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入手坯成样,灵手塑意具质朴。
抟器惟宗东西邻,形有方圆似容珠。
————笔者记
藏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是在吸收犍陀罗文化、突厥文化、尼泊尔古代艺术等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囊谦黑陶的造型同样也是在吸收异域器物造型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并完善的,因此,在囊谦黑陶造型中保留着许多异域艺术文化因素的影子,这是囊谦黑陶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玉树周边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造型的陶器,如:在科依·克雷尔干·卡拉,就有公元前3世纪的大型陶酒罐出土;新疆东突厥墓葬群中的陶器多附增加了立体造型的流、整、耳等;在尼泊尔的穆斯塘地区有带耳的圆底,球形腹的陶罐出土;拉达克列城的墓葬中也有多件敞口、束颈、圆腹、圆底的陶罐出土;在被称为“犍陀罗文化墓葬”的印度河流域墓葬,出土的陶器包括罐、敞口碗、带手柄圏足杯、长身球腹杯等等。而这些地方的陶器,器物造型组合简单,以圆底罐和钵、碗类为主导,而且主流器形都是单耳圆底罐为主,而囊谦地区的黑陶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这些地区的陶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囊谦黑陶造型的演变正如藏族其他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演变中对周围异域文化有一定的吸收。
翻开历史的尘封,西藏地区出土的陶器,造型基本为罐,盆、碗三大类,其造型特点具有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罐类陶器几乎都有宽带状耳,耳又有双、单、大、小之分,一般腹部多圆,底多为小平底。在这些陶器中,陶罐主要是凹底或平底;壶多为长弧颈侈口;盆、碗类器形的造型,腹部明显为内收的风格,这些代表着西藏新石器时代较高水平陶器,造型特征主要集中在口、径、足底部的变化上,表现了高原藏族先民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而囊谦黑陶的造型与藏族古代陶器的器型、造型变化基本一致,种类有单一到多样化的趋势,器形从单纯追求实用功能到追求外形的艺术审美特点,造型均有洗练简洁、具象与抽象和谐统一的特点,可见囊谦黑陶造型在发展中对古代藏区陶造型有着积极的继承。
智慧的藏族人民对诸多他民族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同处于中华大地,在藏族文化发展中受汉文化的影响可谓最大。囊谦黑陶的造型变化,也明显受到了我国西部古代陶文化的影响,藏族艺人对西部古代陶器的造型充分借鉴,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突出的囊谦黑陶造型。虽然囊谦黑陶与甘青地区的古代陶器存在明显地域性风格差异,但其间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造型形制上大体一致,均呈现出大腹、高足、短颈、敞口等特点;囊谦黑陶中有许多类型的陶器,器形肩部普遍突出,有明显的肩线,腹部以下的轮廓线几乎全部弧曲,普遍为平底,颈较粗,肩头靠上,肩耳或腹耳均在器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等特点,在西部其他地区古陶器中均有出现,整体看来两地的每件陶器造型上,都是力求既注重实用要求又与粗犷的审美相结合的特点;造型中都继承着西北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审美习惯;遵循着“实用、经济、美观”等原则,因此,在囊谦黑陶的发展演变中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古代陶器造型有着绝对的借鉴因素。
囊谦黑陶的造型,根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整体呈现出以实用功能为主的特点。这与囊谦地区的海拔、气候,当地人的饮食结构等是分不开的,黑陶锅、陶罐等器物均为敞口短颈的造型,便于取食,而且在这些黑陶上还配有盖,弥补了食物散热快的缺点;在酥油茶壶、热茶炉等器具上也均有盖子,也是为了防止茶水散热过快,还起到防灰防尘的作用。藏族人有团糌粑的习俗,黑陶碗采用敞沿、凸腹的造型,便于盛放炒面也便于团糌粑,体现了功能的需求。藏族人喝茶的习俗较普遍,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中,茶很容易凉,在传统囊谦黑陶中便有被当地人称为“暖壶”的黑陶器物,此器物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个罐形火炉,罐体内颈上有三个固定的支撑,肩部有生火后便于氧气进入的几个小气孔,上部一般是一个敞口的带把壶,这样的造型组合在下面的罐形火炉中烧上牛粪,便可以让上面壶中的酥油茶一直保持温度。这些既考虑了器物的质地,又融合了器物本身的实用功能的黑陶,体现了当地制陶匠注重实用转而为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情结。它的制作工艺即使在现代也是具有很高难度的,显示出中国古代先民陶器制作工艺的伟大成就。
在囊谦黑陶中的壶、罐、瓶、杯等器物是以器物的中轴线为基线,两侧外廓线的曲、直、斜、折等变化以及形、量等均是左右对称的,这种对称给人一种规范的美感;有些器物的腹、颈、肩部位会对称地塑设等量等形的耳,也是为了取得黑陶造型的对称之美。盘、碗等器物时囊谦黑陶中极为普遍的生活用具,这类器物则呈现一种放射性对称,以盘或碗的中心为对称基点,分层向外扩散、辐射而构成放射性对称。两侧轮廓线对称的造型使黑陶有一种速放急刹的感觉,蕴藏着一种凝聚的力,依力学的最小稳定系数去制造工巧,而只着重依自然感觉来求得最大安定,体现出器物“粗犷奔放”的造型特点,给人一种端庄敦厚,又有阴阳交错、变幻万千的神奇雕工,收放合度的总体印象。
均衡的造型在囊谦黑陶造型艺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囊谦黑陶的酥油壶、罐、坛等器物,基本都用了倒置梯形的形式,但上下宽差和与高度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口、身、底各种形式因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相对均衡,器型整体由上到下具有非对称性,表现着相对稳定的造型特点,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体现出了具有均衡的规律;一些体型较大的罐状黑陶,主要以储藏罐和酒瓮为主,这些黑陶整体形体虽然在体量上没有较大起伏,但是器物上半部和下半部连续不断,没有外轮廓没有大的起伏变化,粗拙的造型整体也具有均衡性,达到了匀称均衡、实用合理的效果。整体看囊谦黑陶尤其注重口沿和器腹的变化,形成一器多式的特点,艺人们常常利用黑陶形体的大小、方圆以及陶器表面的起伏、凸凹、翻转等变化,恰当地突出了陶器对称均衡的造型特点。
圆形在造型形式上给人以“美满”“圆满”的感觉,能最形象地表达循环、轮回的哲学观念,“圆”是体现藏传佛教宗教观念的特定形式。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围绕“圆”开展的活动,如:转湖、转山、转玛尼、转经等,信徒们认为“沿圣迹绕山一转,可洗尽一身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避免地狱之苦,转百圈,便可成佛升天”,潜意识中体现藏民族对生灵充满同情与对佛法的虔诚。在藏族器物中就有诸多圆形造型器物。囊谦黑陶中以圆形为主的造型也是占主要的比例,各种黑陶的腹部、壶嘴均是圆形,不少陶罐和陶壶的造型,基本形状接近于球体,黑陶的拐角、弯折等位置,艺人们多用弧形采取方圆结合的造型,突出了艺人在制作黑陶时“圆”、“满”、“稳”的造型追求,给人以质朴、古拙和浑厚的审美感;呈现出一种突出、饱满和富有弹性、具有力度以及柔和的情感。这也是囊谦黑陶造型中所蕴含的“圆通”、“圆觉”的宗教教义和哲学思想。
囊谦黑陶作为藏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智慧的代表产物,一直遵循着拙朴稳健的造型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藏族史前文化的本土特性,但其仍表现出文化的复合性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间接表现着创作者和使用者的思想和感情,囊谦黑陶的造型与广大康区藏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表达着藏族人民质朴、稳健的个性特点。囊谦黑陶中的瓮,一般形体高大,深腹,腹以下渐收为特点;甑则形似盆或罐,深腹,平底,常作圆形;还有各种鼓腹壶、罐等造型在曲直起伏变化中既符合律动美感,又显得敦实、沉稳;再如各种盆、杯的腹体由小到大,在表现渐变的韵律感的基础上不失庄重,给人一种“小器大样”的感觉。
在囊谦黑陶制品中还有极少仿生的器型,如:黑陶鸡形陶盆,整体依照雪鸡造型设计,喷口塑类似鸡首的造型,口沿两边塑两个小的凸起,似鸡的两翅,整体陶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显示出了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质朴的性格品质,也体现着早期文明中藏族人民对母性的崇仰,联想到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它不仅蕴藉着深厚的农耕文明,而且也闪烁着朴素的诗歌光芒。
取之泥土,淬火而生。囊谦黑陶从多元的黑陶造型中汲取精华,同时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革新,创造性地将质朴的原始艺术观念与现代审美取向完美融合,以其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的特点,在众多陶器艺术中如黑珍珠一般,散发着独特魅力。
下一篇:玩玉人必备:玉石图谱大全
工艺特产鉴赏
微細会唐卡解说
微細会唐卡解说微细会,又称羯磨会、金刚微细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法曼荼罗。即诸尊相互入于各自之三昧耶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7
工艺特产鉴赏
香格里拉两幅藏绣作品在省“工美”杯获奖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洛桑央宗)12月18日,2020第十四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昆明国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1
工艺特产鉴赏
【精品赏析】哈罗哈罗观世音高温色釉唐卡
哈罗哈罗观世音 高温色釉唐卡 此尊观世音菩萨的藏文名为“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 主尊白色身,三面六臂,头戴宝冠, 袒上身,腰束虎皮裙, 右舒式坐于太阳莲花宝座上。 右手1和左手1拉弓射箭, 右手2持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8
工艺特产鉴赏
民族手工艺|千年传承 土族盘绣
重 拾 指 尖 力 量青海互助县土族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盘绣是土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9
工艺特产鉴赏
香巴拉图唐卡解说
香巴拉图唐卡解说此唐卡是根据《时轮经》的记载所描绘出的香巴拉世界理想图。传说在古印度北方的大海中有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7
工艺特产鉴赏
瓷艺唐卡丨妙音天女
关 于 唐 卡 唐卡(Thang-ga)也称唐嘎、系藏文音译,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5
工艺特产鉴赏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解说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解说注荼半托迦尊者(Arhat Chudapanthaka)。注荼半托迦尊者者生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06
工艺特产鉴赏
西藏唐卡线条的应用
西藏唐卡线条的应用西藏唐卡十分讲究线条的应用,而且把线描功夫看成画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0
工艺特产鉴赏
供养会唐卡解说
供养会唐卡解说供养会,又称大供养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羯磨曼荼罗。此会呈现诸尊相互供养之义,故诸尊之形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3
工艺特产鉴赏
正月十五塔尔寺酥油花震撼绽放!还有一大波高清美图...
正月十五元宵节 湟中县塔尔寺旅游景区游人如织 不少游客在八座塔前点灯祈福 灯火昼夜不息 场面十分壮观 快戳开视频看看 当天,进入塔尔寺的人络绎不绝,众人齐聚塔尔寺,只为一睹塔尔寺酥油花展。 当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2
工艺特产鉴赏
南京市民邂逅湟中“非遗” 展览持续2个月
龙虎网讯 (记者 王缘 通讯员 吴芸) 加牙藏毯、湟中银铜器、湟中堆绣、湟中农民画、河湟皮影、湟中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6
工艺特产鉴赏
弁才天唐卡解说
弁才天唐卡解说弁才天是印度河神,Sarasvati即为持水之物的意思,她的名字是印度的河流,也为最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香港开幕
6月30日,为庆祝国庆7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在全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庆祝活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4
工艺特产鉴赏
药师佛唐卡解说
药师佛唐卡解说药师佛,梵文 Bhaiş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7
工艺特产鉴赏
下月底,南京人可在家门口欣赏湟中“非遗”展
近日,记者从栖霞区获悉,9月底南京人将在家门口欣赏到来自西宁湟中的“非遗”展。 据介绍,9月底,西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8
工艺特产鉴赏
盘点2014西藏唯美艺术
玛尼石刻玛尼石刻是源自西藏的一种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藏传佛教美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3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非遗”富矿区发布文创产品“征集令”
图为青海文创产品展示。 张添福 摄 中新网青海湟中4月17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文化大县、中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2-24
工艺特产鉴赏
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演在巴西举行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6月29日电(记者张武岳 陈威华)“感知中国 大美青海”文化艺术展演活动29日在巴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2
工艺特产鉴赏
堆孜齐哇唐卡解说
堆孜齐哇唐卡解说三世诸佛事业的使臣忿怒王堆孜齐哇,能使众生由于非正思维而造作的种种病症及癫痫之鬼、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7
工艺特产鉴赏
非遗传承人王凤英:用剪纸描绘青海风光
巧手剪出家乡美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手指翻飞便剪 出各种造型。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已经有上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04
工艺特产鉴赏
接近天堂的地方,实拍来自西藏的珍宝特展
西藏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带给你信仰的力量。听闻喜讯《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近日于首都博物馆亮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30
工艺特产鉴赏
护密天母唐卡解说
护密天母唐卡解说普贤佛母从法界立艾嘎匝底为密法的守护者,其形象有相应的密法之涵义,为了表现众生之如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01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唐卡绘画艺术展览开幕 庆祝香港回归22周年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 一张张特色照片,一幅幅精美唐卡,一件件精巧民族工艺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0
工艺特产鉴赏
如今的西宁真的扩大了、长高了、变绿了、更美了!
西宁城区原来仅有3平方公里。很长一段时间大十字都是西宁市中心。 第一次,西宁按照生态山水城市格局,重构了城市空间,跳出主城,布局“绿芯”,围绕“绿芯”,环状布局东川、西川、南川、北川、甘河、鲁沙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0
工艺特产鉴赏
十一面观音坛城唐卡解说
十一面观音坛城唐卡解说坛城是西藏唐卡的一大类,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将主尊的坛城表义予以圆像化。由中心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