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贡藏刀制刀工艺非遗传承人牛琼在制作藏刀。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新华社拉萨6月14日电(记者多吉占堆、边巴次仁)铁花四溅,火光耀眼,牛琼手上长长的铁条此时已在炉子里烧得通红。
1966年出生的牛琼,是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的制刀人。
用三种不同质地的铁矿混合打制而成的铁条,放进模型中,用火淬炼,再将模型里烧红的铁拿到打铁的简易机器中,一头用手握紧,一头在机器里反复敲打,打成刀的雏形铁片。
牛琼干这一行已经有近40年的时间。他回忆,自己十三四岁时,便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制刀技艺。
烧铁的炉子是用土石砖垒砌而成的传统炉子,但所用燃料必须是松木炭,以便控制火候。需要耗费大量气力的打铁流程,已经由机器代替了手工抡大锤的作业。
牛琼在打造藏刀。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刀形铁片再经过粗石打磨,专用工具削平,打出刀锋,再将刀锋烧红,反复浸泡。
这样的制刀工艺,已在当地流传了近400年。牛琼是当地工匠中技艺最好的一位。
完成刀锋制作,进入最关键的环节——刀面打制。此段流程,要用去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其间,用红盐水反复浸泡刀,每次3至4个小时,同时反复磨制,最终刀面上会显现出自然的纹路。
这就是西藏易贡藏刀的打制过程。2007年,易贡藏刀被列入了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琼是第六代传承人。
易贡藏刀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刀面纹路的永不消退,与刀身一体。混合了三种不同质地的铁料造就了三种不同的纹路形状,将易贡藏刀分为彩虹刀、水纹刀和火焰刀。
牛琼在检查藏刀打造情况。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彩虹刀的打制是最普遍的。”牛琼说,制刀的三种铁源自当地的矿山,分别被称为“易贡妞日铁”“帕根森布铁”和“工布扎松铁”。
传说在旧时,一把易贡藏刀的价值可抵得上一百只羊的身价,便有了“鲁加玛”(藏语鲁为羊,加为百)之美名。如今,一把彩虹刀的价格也在几千元上下。
藏刀源自高原上藏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生活必需品。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藏刀已演变成了一种颇受欢迎的工艺品。
话语不多的牛琼,制刀时更显孤独。因为目前没有徒弟,所有工序都需要他一个人完成,打制一把刀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的哥哥杨青多吉不懂这门技艺,所以只负责销售和外联。去年,他们的藏刀销售收入达到10多万元。
“从几十厘米到一米多,易贡藏刀长短刀兼有,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接受定制。”杨青多吉说。
牛琼在展示他制作的藏刀。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兄弟俩已经注册了“易贡”“牛琼”等数个商标,意在发扬自家的祖传制刀技艺。牛琼说,只要有人愿意学,就一定教,“之前也带过不少徒弟”。
牛琼所说的徒弟,是指易贡乡江拉村的一批制刀艺人。江拉村与牛琼所在的地方仅隔几公里。这里的藏刀打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闲季节有20多人一同打刀,年销售收入过百万元。这门手艺也成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
史料记载,易贡所属波密县,历史上曾有过独霸一方的“波密王”,易贡藏刀便是王和王的军士所用的武器。
与西藏颇具名气的“拉孜藏刀”“恰嘎藏刀”相比,易贡藏刀刀把和刀鞘的制作稍显朴素简单,但这并不影响易贡藏刀由独特原料加工而成的锋利、细长、精美、大气。
易贡,藏语意为摄人心魄之美。易贡藏刀,更是有这样的魅力。
工艺特产鉴赏
经典欣赏:世界各大博物馆馆藏宗喀巴大师唐卡
宗喀巴大师(1357-1419)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宗派——格鲁派的创始人,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改革者。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1
工艺特产鉴赏
爱染明王唐卡解说
爱染明王唐卡解说爱染明王音译为罗哦罗阇。略称爱染王。密教诸尊中,住于大爱欲与大贪染三昧之明王。此尊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3
工艺特产鉴赏
咕噜咕咧唐卡解说
咕噜咕咧唐卡解说咕噜咕咧佛母又称作明佛母,或称怀柔佛母。为藏传佛教中赐予权威及怀法的本尊。咕噜咕咧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4
工艺特产鉴赏
宗喀巴五照见唐卡解说
宗喀巴五照见唐卡解说《克珠杰传》中记载说:“克珠杰大师主要修行上师即佛瑜伽,以此在宗喀巴大师示寂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3
工艺特产鉴赏
更庆寺岭·格萨尔唐卡解说
更庆寺岭·格萨尔唐卡解说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戌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9
工艺特产鉴赏
探秘盘绣作品——“太阳花”
有一种盘绣作品图案,因其外形像一朵花,每一叶“花瓣”似从中心向外辐射出去一般,故近代人称它为“太阳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30
工艺特产鉴赏
可爱的刺绣作品
艺术家 veselka bulkan 制作的这些挂在刺绣环上的古怪的蔬菜, 每一件作品都是用绣花针缝制而成的,叶子附着在刺绣框上,而胡萝卜、甜菜、洋葱则是挂在框下,显得十分可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31
工艺特产鉴赏
西藏易贡藏刀传承人打造铁花火影的艺术品
易贡藏刀制刀工艺非遗传承人牛琼在制作藏刀。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新华社拉萨6月14日电(记者多吉占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9
工艺特产鉴赏
热贡艺术欣赏:金刚上师绘画唐卡,家族传人是历代班禅的御画师
图文|热贡艺术唐卡展热贡的“神画师”在热贡的年都乎乡尕沙日村有一个被誉为“神画师家族”的唐卡世家,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4
工艺特产鉴赏
莲花生大师唐卡解说
莲花生大师唐卡解说古印度邬金国人,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03
工艺特产鉴赏
十八罗汉之罗怙罗尊者
十八罗汉之罗怙罗尊者罗怙罗尊者为十六尊者之十。罗怙罗尊者手中所持的王冠最初是尊者为了使众神皈依佛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19
工艺特产鉴赏
绘画唐卡和非绘画唐卡的区别 唐卡的艺术价值
绘画唐卡和非绘画唐卡是刺绣或绘画在市、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31
工艺特产鉴赏
金刚无我母解说
金刚无我母解说金刚无我佛母。右手高擎钺刀,左手托噶巴拉碗,挟持天杖,并以舞立姿站于尸骸之上。主尊外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3
工艺特产鉴赏
土族盘绣:传统手艺推陈出新才能永葆活力
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人民网 雷阳摄都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予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30
工艺特产鉴赏
益西措嘉佛母唐卡解说
益西措嘉佛母唐卡解说益西措嘉佛母是金刚亥母的化身,也是度母和布达洛遮那佛母的化身。在诸多神奇的征相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4
工艺特产鉴赏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解说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解说注荼半托迦尊者(Arhat Chudapanthaka)。注荼半托迦尊者者生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06
工艺特产鉴赏
大殊胜黑鲁嘎金刚唐卡解说
大殊胜黑鲁嘎金刚唐卡解说大殊胜黑鲁嘎为普贤王如来所化,具有二十一面,四十二臂,八足,各面各有三目,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09
工艺特产鉴赏
十八罗汉之汉地和尚
十八罗汉之汉地和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05
工艺特产鉴赏
自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以来昆仑玉成为青海的又一张“名片”
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加工昆仑玉摆件 本报记者/芈峤 摄自从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以来,昆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7
工艺特产鉴赏
地藏王菩萨唐卡解说
地藏王菩萨唐卡解说地藏王菩萨,梵名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等记载,他“安忍不动如大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5
工艺特产鉴赏
十世噶玛巴秋英多杰唐卡解说
十世噶玛巴秋英多杰唐卡解说出生与认证秋英多杰於藏历木龙年(西元1604,明神宗万历卅三年)三月八日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4
工艺特产鉴赏
30幅画作展现唐卡艺术指尖传承
青海乡趣网讯 近日,第三届青海热贡民族文化宫唐卡艺术传承优秀成果展在省文化馆二楼开展,30幅画作展现热贡地区唐卡艺术的指尖传承。 走进省文化馆二楼展厅,灯光照耀下,展厅里的唐卡作品熠熠生辉。观众们聚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8
工艺特产鉴赏
密集金刚唐卡解说
密集金刚唐卡解说密集金刚法相密集金刚,又称密聚金刚,梵名Guhyasamāja ,音译“古和雅萨玛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07
工艺特产鉴赏
铜色吉祥山唐卡解说
铜色吉祥山唐卡解说铜色吉祥山乃莲花生大士以其虹光身所化现之净土,乃无量无边之光明世界,寂灭喜乐、智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非遗农民画展在湟中多巴开展
2019年9月13日,中秋之夜,乡土气息浓厚,绘画语言朴实,笔墨色彩绚丽的青海农民画展非遗展在湟中县多巴兴业城开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