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藏刀结缘,是源于几年前的一次印度旅行。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德里,在德里的大街上,遇到了一家工艺品商店,商店临街的橱窗里陈列着一把雕工精美的刀,我一下就被吸引了。进了商店,店内陈设古朴,店老板是旅居印度的尼泊尔人。看我对工艺品刀具感兴趣,店老板拿出了好几把不同形制的刀供我挑选。还告诉我,如果有时间多待几周,就有藏刀到货,纯手工制作的藏刀也是店里面卖得极好的种类。
可惜我的行程只在德里停留了两天,没能等到老板的藏刀到货。于是自那以后,藏刀就成了我心里一份难忘的惦记。
三年后,我终于有机会前往甘孜州白玉县的河坡乡,那里出产的白玉藏刀在中国藏区及印度、尼泊尔等地都享有盛名,颇具特色。2008年,白玉藏刀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刀出鞘。(樊觅韵/图)
藏刀的生产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大致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等用途。藏地生产的刀,从形状到工艺,方方面面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甚至述说藏民族特征、描绘藏民族的形象时,也免不了会将人与刀联系在一起。藏地面积广阔,藏刀在不同的地域又各自形成了很强的地方特色,其中主要有牧区式、康巴式、后藏式等。
白玉藏刀就是康巴式的典型代表。
康区历来以威武粗犷著称,康巴人更是崇尚热血与勇猛。他们对刀的喜爱甚至超过牛羊,对他们来说,如果有了一把好刀,那么走出门去,似乎自身的形象也会变得高大起来。
根据白玉县志的记载,其藏刀的样式为:“刀背厚,刀刃薄,无论腰刀、刺刀或是匕首,其刀身距刀背较近处正反两面多数刻有两道浅槽,在距刀把较近处往往还标有制作者的记号。刀尖与刀背、刀刃约成45°夹角。腰刀、刺刀长32-40厘米,匕首长约22厘米。而吊刀还有直鞘双刃、弯鞘单刃的区别。男式吊刀长约21厘米,女式吊刀长约15厘米。”
白玉藏刀的生产工序总计上百道,耗用原材料白银、白铜、铁、黄铜、紫铜、牛骨、牛角、朱砂等十余种。刀把多用以牛角、牛骨或木材制成,高档一些的刀把用银丝、铜丝等缠绕,刀鞘则更为讲究,多数是包黄铜、白铜,甚至包白银,并且上面刻有各种精美的飞禽走兽及花草等图案,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镀金等,显得格外华丽。
白玉藏刀的品种多样,有重达十多斤的宝剑、弯刀,也有轻巧的匕首。(樊觅韵/图)
藏刀很注重刀柄、刀鞘神兽纹的装饰。在以战争为主题的格萨尔时期,图腾龙、狮、虎、象、鹞鹰、雕、狼等在白玉藏刀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后来随着白玉藏区战争的平息和藏传佛教思想的广泛传播,当地人生活的中心由战事转向了佛事,从前作为兵器的白玉藏刀变成了佛教的供奉物、藏族的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纹饰主题也有了更多的吉祥八宝纹、七珍宝等藏传佛教纹样。
总体来说,生产一把质量较高的7寸藏刀,制作刀身大约需要9道工序,刀把大约40道工序,刀鞘大约45道工序。这里对制作工序的形容之所以说是“大约”,是因为白玉藏刀历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因此对它来说,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制作工序和式样,每户家庭采用的原材料、加工的方法、花纹的样式也不尽相同。
想象中依山傍水的白玉县城里,古镇般的街道上应该摆满了琳琅的藏刀,金沙江支流偶曲河水穿城而过,耳中传来阵阵金属相撞的声音。可是等我们真的到了白玉县城,却是一个比我们想象的要宁静许多的普通小城。
白玉县河坡乡。(樊觅韵/图)
河坡乡位于白玉县城北面,是白玉民族工艺品的主要产地,著名的噶陀寺也位于这片土地上。河坡的建筑多是棒瓦房,也就是在建筑时用实圆木或把圆木劈成两半,四角棒头连接的建筑形式。大体上一楼是牲畜圈,二楼住人,三楼为晒场、仓库或是经堂。
当地的朋友前来为我们作向导,我们这才知道,至今为止,白玉藏刀和其他手工业仍然是以家庭作坊的模式进行生产。家族式的藏刀制作作坊,都是由上了年纪的老人带领并传授技艺,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技艺,所以街面上并没有太多藏刀的踪影。为了一睹藏刀风采,朋友带我们去了河坡乡一户藏民家中。到达时是下午时分,工匠们在自家藏式的棒瓦屋二层的平台上铺了毯子席地而坐。毯子上摆满了各式工具与材料,阳光铺洒满地,一直漫到工匠的身上。他们正在为一批藏刀打磨刀鞘。
家族式的藏刀制作作坊。(樊觅韵/图)
这种家族式作坊通常由上了年纪的老人带领并传授技艺。(樊觅韵/图)
参与藏刀生产的都是这户家庭中的成员,父亲在土法制作的火灶前负责刀身的反复锻打、过火淬炼,屋外,年轻的儿媳正在纸上描画勾勒刀鞘上的装饰纹路,爷爷带着两个孙辈照着图样正为刀鞘雕刻上细致又繁复的花纹。
藏刀刀鞘上的图案,都是用铅笔在纸本上勾画出原型,再进一步雕刻到刀鞘上。(樊觅韵/图)
在自产自销的模式下,作坊生产的藏刀盈利自得,亏损自负。这样实际上由各家各户内部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不仅是藏地传统的延续,也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相符。它具有转产灵活的优点,有利于各家工匠发挥自身特长优势,生产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精美作品。由于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就可以在维护产品信誉的前提下,按质论价,自由销售。家庭作坊避开了集体劳作可能出现的分配难题。例如,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界限不甚明晰,在生产时,便极有可能出现工匠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情况。
藏刀中最精美的工艺,就靠这些最质朴而简单的工具完成。(樊觅韵/图)
从唐宋到清代,白玉与中原一直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这种联系直接影响了白玉藏刀的发展。白玉藏刀的发展与白玉藏族社会、 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发展密不可分,甚至承载了白玉藏族丰厚的文化和历史。
白玉藏刀是纯手工打制,锻造的火灶是土法制作,锻造方式也仍是沿用的古法。所谓古法锻造,主要指的是白玉一带的工匠们仍然采用低温冶炼、反复锻打成型的方式制作藏刀。在这样的锻造方式中,经历了低温冶炼的钢材,会被工匠用锤反复折叠锻打,原材料经过几十次锻造,几十上百乃至上千层钢材最终层层叠叠,凝结在仅只几毫米厚的刀身上。这样的锻造让钢材具有了更大的弹性和韧性,最终成品的刀硬度极佳,也十分锋利。一把藏刀,多数要经历几个月的周期才能诞生。
过火淬炼,土法制作的火灶,是白玉藏刀制作中的一大特色,并在制作过程中反复锻打。(樊觅韵/图)
这样古老传统的制作方式直至今天仍旧在白玉一带广为使用,它是汉唐时代中原地区刀剑制作方式的传承。
唐代是中国古代继先秦时期的青铜冶炼之后,冶炼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形成的典型代表器物之一就是刀。唐刀向东传衍,在高丽和日本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本民族冷兵器;唐刀向西南传衍,发展出的藏刀却在漫长的历史中放慢了脚步,在今天的手工艺产业中仍保留了唐刀最为完整的姿态和气势。
当然,藏刀与中原地区的渊源远不只此。
藏刀花纹繁复,在刀鞘或是刀柄上,不仅有藏地常见的虎、狮、鹞鹰、吉祥八宝纹、法轮双鹿、火焰宝、金刚杵、莲花等图案,还多雕刻有自中原地区流传而来的图样,例如祥龙、如意云、忍冬纹、缠枝纹、卷草纹等等,均是汉地传统的吉祥纹样。中原地区的纹样传入藏地之后,少了中原地区诸多封建礼制的限制,在纹样的设计上变得更为大胆自由。例如龙形纹样,便被广泛应用在藏刀装饰中,也不再是只属于贵族与权利高层的专属图案。
据说文成公主进藏之时,就曾途经白玉一带。随同公主进藏的队伍中,有许多中原地区优秀的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大唐东土远徙而来的工匠们代表了彼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不仅带来了汉地精美的金玉饰物,也带来了独特的装饰风格,那时留下的卷草纹和鱼子纹等,也一直延用至今。卷草纹还被称作“唐草纹”,藏语称“甘青”,在白玉女式藏刀是被运用最多的纹样。
打磨刀鞘的边刃,并刻上纹路。(樊觅韵/图)
白玉藏刀从形制到装饰不断受到南宋、元代和明代金属工艺装饰纹样、技艺、风格的影响,到了清代民国时期,白玉藏刀已名扬康区和整个藏区。
白玉河坡一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自唐朝松赞干布时起,藏王屯兵,意图从康区向东南内地开拓,便在河坡一带建立基地,专门铸造战争所需求的刀、矛、弓、箭等各种兵器。岭·格萨尔兴起之后,广集工匠,在白玉河坡一带为他征战制造了大量精良的兵器。
在冷兵器时代,河坡是康区最大武器提供地,更以“格萨尔王的兵器库”闻名藏区。
岭·格萨尔是德格一带林葱土司家的先祖。公元11世纪时,中原正值北宋,曾显赫一时的吐蕃王朝土崩瓦解,格萨尔便以林葱为据,建立了包含整个康区在内的强大政权,称作岭国。
岭国的军队南征北讨,英勇善战。在与霍尔国的“霍岭大战”中,格萨尔王打败了霍尔白帐王。战败的霍尔部落里,著名的铁匠昂拉曲打和一大批工匠都被俘虏到河坡一带。为战事所需,格萨尔王命令昂拉曲打向所有被俘虏来的工匠们传授技艺,并带领他们为岭国打造武器。“格萨尔王的兵器库”由此得名。所谓的霍尔部落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回纥。回纥人的工艺品中,带有草原艺术、动物风格的明显印记,霍尔部落的工匠们“带徒传艺”,并为藏地的格萨尔打造了大量兵器,于是这些艺术风格手工技艺便在藏刀工艺中也传承了下来。
而“河坡”一名,据说也由此得来。“河”其实是对霍尔部落“霍尔”一词的简称,“坡”这个音节在藏语里则包含了“搬迁、转移”之类的意思。所以,聚众打造兵器的这片地方,也就是霍尔国人搬迁转移之地,遂为此处取名河坡。
河坡的钢铁打造工艺因藏刀而闻名遐迩,而佛具的制造则是它在格萨尔时期大规模战争结束以后,仍然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白玉县志里对此这样表述:“河坡之所以成为白玉乃至整个康区的手工业中心,溯本追源,无疑是与康区第一座佛教寺庙在河坡建立有着重要的关联。”
这段话里所提到的“康区第一座佛教寺庙”,便是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即公元1159年在河坡建立的噶陀寺。为了教派的发展和传扬,寺庙建立后,寺中活佛多次来往中原与藏地之间,聘请了一批批的汉族著名工匠,在白玉兴建佛堂,塑造神像,雕刻经版,制作佛事用具,这样的来往为藏区的工艺注入了崭新的内容。
到了元代,八思巴进京途径噶陀寺,与主寺活佛结下师徒之谊。于是返回时又为寺庙带回一批工艺珍品,并再次延请汉藏两族工匠共修殿堂,兴建宝库。明代时,寺中活佛应明成祖朱棣之邀赴京,寺中一些工匠也随同前往,让白玉的民族工艺与中原先进地区首次有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原本相对单纯的兵器工艺,也渐渐向佛事工艺、向民族手工艺品方向转化。
河坡的手工艺人在作坊里制作佛堂宗教用具。(樊觅韵/图)
我们爬山涉水,远道而来,带着满心的好奇与喜爱,在川西高原的腹地里,寻访传说中的白玉藏刀。在这个目前还算宁静的小城,藏刀的制作似乎一如既往。虽然岁月不停流过,它却依然以自己的步调慢慢前行,没有那么多的现代化与商业化,在浮躁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技艺和传统。
随着甘孜州的道路交通越来越顺畅,白玉藏刀会迎来更多的机遇,或许也会迎来更多的冲击,一切只待时间的检验。
下一篇:藏饰:渗入生命的美,惊艳了所有人
装饰
珍贵华丽的藏族随身配饰
藏饰是藏族文化图腾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它渗透着藏文化的远古气息和神秘质感,作为古朴符号的它在藏区经久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9
装饰
青海贵南千年藏绣:一针一线皆珍宝
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5
装饰
这些神秘的藏族文玩,一般人玩不了!
提起西藏,很多人想到的是庄严的布达拉宫,雄伟的高原雪山,悠扬高亢藏歌,藏民虔诚的朝拜,轮回不息的转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2
装饰
青海互助土族盘绣新颖饰品,女神必备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里世居着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浓郁而独特的民俗的少数民族——土族。土族具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2
装饰
罕见西藏传世珠子,美绝了!
藏饰之美,源于文化自信,它是一种大美。藏族几乎人人都佩戴着饰品,项间、手腕、胸前,拙朴而随意,野性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9
装饰
人物微纪录片——三江源藏绣传承人 多杰措
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绣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中的艺术手法,藏绣技艺日趋成熟,已成为青藏高原特有的文化现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9
装饰
针尖技艺 锦“绣”生活
青海经济生活频道 报道 藏绣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一个特色文化,贵南藏绣作为当地一种民族民间工艺,创作的各种佛像唐卡和传统图案色彩艳丽、做工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今天我们的帮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3
装饰
青海高原妇女用巧手创造“指尖经济”
图为青海省海南州五彩藏绣艺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拉毛叶正在进行藏绣制作。 鲁丹阳 摄图为青海省海南州五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4
装饰
剪出美丽 剪出快乐
为深入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今年以来,西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5
装饰
藏饰:渗入生命的美,惊艳了所有人
首饰,对他们来说不是套在身上的摆设,而是生活。一直以来,就觉得藏飾很美,美得让人心醉神迷。前些年欧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1
装饰
玉树非遗进清华,20位藏族传承人为您展现高原多姿多彩的文化
玉树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1
装饰
白玉藏刀
与藏刀结缘,是源于几年前的一次印度旅行。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德里,在德里的大街上,遇到了一家工艺品商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0
装饰
难得一见的藏饰文玩大全,不认识别瞎戴!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为很多人所喜爱。 头上戴的巴珠、簪子、发卡,发辫的银币,耳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3
装饰
藏饰,一个能让人充满遐想空间的古朴符号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4
装饰
藏饰手串——它们有一种隐秘的美!
我们常常看到藏族人满身都戴着宝石手串,他们为什么会把这么贵重的宝石手串都佩满身呢?藏饰常常给一种神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3
装饰
于日月间穿针引线的“青绣”
嘎旦增普措 青 措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编织着人类文明。民间特色刺绣用巧夺天工的技艺,体现着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6
装饰
昆仑玉:一种罕见细致的美玉
昆仑玉因昆仑山而闻名,昆仑玉属高等玉种,与新疆的和田玉并称为姊妹玉。质地好的昆仑玉石表面呈结晶纹状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6
装饰
海东残疾人匠心工艺亮相无锡文博会
12月5日上午,以“文旅融合引领新消费”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文博会是资源最丰富、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交易平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30
装饰
神秘而美丽的藏族饰品
西藏,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它就像一幅画,傲立的雪峰,静默的圣湖,炫目的蓝天,神奇的庙宇,虔诚的居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8
装饰
藤镯,最古老的藏饰
藤镯—很古老的质朴的藏饰,藏语称其为“巴”。“巴”是一种纯天然的药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7
装饰
都说藏刀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刀具,你觉得呢?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折射出了独特的文化光芒。在人类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8
装饰
青海民间刺绣-百变多功能
首先百科一下青海民间刺绣用 途装饰和美化生活对 象服饰和棉、毛、化纤藏族、蒙古族、土族妇女喜欢将秀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7
装饰
出彩西安,与优秀同行 重大时刻,共享彩陶美酒!
11月29日 ,西安市福建长泰商会第一届第五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西安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西安市福建异地商会、兄弟商会等代表,福建长泰商会 会员参加会议,以品质出彩的仰韶彩陶坊,倾情助力大会,与现场近4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9
装饰
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青海新闻网讯 转眼到了年根儿。忙活了一年的仁青加也回到村里。“眼瞅着要过年了,得在家准备准备。”今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30
装饰
组图 - 西宁湟中:多彩青绣 绣出美好新生活
夏日时节,万物并秀。6月5日,西宁市湟中县第一届青绣展暨荷包节开幕。活动现场,各类风格古朴,色彩艳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