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为很多人所喜爱。
头上戴的巴珠、簪子、发卡,发辫的银币,耳朵上的大环,项间戴的项链、托架、嘎乌,腰上系的图纹腰带,悬挂的火镰盒子、藏刀、腰扣、鼻烟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等。
△藏式手工牛骨吊坠
△藏式手工纯银戒指
△藏式嵌宝石三色铜戒指
△藏式绿松石皮带扣
一、天珠
天珠是西藏非常独特的饰物,当然现在已经从西藏传入中土,成为了文玩圈炙手可热的配饰之一。不同的纹路则对应了不同的图腾并具体代表了不同的象征。天珠一般到了污秽之地最好摘下,否则对神灵不敬也对自己不利。
至纯虎牙老天珠
二、天铁托甲
藏人相信天铁托甲与天珠同样来自于天界,传说天铁托甲为战神,天珠为天女,均来自于天界,托甲的能量勇猛刚烈,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密宗称之为“天铁”,即是“来自天上的铁”之意,多用来制造佛家上乘法器。因千年天铁经历代修行者的加持,所以常人佩戴天铁饰物,是极佳的护身符和辟邪物;因为持咒能量强大,被藏密列为和天珠、灵骨同等地位,三者合称为“藏密三宝”。
三、嘎乌盒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其为小型佛龛,通常制成小盒型,用以佩戴于颈上或者供奉在佛堂,龛中供设佛像或唐卡。随身佩戴或者在家供奉,祈求本尊加持,为驱魔辟邪之密坛。嘎乌的形状不一,一般为银质或铜质,嘎乌的里面装有佛像或堪布、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
金嵌七宝饰大鹏金翅鸟嘎呜
四、擦擦
“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五、九宫八卦牌
九宫八卦牌是一种咒轮牌,传说是莲花大士聚集梵、藏、汉三地破除各种凶煞的镇宅妙宝而成。它的外圈是十二生肖,中圈是八卦,内圈是九宫。它代表着梵、藏、汉的文化交流。
六、经书扣
西藏的经书是用上下两块护经版夹着的,再用皮绳捆绑,经书扣就是经过皮绳固定经书的。经书扣长期伴随佛经佛典左右,保护经文不散,可谓功德无量,将其佩戴在身上,护身辟邪,保佑平安。
七、藏印法印
藏族治印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而且博大精深,表现的内涵极为丰富,用途十分广泛。最迟至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治印艺术在民间世俗社会中使用已相当普及,如买卖契约、支差还债,签订盟约合同,社会交往、文书往来,喜庆哀伤活动等,莫不以治印为相互信赖之凭证。
八、金刚杵
金刚杵又名“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被密教吸收为法器。金刚杵多使用有金、银、铜、铁、香木等材质,形状一般有一股、三股、五股、九股等,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
九、卡子
对于修法者来说,卡子作为念珠的配件,用以计数,当一对十籽的计数器用完时,把卡子挪动到下一颗佛珠的位置,对于不修法不念经的那些珠友来说,卡子是很好的装饰物。
十、计数器
按照藏传佛教传统,计数器不应直接栓在佛珠的珠线上,而要在珠线上穿入小环,再将计数器穿在环上,计数器一般别在27颗后边,带铃是计百位带杵是计千位,夹子计万位。
在西藏,你见到的任何一件貌似平常的东西,里面或许却隐含着无数值得破解的秘密。各种藏饰都寓意深刻,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具有文化意义和宗教深意。
下一篇:针尖技艺 锦“绣”生活
装饰
这些神秘的藏族文玩,一般人玩不了!
提起西藏,很多人想到的是庄严的布达拉宫,雄伟的高原雪山,悠扬高亢藏歌,藏民虔诚的朝拜,轮回不息的转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2
装饰
神秘而美丽的藏族饰品
西藏,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它就像一幅画,傲立的雪峰,静默的圣湖,炫目的蓝天,神奇的庙宇,虔诚的居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8
装饰
都说藏刀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刀具,你觉得呢?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折射出了独特的文化光芒。在人类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8
装饰
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青海新闻网讯 转眼到了年根儿。忙活了一年的仁青加也回到村里。“眼瞅着要过年了,得在家准备准备。”今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30
装饰
出彩西安,与优秀同行 重大时刻,共享彩陶美酒!
11月29日 ,西安市福建长泰商会第一届第五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西安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西安市福建异地商会、兄弟商会等代表,福建长泰商会 会员参加会议,以品质出彩的仰韶彩陶坊,倾情助力大会,与现场近4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9
装饰
玉树非遗进清华,20位藏族传承人为您展现高原多姿多彩的文化
玉树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1
装饰
藏饰手串——它们有一种隐秘的美!
我们常常看到藏族人满身都戴着宝石手串,他们为什么会把这么贵重的宝石手串都佩满身呢?藏饰常常给一种神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3
装饰
青海贵南千年藏绣:一针一线皆珍宝
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5
装饰
易贡藏刀:匠心传承的彩虹藏刀
牛琼展示他制作的易贡藏刀(5月30日摄)。易贡藏刀制刀工艺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制一把易贡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11
装饰
白玉藏刀
与藏刀结缘,是源于几年前的一次印度旅行。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德里,在德里的大街上,遇到了一家工艺品商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0
装饰
难得一见的藏饰文玩大全,不认识别瞎戴!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为很多人所喜爱。 头上戴的巴珠、簪子、发卡,发辫的银币,耳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3
装饰
青海民间刺绣-百变多功能
首先百科一下青海民间刺绣用 途装饰和美化生活对 象服饰和棉、毛、化纤藏族、蒙古族、土族妇女喜欢将秀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7
装饰
人文乐都丨柳湾彩陶—史前文化的艺术殿堂!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而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和墓葬群。 柳湾墓地在乐都县高庙镇东面千米的柳湾村。村北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6
装饰
青海高原妇女用巧手创造“指尖经济”
图为青海省海南州五彩藏绣艺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拉毛叶正在进行藏绣制作。 鲁丹阳 摄图为青海省海南州五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4
装饰
青海互助土族盘绣新颖饰品,女神必备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里世居着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浓郁而独特的民俗的少数民族——土族。土族具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2
装饰
珍贵华丽的藏族随身配饰
藏饰是藏族文化图腾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它渗透着藏文化的远古气息和神秘质感,作为古朴符号的它在藏区经久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9
装饰
人物微纪录片——三江源藏绣传承人 多杰措
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绣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中的艺术手法,藏绣技艺日趋成熟,已成为青藏高原特有的文化现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9
装饰
昆仑玉:一种罕见细致的美玉
昆仑玉因昆仑山而闻名,昆仑玉属高等玉种,与新疆的和田玉并称为姊妹玉。质地好的昆仑玉石表面呈结晶纹状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6
装饰
剪出美丽 剪出快乐
为深入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今年以来,西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5
装饰
藏饰,一个能让人充满遐想空间的古朴符号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4
装饰
海东残疾人匠心工艺亮相无锡文博会
12月5日上午,以“文旅融合引领新消费”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文博会是资源最丰富、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交易平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30
装饰
组图 - 西宁湟中:多彩青绣 绣出美好新生活
夏日时节,万物并秀。6月5日,西宁市湟中县第一届青绣展暨荷包节开幕。活动现场,各类风格古朴,色彩艳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09
装饰
藏饰:渗入生命的美,惊艳了所有人
首饰,对他们来说不是套在身上的摆设,而是生活。一直以来,就觉得藏飾很美,美得让人心醉神迷。前些年欧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1
装饰
罕见西藏传世珠子,美绝了!
藏饰之美,源于文化自信,它是一种大美。藏族几乎人人都佩戴着饰品,项间、手腕、胸前,拙朴而随意,野性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9
装饰
针尖技艺 锦“绣”生活
青海经济生活频道 报道 藏绣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一个特色文化,贵南藏绣作为当地一种民族民间工艺,创作的各种佛像唐卡和传统图案色彩艳丽、做工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今天我们的帮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