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梁民 王婕
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经济,创造美的手也创造着美好生活。金秋的西安,201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商品展上,由陕西省妇联主办的“指尖上的丝绸之路”丝路沿线国家、省(市、区)妇女手工艺品展览展示成为一大亮点。妇女们用指尖传承着古老艺术与丝路文明,也用开放共赢的心态合力开创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拙朴可爱的陕西剪纸、布艺,款式时尚做工精良的上海丝巾、坤包,华丽细腻的青海掐丝唐卡,手绘郁金香、康乃馨等花草纹饰的土耳其装饰瓷盘,极具波斯风情的伊朗手工织毯、披肩,熠熠生辉的斯里兰卡珠宝首饰……将各民族各国鲜明的地域特色巧妙地展示在了手工产品的方寸之间。
2015年9月24日~26日,来自陕西、上海、福建等我国七个省(市、区)以及伊朗、土耳其、斯里兰卡等国的妇女手工艺人、企业家和妇女组织负责人带着有浓郁民族风又有现代时尚感的手工艺精品,齐聚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借助展会把世代相传的手艺、慧心巧手的创作推向市场,实现价值。
传承,指尖力量筑梦圆
在各个展台之间穿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手工产品琳琅满目,身着各式民族服装、操着不同口音的中外女性售买、议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不已。 “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妇女手工艺品展区人潮川流,成为2015年上合组织国家商品展中的热门。
在展区,记者见到陕西省妇联副主席单红,她介绍说,手工艺品是展示妇女智慧、传承民间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特色产业。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陕西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次展会具有鲜明的国家、民族和民俗特色,集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多层次地展示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活力。
福建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年港口商贸繁盛。在“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展会上,福建省参展团展位上的栩栩如生的寿山石雕吸引了不少目光。
裂口的石榴露着晶莹的籽,鲜红欲滴;十几颗花生堆成小丘、绯红色的饱满果仁嵌在壳里;一枚桑叶脉络清晰、两只白蚕蠕动其上……这些刻工精巧的寿山石雕作品都出自同一双巧手,色彩质地各异的原石都被来自福州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叶子赋予了新的“生命”。常年与石相交,叶子周身透着一种沉稳淡然,面对顾客七嘴八舌的咨询,她不疾不徐地耐心解答。而她颈间佩戴着的一枚红樱桃石雕吊坠让她成了最好的代言人,几位女顾客纷纷请求试戴。
产自福州的寿山石有着“中国国石”的美誉,但这个领域曾经一直都是男性的天下,“看家绝活”也鲜有外传。而叶子,这个从武夷山山脚下的村寨走出来去闯天下的“外来妹”,却凭着过人的手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美国。
她的石雕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创意大胆、韵味独特,作品因融入了女性的温婉细腻,显得更加灵动精俏,多次荣获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在内等大赛的金奖。这些奖项给了叶子很大的肯定,女性同样可以成为寿山石雕领域的王者。
现在,叶子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带着十几个徒弟,全部都是女性,其中不乏高学历者。叶子说,自己当年学艺太艰难了,她有责任去打破这个“旧行规”。这次来参展,叶子希望能把福建的寿山石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人,也能从其他民间手艺人那里汲取更多营养。
同样是传承民族文化,从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下走来的张小亲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民俗产品。“毛姥姥”手工刺绣工艺保健枕是她公司旗下的主打品牌,传统的方圆筒形样式、高调的亮红明黄配色,再配上夸张的龙凤、鸳鸯等刺绣图案,浓浓的民族风扑面而来。
毛姥姥是张小亲的母亲,从小学习家传的刺绣手艺,是做传统手工枕头的好手。为了把母亲的传家手艺传承下来,张小亲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2013年,“毛姥姥”手工枕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为国礼产品。
为了更能迎合市场需求,手工枕内芯用木棉、苦荞、桑叶等纯植物原料来填充,还细分了不同年龄段的目标顾客。以前母亲是在民俗园里卖枕头,现在张小亲把枕头推送到了网络、微信等平台上,让毛姥姥手工枕走出了山西。这次来西安参展,给了张小亲更大的平台去接触外界,也获得了更多的商机。来自江西的一家贸易公司看中了她的产品,打算将其出口到俄罗斯,张小亲也为能签下这样的大订单兴奋不已。
贯通,两条丝路连四方
从各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参展团分别代表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节点,在“指尖上的丝路”中,两条丝路在此交汇,连接起了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吴侬软语,江南老布素色旗袍,古典盘扣……上海市的展台前,几位女性正在向顾客介绍产品,而她们本身也成为一道道亮眼的风景,尽显海派女性独特的优雅精致。
有着“东方毕加索”美誉的金山农民画“土气”中透着前卫,画风独树一帜。2014年5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办期间,彭丽媛曾邀请各国首脑夫人观赏金山上海民俗民艺作品,农民画画师王阿妮现场绘制农民画,被各国第一夫人们频频“点赞”。
这次,王阿妮带着她的经典作品来参展,也带来了自己工作室出品的羊绒真丝丝巾、名片夹、杯垫等作品,这些全部都以农民画为图案,又美又实用。
身穿一袭黑色旗袍,佩戴珍珠项链和耳钉的靳英丽是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的CEO,她带来的产品在展厅中显得格外洋气时尚。靳英丽说,公司产品走的是高端路线,包括金山农民画等很多画家的精品画作被加工成设计衍生品,如服装、拎包、围巾、帽子等生活用品。在这里,时尚成了“能行走的艺术”,这些中国的奢侈品售价不菲,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高端品牌。
这位从法国攻读服装设计学成归来的上海姑娘,特别看中“原创的力量”。她认为,中国文化元素是其重要的品牌力,本土的画家作品,加上海归设计师,传统对接新锐,让她的团队有了进军国际的资本。
上海市金山区妇联副主席陈月说,上海市妇联以及各区妇联都在积极地为女企业家和女手艺人打造、搭建走出去的平台,增强与全国乃至世界的交流互动,此次参展对上海民间手工文化走向世界有着积极意义。
在土耳其、伊朗等国外展区前,同样吸引了不少中国参展者。土耳其中国妇女文化友好协会主席唐·阿泰克(Tan Atac)是土、中妇女友好往来的“使者”。此次她带来的手绘瓷盘、海泡石烟斗、手链、围巾等很受中国顾客喜爱,开展仅仅半天时间,很多产品都已售罄。唐·阿泰克说,这次来到中国,能与中国各地的优秀妇女手工艺者交流让她很开心,也期待今后能把更多土耳其特色手工产品带到中国来。
创新,带着民艺闯世界
“创意改变生活”,来自陕西宝鸡凤翔县的杨莉娜就用创新思路拓宽了自己的发展之路。造型时尚的手工玩偶、表情呆萌的卡通摆件、小巧实用的零钱包……杨莉娜的展台前围拢了一大批年轻女孩,各自忙着挑选中意的物品。
80后杨莉娜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一直对手工创意产品颇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到杭州工作,喜欢参加杭州周末创意市集的她,也把自己的手作产品拿到市集上去售卖,很受欢迎,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她曾花了两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大中城市去参加各种创意市集,也结识了不少创意达人,现在她的很多客户都是在那时相识的。
2012年,杨莉娜成立了毛毛猫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不同于陕西本土原生态的手工制品很难迎合时下年轻人青睐的“窘境”,杨莉娜自己设计、组织当地妇女生产的时尚手工制品一经推出就很受年轻人欢迎。
现在,杨莉娜的合作社里的妇女达到了百余位,她们利用农闲进行分散加工,产品主要通过网店、微信公众平台、微店、微商城等渠道进行销售,产品源源不断地被销往全国各地,乃至西班牙和比利时,2014年的销售额超过了300万元。通过这次展会,不少代理商找到杨莉娜洽谈合作,目前已有四家有意与她签下订单。
青海省曾是古丝路上的重要一站,青海省妇联此次也带来了多家参展企业。青海省妇联发展部部长郭晓萍介绍,工艺精妙、色彩艳丽的掐丝唐卡,图案大气、质地精良的藏羊地毯,撒拉族妇女巧手制成的黄河石石艺、沙画、绒画作品……都是青海民间文化的“拳头”产品,而且90%以上的产品都是出自妇女之手。
青海二级民间工艺师崔秋娟是西宁博彩民族工艺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她此次带来的几件掐丝唐卡已经销售一空。金箔丝经手工掐丝后,线条中被填充上景泰蓝釉料,北京的景泰蓝掐丝艺术与青海的唐卡艺术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华丽精致大气。
崔秋娟开办培训学校已近十年,每年至少培训学员500人,政府提供培训资金、免费向社会开放,再通过回收学员作品帮她们找到市场,把手艺变现。经过培训,当地妇女通过手工技能获得了更可观的收入。马有娟曾是崔秋娟的学生,从当初没工作到现在一个月能挣到五六千元,民间手工技艺让更多的马有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满满的自信。
崔秋娟说,现在更多人认识到了民间艺术的价值,掐丝唐卡的市场也越来越火爆。但因工艺要求高、难度较大,目前她们最紧缺的就是优秀的手艺人才,她也希望能有更多女性走进这个行业,为文化传承,也为自我发展。
对话,民族文化耀丝路
在“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展会上,各个展台前不仅挤满了观展者,来自其他地区的参展者也相互观摩,交流借鉴。
这也是陕西省妇联主办此次展览的一大初衷——“凝聚女性力量,共促丝路繁荣”。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手工艺者和杰出企业家能够加深了解、深入交流,展会期间,陕西省妇联专门举办了一场高端的女性专场交流会。
在交流会上,单红副主席谈到,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女性发展议题开展互动交流,必将对引领妇女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市、区)妇女的相互了解和发展进步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来自陕西榆林市的高秋燕是参加座谈的唯一一位女企业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她随身使用的一个大红色羊毛毡拎包,腰鼓图案、剪纸造型,极具陕北特色,被大家盛赞“美爆了”。她说,这次来参展,一直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和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姐妹们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能很快意识到自身的短板,也能快速达成合作意向。
高秋燕的公司目前拥有21个国家专利,她注重民族手工艺的产权保护,也善于跨界融合。她希望通过类似的平台,带着更多民间草根艺术家走向国际。不同于曾经的固守传统,如今,像高秋燕一样的女企业家和手艺人拥有了更加开放的心态,她们看世界、看传统的眼光变得不一样,变得更加自觉自信。
甘肃省妇联巡视员管春梅说,妇女手工艺品成为了丝绸之路上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甘肃省妇联大力打造陇原巧手品牌,通过发展手工编织产业来推进“一带一路”,帮助妇女创收。此次参展,让甘肃企业和甘肃品牌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成长机遇。
唐·阿泰克女士作为土、中妇女文化友好协会主席,常年致力于通过组织各类社会文化项目和活动,增进两国妇女的友谊。她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虽然可能只是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却意义无价。
来自伊朗伊斯法罕艺术家之家的总经理法尔扎内·苏莱曼尼(Farzaneh Soleimani)说,此次参展让她结识了很多有活力、有能力的优秀女性。此类伊朗和中国的民间交流活动,将为两国妇女有效沟通提供宝贵的发展机遇。
昔日,孤烟大漠里,驼铃古道上,一条丝绸之路连接起了东西方文明,各国各地互通有无,视界变大了;如今,当年繁盛的商贸景象在古丝路的起点——西安重现,陆上丝路“贯通”海上丝路,绵延千年的丝路文明被赋予新的希望,世界变小了。
丝路因女性而美,各国、各地的妇女们巧手创出民族文化和民间手工艺精品,也合力创出丝路的繁荣;女性因丝路而荣,在丝路文化滋养下,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本土,与外界牵手,拥有了更加独立自信的人生和更加幸福灿烂的未来。
工艺特产鉴赏
隆子正品纯手工藏刀、刻工精细、造型简洁
加玉藏刀 藏刀,又称藏腰刀,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9
工艺特产鉴赏
送子观音唐卡解说
送子观音唐卡解说旧时中国人,尤其是妇女,崇拜佛教中的观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信观音能够送子。观音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9
工艺特产鉴赏
170多幅作品展现青海美术发展历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25日,青海省美术家协会成立60周年作品展暨第五届青海省青年美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3
工艺特产鉴赏
2019“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每年面向全国各个博物馆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3
工艺特产鉴赏
永登历史文化:(二十一)馆藏文物——唐卡
1996年在连城显教寺大殿的天花板内发现明、清时期的唐卡99幅,其中能够变识和相对完整的61幅,目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0
工艺特产鉴赏
八世班禅丹白旺修唐卡解说
八世班禅丹白旺修唐卡解说丹白旺修,是第八世班禅。后藏托布加溪卡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八月八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5
工艺特产鉴赏
绿度母唐卡解说
绿度母唐卡解说绿度母(Green Tara)为观世音菩萨的的化身。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7
工艺特产鉴赏
阿阇黎莲花唐卡解说
阿阇黎莲花唐卡解说莲花生大师的别号古汝莲花,俱众眷属之阿阇黎花与大圣九尊体性不异。拉龙华杰多吉的转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6
工艺特产鉴赏
学员风采丨青海刺绣,指尖上的幸福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的支持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31
工艺特产鉴赏
工艺品展现河湟文化之美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河湟谷地上,一场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的盛会进行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2
工艺特产鉴赏
孔雀明王坛城唐卡解说
孔雀明王坛城唐卡解说孔雀明王(梵文 Mahā-mayūrī-vidyā-rājan,藏文Rig-sn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8
工艺特产鉴赏
唐卡中的六灵捧座图解说
唐卡中的六灵捧座图解说佛像肩与的形状各不相同,如同上师的密咒一样,然而其座垫靠背等均与《北方七经》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4
工艺特产鉴赏
龙头家纺:天赐原料+文化创意=原生态的保暖艺术
说到冬季保暖,你或许对羊毛和羊绒了如指掌,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我国的高原地区还有这样一种又暖又珍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7
工艺特产鉴赏
让琼利佩多杰唐卡解说
让琼利佩多杰唐卡解说让琼利佩多杰於藏历木鼠年(西元1924年)六月十五日诞生於藏东德格阿图宫殿附近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31
工艺特产鉴赏
可爱的刺绣作品
艺术家 veselka bulkan 制作的这些挂在刺绣环上的古怪的蔬菜, 每一件作品都是用绣花针缝制而成的,叶子附着在刺绣框上,而胡萝卜、甜菜、洋葱则是挂在框下,显得十分可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31
工艺特产鉴赏
【秋来文苑正芳菲 】“昆仑圣殿格尔木”中国两岸四地书画名家走进我市
9月4日至8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书画名家相聚在格尔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长江源头第一村”的幸福祥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昆仑山、梦幻盐湖、不死胡杨的迷人景色;用激情昂扬的诗句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4
工艺特产鉴赏
天然精致的唐卡绘画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的卷轴画。唐卡题材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24
工艺特产鉴赏
嘎让达基大师唐卡解说
嘎让达基大师唐卡解说嘎让达基大师(1926-1989),苯教著名高僧,尕米寺经师。藏历第十五饶迥阳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0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京开幕
↑1月17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出的唐卡作品《白度母》。当日,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0
工艺特产鉴赏
小器大样古藏黑陶——品多元的囊谦黑陶造型
泥沙入手坯成样,灵手塑意具质朴。抟器惟宗东西邻,形有方圆似容珠。————笔者记藏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1
工艺特产鉴赏
七堆曼茶罗分布图唐卡解说
七堆曼茶罗分布图唐卡解说七堆曼茶罗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这些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三身佛的刹土里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30
工艺特产鉴赏
布艺斋「堆绣」
布斋艺(金耀华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8月18日,专门从事布艺堆绣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布艺堆绣画就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3
工艺特产鉴赏
五守舍神唐卡解说
五守舍神唐卡解说五守舍神唐卡,蒙、藏传佛教中相当流行,五守舍神,藏族宗教信仰及神话中的神类名,藏语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0
工艺特产鉴赏
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唐卡解说
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唐卡解说丹白尼玛(1782——1853年)出生于后藏地区。在第六世班禅去世后,一共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0
工艺特产鉴赏
十八罗汉之迦理迦尊者
十八罗汉之迦理迦尊者十八罗汉的第七位,为梵语 Karika 的音译。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他本是一位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