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琼
今年7月,2021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湟中分会场,100种湟中暖锅烹制成的不同特色的暖锅宴,吸引各地游客品尝。让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的对象不是美食,而是再次亮相的口径为201.9厘米、高280厘米,制作精美的湟中特大暖锅。
湟中特大暖锅(局部)。人民网 甘海琼摄
从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新街、陈家滩、昂藏,再到大源乡、西堡镇的几个村庄,银铜器加工制作的叮当声响彻湟中大地。据了解,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在宗教和民族生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湟中当地最具特色和最为兴盛的手工艺行业。
走进位于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我们见到了湟中特大暖锅主创人员之一的王富邦,“除了侧刀刻、立刀凿、平刀削等手工技艺,还有熔金、砸金、抹金、压光这一系列的鎏金工艺,都是技术活儿。”
下料、熔炼、开坯、砸、锤凹、灌胶、焊接、构图、雕刻、抛光、清洗……这口湟中特大暖锅,集合了银铜器制作与鎏金的各种技艺。在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我们看到了更多工艺精细、图案丰富、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的银铜器作品。大到银塔,小到银茶壶、银茶盖、银茶托、银木碗、银手镯、银耳坠、银戒指。以及佛像、灯、火壶、香炉、蜡台等宗教和日常银铜器用品。
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精美的铜暖锅。人民网 杨启红摄
“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来我们这儿的人总会买点回去,省内外、国内外的客人都有。”王富邦说,湟中银铜器都采用百分之百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市场前景不错,产业化发展让他们对湟中银铜器信心十足。
在位于鲁沙尔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传习所,代表性传承人何满也以他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着这门技艺。
“银铜器制作中每道工序的要求都极其严苛,整个制作过程中有一点差错,就要销毁重做。”何满说想要学习这门技艺,首先就是要有耐心,其次要不断地学习。
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人民网 张皓芃摄
“比如打一把银壶,按照大小和精细程度的不同,有的需要大年才能完成。” 每一件银铜器,不管大或小、轻或重,都要经过千雕万凿、经历几十道工序才能逐渐成形。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何满在近几年参加会展、高校培训学习,见到更多的省内外同行作品时发现,融合湟中银铜器制作技艺,进行作品创新也相当重要。“我们每一件作品都只有这一个!”何满口中的独一无二有不同的加工手段、有鲜明的个性、有丰富的内涵、有不同的气质……更有每一件作品中融合的创新。
说到传承,何满表现出更多的是豁达,“以前这门技艺是家族传承,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现在我希望能多带徒弟,能传承这门技艺。”
走在鲁沙尔镇金塔路,能听到耳朵边传来敲打的叮当声,看到商铺橱窗里各式精美的银铜器,制作出这些银铜器的,就是无数个像何满一样质朴无华的匠人。
何满的作品。人民网 张皓芃摄
湟中银铜器是河湟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精美绝伦的银铜器和流光溢彩的鎏金技艺形成了它独特的气质。悠久的历史、多元的艺术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历史的厚重。湟中区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的建成投用,助推当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抱团发展,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带着自身独特的气质,将走向更加深远的明天。
工艺特产特点
技术贴!如何分辨高山晶、坑头晶、荔枝冻
高山晶高山晶—质地很像坑头晶,通透者亦可隔石观物;肌理含棉絮纹。与坑头的棉花纹类似。有的含一点点黑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3
工艺特产特点
藏香是什么?为什么藏地人民这么离不开它
在西藏,你走进每户人家,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千百年来,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一颗虔诚的心,守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30
工艺特产特点
闻名世界的5大名刀,第二把最符合力学,最后一把武士刀克星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这闻名世界的5大名刀,不知你最想拥有哪一款?苗刀 大图模式 苗刀一词,来源于民国。这个苗,不是苗族的苗,所以苗刀也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而是地地道道汉族人习武用的刀。因为这种刀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1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藏绣艺术之乡,高原上传承者,传统民间刺绣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远处巍巍而立的雪山下,湛蓝的青海湖和广袤的草地遥相呼应,成群结队的牛羊,还有美丽的藏族姑娘,一副精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2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特点主要有哪些?唐卡特点的艺术体现
1、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3
工艺特产特点
神奇藏香,竟将医学与佛教巧妙结合!
医学 医学角度品味藏香:藏香是多种名贵中草药,按比例,物理混合,配制而成,极具药用价值。藏香药用机理是,解毒,杀菌,抗感染,抗病毒。可杀灭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净化空气,预防病毒的传播。室内燃藏香,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21
工艺特产特点
宇宙形成人类起源 这幅618米的世界最长唐卡 到底藏着藏文化多少秘密
看过一部名为《唐卡》的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年事已高的唐卡老画师问一位年轻人,你知道唐卡是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回答道:填补空白。 提到藏文化,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藏,其实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7
工艺特产特点
指尖上的浮雕——湟中堆绣
八宝 徐全熙 作堆绣起源于唐朝,到明朝有了进一步发展。据《中国美术》记载,它最初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5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之土族刺绣
青海土族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为主要题材,也有花卉和动物图纹,彩线的使用和搭配都充满鲜明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1
工艺特产特点
探索古老藏族绘画艺术——掐丝镶嵌珐琅唐卡
美轮美奂的“掐丝镶嵌珐琅唐卡”掐丝镶嵌珐琅唐卡又称金丝彩釉画元朝时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工艺特产特点
极品山料——野牛沟料
关于山料,我们知道青海料里有野牛沟料的产出,但对于野牛沟料的了解,可能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的秘密。神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2
工艺特产特点
究竟是谁用25亿块石经堆起这座世界第1的玛尼堆?到现在还是谜!
宜宾的长宁地震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每个人都保佑不会出现太多伤亡。祈祷着灾区人民尽快脱离危险。地震是一场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在过去,中国有许多地区遭到地震袭击。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将我们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06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制作材料与颜料用色
唐卡的制作材料与颜料用色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 全部取自天然物质, 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7
工艺特产特点
羊羔绒的时髦,不穿你不会懂!
一入冬街上的外套层出不穷的出现,除了大衣今年冬天尤其推荐这件外套,它就是一一羊羔服,光听名字就觉得亲切力倍强,可爱又呆萌,还时不时表现出又酷又拽! 这样软萌萌的一款外套,实力保暖又出众,十分抢镜的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1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果洛:传统手工艺 焕发新光彩
↑4月17日,在玛沁县举办的传统手工艺展上,一名村民用自己制作的迷你纺织机展示藏族特色纺织工艺。当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2-13
工艺特产特点
世上最精美的冷兵器,有两款来自我国,一款冷峻,一款华丽!
冷兵器的魅力可谓是无穷无尽,就算热武器再怎么先进,再怎么富含高科技,但是依旧挡不住冷兵器散发出来的精致气息。在古代冷兵器是杀人的工具,而在现在,除了士兵们是用它来杀敌之外,有不少收藏家都把冷兵器作为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0
工艺特产特点
更接近刀本质特性?藏刀到底用怎样的力量征服了雪域?
刀在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原始人为了延长自己的双臂,学会了使用棍棒,进而为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5
工艺特产特点
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源
摘 要:锯齿纹彩陶在公元前四至三千纪盛行于中亚地区的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 也是公元前三千纪后期马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30
工艺特产特点
循化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作为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5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最高水准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新春见闻)中国最高水准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中新社青海湟中2月19日电 题:中国最高水准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代表中国藏区酥油花最高制作技艺水准的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2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3
工艺特产特点
贝饰:来自远古的第一缕审美曙光
很多柳湾出土的贝都有用来串联的人工开孔。柳湾出土的很多陶壶颈部绘有串贝纹。绘有神人纹和穿孔连珠纹的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5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农民画
科普分割线湟中农民画青海省湟中县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胜地塔尔寺的所在地,除了闻名遐迩的壁画、唐卡、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8
工艺特产特点
野牛沟料,青海玉里的“羊脂玉”!
青海料,目前所知有三个产地:野牛沟、小灶火、三岔河,其中三岔河玉矿因为有大量白玉产出被誉为中国最大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9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烟紫和烟灰是青海玉吗?
一位玉友的疑问,很多人对烟紫和烟灰想必也是不能正确理解的,特别是有些人把一些青花也会理解成烟紫或烟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9
工艺特产特点
文化果洛丨青海果洛藏族姑娘与上海设计师合作开发牦牛绒包,“手造”不止于生活美学
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开幕。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果洛藏族姑娘卓玛吉是当地手工编制技艺的传承人,今年已经来了好几次上海。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的摊位前,一身藏族传统服饰的她用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