特点
广义和田玉(青海玉)这样认识,收藏、保值不吃亏
昆仑玉是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一种,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原来的齐家文化中就有昆仑玉的身影。说它崭新,是因为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31
工艺特产特点
除了牛肉干,西藏还有这些特色纪念品
西藏的旅游纪念品很多,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带回去,无论在自己留作纪念,还是赠与亲朋好友还是长辈都是可以的。这里介绍的几种西藏特色纪念品。不过纪念品重在心意而不是价格,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1、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文创:复活在当代的青海文物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文创是文化创意的简称。百度词条中这样定义文创产业,它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6
工艺特产特点
四海皆知的“昆仑神玉”-青海玉,和田玉的姊妹玉
“昆仑神玉”的由来: 昆仑玉是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的一种玉石,它和和田玉处于同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1
工艺特产特点
一张藏毯,从2000公里外来到安吉,背后是个暖心的故事……
青海藏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是青海特有的“西宁大白毛”。在当地,藏毯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家居装饰。 近日,一张藏毯跨越2000公里,从青海省乌兰县来到了安吉。这是乌兰县人民医院送给安吉县中医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3
工艺特产特点
2019青海热贡唐卡之旅
曹老师这次不只是在和田淘玉,他还到青海去感受唐卡的魅力去了,咱们要跟上曹老师的脚步啊! “初遇”唐卡 从乌鲁木齐转机到了西宁,给唐卡拍个小纪录片儿 半夜10点转转经,我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寺院,真的这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9
工艺特产特点
家用地毯怎么挑选?了解这些材质,才能选到合适的
现在客厅装修中,沙发+电视柜+茶几已经是固定组合,还有一件物品也成了我们必备的,就是——地毯。 平常坐上上面,靠着沙发,这个姿势绝对舒服,还能躺下打两个滚。清理起来也比地板或地砖更容易,因为地毯只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1
工艺特产特点
玉树的碰撞 虔诚的信仰与现代的激情
青海玉树州位于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海拔,在青海各县市中排名并不算很高,以3710米的高度位列第八。玉树,树贵如玉,其藏语意为“遗址”,素有名山所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玉—和田玉的青海料
青海产的和田玉又称“青海玉”,以山料为主,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但含量比新疆和田区域的和田玉低。此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4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文学艺术界最高奖项!110部(件)获奖作品!看看哪些人获奖?
12月24日,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表彰大会召开。11个艺术门类的110部(件)作品获奖,我省文艺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9
工艺特产特点
盘绣、轮子秋,糌粑、青稞酒…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天气太热”“孩子放假”——这两个都是夏季出去旅游的好理由,避暑是夏日旅游永恒的主题。所以大家对暑期旅游目的地最常见的一个要求就是俩字儿——凉快! 那么哪儿凉快呢?哪儿又凉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是闻名海外的彩陶王国,柳湾则被称作彩陶的故乡
青海是闻名海外的“彩陶王国”,柳湾则被称作“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7
工艺特产特点
小玉种爆发期,谁将成为下一个鸭蛋青?
关于和田玉,我们知道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白玉、碧玉、青玉,还有黄口、糖玉等等各种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7
工艺特产特点
非遗专刊 | 北庄古堡里的笑声——记土族哈承清的盘绣技艺
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庄,一股麦草的香味扑面而来,多么熟悉的味道,多么熟悉的古城堡,这里是国家级的古村落,原始、自然、宁静、祥和。当我再一次轻轻推开这扇熟悉的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7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传承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
唐卡的传承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每一次的文艺复兴都是以宗教兴起做为前提,唐卡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而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