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 全部取自天然物质, 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 色泽纯正、品质优异, 耐光极佳、耐候性极强, 事实证明其历千年而不明显褪色, 因而享誉四海。以出产于西藏而得名的“ 藏青色”, 与其它地方所产同类颜料相比, 具有色彩历久不褪、色相艳而不俗的特点, 与金黄色等相配后能较好地映衬出庄重、高贵、典雅的气氛, 已成为独特专用色之一。金、银、珊瑚、玛瑙、珍珠、宝石、藏红花、茜草、大黄等唐卡颜料, 其用料之珍贵, 在世界绘画史中少见。用这种珍贵颜料画像, 色彩艳丽、色亮凝重、图案层次分明、壮观, 具有保持时间长、不易褪色、不易变质的优点。如当代宗者拉杰先生设计的全长618米, 宽2.5 米,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其中“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这一标题, 就是用金粉书写的。许多画的细部, 都用金线勾描过。使画面熠熠闪光, 富丽堂皇。因为用料特别。长卷的质量如同布达拉宫的壁画一样, 永不褪色。整幅画灿烂辉煌, 光彩夺目。
在用色上, 几乎所有唐卡, 必须加以红、黄、蓝三色边饰。早期唐卡较为单纯, 多以各色手工布料缝制而成。红、黄二色饰边多以色彩绘制, 这种方法在民间沿用至今。西藏中世纪以后, 则选用三色图纹锦缎缝制组合而成, 而且在尺度上有一定法则。并在画面上盖以黄色丝幔和二条红色“ 飞燕”。供养时,将丝幔向上折叠为团花状, 成为唐卡饰件, 存放时将丝幔放下。可覆盖和保护画面。唐卡的这种表现形式, 不仅具有它的装饰属性与保护功能, 而且还有它的文化含义: 一说红、黄、蓝三色分别代表天、地、火, 是构成世界的元素; 一说代表天、地和地下三界。而一些唐卡还在下方另缝制一块名贵锦缎, 称之为“ 殊地”或“ 天梯”, 作为使众生有情超脱苦海, 进入佛界的特别设置。
在佛像造型上, 除面部、手势外, 还有形体、色彩、道具、饰件等艺术语言来展示与象征其宗教意义。从而更增强了唐卡艺术的神秘性、文化性和艺术感染力。如常见的“ 吉祥五供天女”, 上身赤裸分别为红、黄、白、蓝、青五色, 手持鲜花、铜钹、香条、美食、丝绸“ 五供”来象征色、声、香、味、触五妙欲。体态变形夸张, 婀娜多姿。配之以飞扬的彩带形成舞蹈般的装饰韵律。再加之紫色卷纹形背光的衬托, 环形莲花累帙的围绕, 显得极其优雅、美妙。
藏族唐卡艺人们就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配料、绘画、绘金的科学方法。他们利用当地朱砂、铜矿、黄铁矿和木料等研制出20 多种矿物质绘画颜料, 为发展唐卡艺术提供了便利条件。
颜色的调配很重要, 一般来说, 一种颜色大体要用四种颜料配成, 如火红中加入适量黑色变成咖啡色, 再加入适量的白色变成红色, 大红中加入适量菊黄变成浅红色。与西方画派以红、黄、蓝为三种基本色的概念存在显著差异的是, 藏族传统绘画理论中, 通常把基本色分为白、黄、红、蓝四种,由这四种基本色相配所产生的颜色叫副色。工珠云登嘉措则把基本色分为五种, 他在《知识总汇》中称“: 白、黄、红、蓝、绿为基本色; 黄丹(桔黄色)、肉色、淡胭脂色、黑色、烟色、土黄色、深暗色、骨头色、绿松石色为副色; 以上副色又可分为三十二种公认的配色。配色种类是无边无际的。”
一幅好的唐卡要由30多种颜色绘成, 有的达40—50种颜色。一幅画是由丰富的颜料合成的, 红、黄、绿、蓝、白、黑、紫、青是最常见的几种基本色。配色是一门学问,其变化无穷, 丰富多彩。绘制唐卡时用毛笔从盛放颜料的碗里蘸颜色叫“ 蘸笔”。
根据不同颜色的特性, 蘸笔也有其特殊讲究。如“ 白色、石黄和雄黄, 如从雪山顶处取; 大红、桔红、副粉色、金粉、银粉和金属色类, 务须从碗壁蘸取; 青绿色类则需从海底捞。”可见, 蘸笔的技法直接关系到画面色彩效果。
在具体画的时候, 有经验的画师随调随画, 宁可调得稍稀些, 每次上色都很淡薄。分三次填色才能达到细腻, 画布吸收得好, 看上去如天然而成, 精细美观。唐卡着色上注重红、黄、蓝三原色, 色彩冷暖对比强烈。
藏族传统绘画技法讲究用线条描绘形状, 用颜色来表现其面貌。就线描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而论, 藏族画家有这样的比喻“: 形态虽佳着色差, 如同美女着褴褛, 难现婀娜娇美体; 形劣色佳不足取,如同八旬涂脂粉, 难能打动贤者心。”这段话比较形象地总结出了形态和颜色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藏画专家们对线描与着色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使二者的结合不断完善, 藏族绘画在把线描造型放在首位的同时更加注重色彩的作用, 从而大大丰富了藏画的表现力。
下一篇:西藏唐卡的特点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起源及发展,唐卡的发展历史
唐卡,藏语,是绘制宗教图像,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在藏传佛教任何一座寺院,佛堂僧舍,乃至许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1
工艺特产特点
陶土藏药制成饮食器皿,美丽的青海玉树隐藏神奇的囊谦藏黑陶
走过滇藏线的人,对尼西黑陶似乎都不会陌生,离开香格里拉市区往藏区方向,在214国道尼西乡路边,就有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5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上这门艺术精品,只有在冬季才能制作
雕塑艺术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塑雕艺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可用各种如石膏、树脂、粘土、木材、石头、金属等材料进行雕、刻、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1
工艺特产特点
大通农民画里看山乡巨变
1.画里春秋大通农民画融合年画、皮影、剪纸、刺绣、雕刻、卡通画等艺术形式之长,题材涵盖农民生产、生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5
工艺特产特点
《发现非遗之美》——布艺堆绣
布艺堆绣,是用布做的画,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它起源于唐朝的丝绫堆绣。由于丝绫堆绣对材料要求严、成本高、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从事丝绫堆绣的工匠稀少,到了清朝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丝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9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鸡血藤到底是什么?
西藏鸡血藤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有袪风除湿的疗效。有人认为,古人所谓鸡血藤就是赤藤,它的学名为“Caulis Spatholobi”,俗称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等。这种藤的韧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4
工艺特产特点
昆仑玉与和田玉的区别是什么?昆仑玉与和田玉有什么区别?
昆仑玉与和田玉的区别是是什么?相信抱有这个疑惑的朋友们并不在少数。毕竟昆仑玉与和田玉在一些性状特征上十分相像,严格意义上来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6
工艺特产特点
“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1
工艺特产特点
藏羌织绣的故事:羌绣起步,列入非遗,驰名国际,最美中国手工艺
我们需要一心一意做手艺,要用心才能做成事,手艺人和传承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成为传承人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6
工艺特产特点
小锤敲打出的老手艺
“叮叮叮、当当当”,在锤子、錾子的敲敲打打下,冰冷的白银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银质手工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7
工艺特产特点
一脉相承:青海料的曲折玉生
我们知道,和田玉就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而同出昆仑山的还有一个玉种,那就是青海玉,行内人也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3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画师尼玛洛桑 胸中有画布 笔落真功夫
一方布、几杆笔、一套颜料和一颗热爱的心,这就是尼玛洛桑创作齐乌冈巴派唐卡的全部。 齐乌冈巴画派始于13世纪,是西藏艺术史上第一个本土化画派,蕴含着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审美情趣。 1984年,山南市乃东区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9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制作材料与颜料用色
唐卡的制作材料与颜料用色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 全部取自天然物质, 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料,你知多少?
说起青海料,好像给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但实际情况是: 08年奥运会奖牌用青海玉做“金镶玉”奖牌后,青海玉的价格一路飙升,哪怕现如今珠宝市场行情不好,青海玉的价格也没有下跌过。 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0
工艺特产特点
《发现非遗之美》——布艺堆绣
布艺堆绣,是用布做的画,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它起源于唐朝的丝绫堆绣。由于丝绫堆绣对材料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9
工艺特产特点
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蒸锅?“彩陶故乡”,为你科普史前“高科技”→
(央视财经《魅力中国城》)有时候,一个跳跃,就是天壤之别…… 地处青海湖之东,文化历史厚重,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的青海省海东市,就有这样一段审美“跳跃”,让人“想不到”也“不知道”的历史。 海东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30
工艺特产特点
绒毛制画敲开传承大门
今年58岁的简家承出生于台湾宜兰县五结乡,现任青海皇家(国际)文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02
工艺特产特点
指尖上的浮雕——湟中堆绣
八宝 徐全熙 作堆绣起源于唐朝,到明朝有了进一步发展。据《中国美术》记载,它最初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5
工艺特产特点
精美绝伦!一起走近神秘的唐卡文化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来自于藏文音译,在西藏这块辽阔、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上,已经世代相传了长达上千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6
工艺特产特点
天下玉,出昆仑,当极品的昆仑玉出现,籽料都要退让三分!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和田玉就是新疆的好。只有新疆产和田玉。毕竟“新疆和田玉”这个名字太响,更何况里面还加了新疆地名。说实话,琢玉对和田玉的最初的印象就只一个:新疆和田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特点主要有哪些?唐卡特点的艺术体现
1、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3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羊毛衣物的洗护保养
TING HOUSE 2019FW 羊绒也叫“软黄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多么奢侈珍贵。羊毛长在绵羊身上,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羊绒则是山羊为了抵御严寒在羊毛根部长出的一层细绒,仅生长于冬季。每只绵羊每年可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各族“绣娘”展示技艺 指尖“流淌”幸福生活
图为土族“绣娘”参加刺绣大赛。 李隽 摄 中新网西宁8月31日电 (李隽)“我们把‘青绣’产业发展与非遗传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大‘青绣’产业,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让‘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31
工艺特产特点
非遗在西宁 |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是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的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精致,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了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5
工艺特产特点
贝饰:来自远古的第一缕审美曙光
很多柳湾出土的贝都有用来串联的人工开孔。柳湾出土的很多陶壶颈部绘有串贝纹。绘有神人纹和穿孔连珠纹的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