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廷辉雕刻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寿
湟中木雕主要以陈家滩木雕为代表,而陈家滩民间传统木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明代,著名佛教圣地塔尔寺始建于明代,其寺内木雕作品及木雕建筑诸多出自陈家滩木雕艺人之手,特别是明代天启二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群如:大金瓦殿、班禅行宫、大厨房、护法神殿、祈寿殿、文殊菩萨殿等,大量融合了汉式建筑的技艺特点,建筑风格趋于青海本土特色。
国内跨度最大的木雕牌楼—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牌楼
河湟地区群众称其为“史木匠”的陈家滩木雕代表人物—史廷辉(已故)生前从事古建筑设计、建造及雕刻艺术品创作技艺,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史廷辉的影响下,陈家滩木雕艺人层出不穷,侄子史生福在继承父辈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本村成立了以他名字取名的廷辉雕刻工艺有限公司。
2009年9月,陈家滩民间传统木雕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海寿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陈家滩木雕
湟中陈家滩民间传统木雕按用途可划分为:建筑木雕、家具木雕、宗教木雕和工艺品木雕。建筑木雕技艺主要分布在以木质材料为主的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的梁、檐、门、窗、楼阁挡板中;家具木雕主要有汉式炕柜、雕花木床和藏式的龙床、罗汉床、茶几、炕桌、沙发、藏柜等;宗教木雕主要有佛像、佛龛、法座、经桌、经筒等;工艺品木雕分为具有观赏性的木雕陈设工艺品和实用性的木雕工艺品。
陈家滩木雕
按雕刻工艺划分为:线雕、浮雕、镂雕、斜雕和圆雕等。线雕通常以刀刃雕压花纹,讲究刀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于花纹刻画和形象勾勒有着重要作用;浮雕是在平面板材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图案的一种技法,根据需要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常见于家具及器物上;镂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和双面雕之分,常用于古典建筑上的装饰、装修;斜雕是用45度左右斜角的刀口,在作品的关节角落和镂空狭缝处剔角修光,刻出的效果比三角刀更生动自然;圆雕又称立体雕,特征是完全立体的,可从多角度欣赏,常用于佛像的雕刻。
陈家滩木雕装饰纹样充分汲取了民间文化的艺术符号和元素,其纹样包罗万象,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纹样可概括为:祥禽瑞兽、花草、神祗、人物故事、器物、锦纹和字符等。将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有机结合,按创作主题可分为:祈福纳吉类、伦理教化类和驱邪禳灾类。祈福纳吉是木雕装饰中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民间将其概括为福、禄、寿、喜、财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男女交合化育、延年增寿、招财纳福、功名利禄等;伦理教化是木雕装饰中最具精神教化意义的题材,多以历史典故、生活生产场景、书法盈联等内容形式,借以褒扬孝悌、忠信、仁义,召示人伦之轨。其内容较为经典,事物刻画较为精细,常用于古建筑的内外檐装修。
陈家滩传统木雕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除继承传统造型特征外,在造型、图案纹样装饰以及着色等方面,吸收了青海高原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特色,逐步形成了具有浑厚、强烈、质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及青海高原乡土风采。
陈家滩木雕
湟中民间木雕在以藏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青藏高原地区其他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特色,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高原乡土风格艺术特色,其思想内涵、道德精神、审美取向在特殊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中经世代的积累,形成了和谐意识观下的多元生活观。
①地域性
木雕不是一种简单的雕刻,它是极具文化模式的传统载体,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是对一个地域共同的精神气质、道德观念、审美标准和表达情感的惯用模式的集体反映。湟中木雕在传承中国传统木雕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在以符合青藏高原自身的生存法则为基准而独成一体,这主要表现在具有复合多元特征的青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享誉周边省份。在青海地区,无论是神殿佛堂、僧俗民宅都能找到湟中木雕的踪迹,湟中木雕文化已经适应了当地地域环境,并得到生存、传承和发展。
②民族性
湟中鲁沙尔地区以汉族为主,藏、回、土等多民族共居。其文化上表现为农耕、游牧和商业文化相互融合、交相呼应。同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湟中民间传统木雕艺术的风格特点显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作品在表现木雕艺人对生活的体察、感受、审美情趣和想象力的同时,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饱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情感。民族文化的融合和需求,使得传统农耕文化和佛教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传统木雕技艺向佛教文化延伸的同时,人们对佛教文化的崇尚和需求,使得佛教文化的题材和风格世俗化、时代化转变, 导致文化的共振和共鸣,不仅推进了传统技艺的发展,而且也有了创新,形成了湟中民间木雕独特的民族特色。
③民俗性
湟中民间木雕有它的构成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传承载体,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精华,又表现出河湟工匠艺人的独到见解。其创作的木雕艺术作品注重于艺术构思,从总体造型到局部构思颇为独具匠心,通过大量的物象、图像、意象和表象来表示某种特殊的民俗意念,赋予一种象征意义,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美感和主题,使得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通过生活化的途径达成完美结合,即通过实物、谐音、符号传达蕴涵的象征意义。吉庆有余、 祈福纳吉, 驱邪禳灾是民众世代关注的主题,因此,这类木雕在民众中比较普及,比如以松、鹤、桃等表示长寿,以牡丹、元宝表示富贵,以石榴表示多子,以羊隐喻孝,以菊、竹、 梅、兰表示气节等。在长期的传承中,这种象征意义已经被符号化,特定的符号协助表达所代表的涵义,成为一种说话的文化,让人们达成共识。如:二十四孝图、和气四瑞图,六长寿图等,有令人触境之景而生尊老怜幼之情,耳闻目濡而习修身齐家之道。
陈家滩木雕
湟中木雕以建筑、家具装饰为主,是对特定生态系统进行文化适应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结果,根植于河湟文化的沃土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艺术精华,在青藏地区民众生活中和社会文化系统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紧密结合,不断满足着民众的需要。
①实用价值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湟中木雕的产生是以实用为先的,主要体现在木式建筑装潢以及木雕工艺品等方面,它要依附于建筑和生活用具而存在,发挥着最大的实用功能,增添了建筑物气势、风格与当地文化的协调性;其次,装饰在屋梁、椽檐的镂空雕有减轻建筑物重量的作用,符合力学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布置与门窗的镂雕有通风防潮和采光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中的实用性。
②审美价值
湟中木雕是河湟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之一,积淀了人们浓厚的审美情趣、理想和向往,与人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通过艺术化的具象和抽象加工,利用欣赏和联想,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体现在以摹仿自然物而随形赋意的意匠美,以造型多样、风格独特的形式美,以显现材料特质的材料美,以传统手法沿袭的程式美, 以传统技法功底的技巧美和以包含精神寓意的文化美。
③信息传递价值
湟中木雕作为物化的文化载体,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具有的优势,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它以视觉文化阐释着民众的习俗惯制、思维方式。其创造精神和充盈的艺术想象,无时无刻不传递着高原人民朴素醇厚、真诚实在的生活气息,将蕴涵着深沉的文化积淀、情感积蓄以及人们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寄予其中,观赏者可欣赏人性和物性之美、体验神圣、崇高的美感,将寄予其间的意向和文化蕴涵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④礼俗规范和教化价值
湟中木雕是跨民族的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凝聚着深厚的情感,无形支配着民众的行为,具有极强的教化和礼仪规范功能,它通过图案的形式,体现在精神世界中和行为规范上遵循着各民族群体的生活理念,其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行为方式的瞄准,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例如在民居大门上雕刻狮子、虎、 神像,就是对人们在精神世界的不洁净东西如病疫鬼怪的禳解和控制;再如在雕刻在寺院梁柱上的图案,其象征性地展现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规范与来世之间的关系,从而约束人们向善。
陈家滩木雕
湟中民间木雕艺人作为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木雕技艺以师徒传承或家族密传的方式继承了下来,其艺术精神渗透在整个传承过程中,承载着民众的文化思想和行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反映着民众的民俗文化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其传承方式有一套完整严谨的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与工艺体系。
陈家滩木雕
解放前,由于生产物质资料极其匮乏,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当地民众经常缺吃少穿,都在为生计劳苦奔波,而具有木工手艺的匠人被经常邀请到别人家盖房、做家具,主人家为了使匠人为他尽心做活,想尽办法为匠人改善伙食,经常“高茶贵饭”招待匠人,同时匠人用自己的劳动挣回一些钱物,自家的生活比寻常人家富裕一些,致使好多人羡慕有手艺的匠人,一些想从事木匠行业的人便准备礼物登门拜师学艺。也有一些同辈份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归宿和前程,准备茶叶和酒等礼物将自家的男孩送到匠人家拜师学习。收徒,有门里徒和门外徒之分。门里徒,有木工活时跟着师傅做木工活,没木工活时帮师傅家干农活;门外徒,有木工活时跟着师傅做木工活,没木工活时回自己家做农活。收徒有一段考验阶段,这阶段主要看徒弟勤不勤快,有没有学习木匠的天赋以及人品等。徒弟要会看师傅的“眼色”, 要细心,要勤快,师傅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包含着做活的技巧。如果师傅觉得徒弟是学习木匠的料,便布置大量的木工技术活,做活的过程中不断传授技巧,安排的活越多,自然学习的机会和过程也就多;如果师傅看不上徒弟,就布置些搬木头等粗活。出徒的时间也不确定,入门之初首先让徒弟抬木料、砍锛子、拉改锯和推刨子,以便让徒弟认识木料的材质和性能,之后看徒弟的悟性,如有上手快而且聪明伶俐的徒弟,才让他们跟着师傅做一些精细活,等徒弟跟着师傅把各种建筑、家具活都学会了,才教徒弟放线的技术(设计的技术),当然以上只是徒弟学习木结构的内容,传统木雕技艺是在徒弟把木结构技艺学好之后,师傅才能传授更深的木雕技艺。传统木雕技艺俗称“花草”,其技艺的传承过程较为复杂,师傅首先在众多徒弟当中通过严格挑选具有艺术细胞、聪明好学的爱徒,然后让他们从认识各种具备雕刻木材的性质、特点入手,进一步学习拓样、旋孔、打磨刀具等技艺,以便认识木雕技艺的图样、花草的阴阳面和刀具的使用方法等,之后才能着手雕刻完整的作品。木雕图样一般来说都是木雕艺人创作的艺术结晶,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其图样的拓样要由师傅回收以便保存和保密。因此,要学会传统的木雕技艺自然在五年以后了。由于出徒时间较长,而且传授全套技艺的并非全部徒弟,所以,拥有精湛技艺的匠人非常有限。
陈家滩木雕
陈家滩木雕根植于河湟文化的沃土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艺术精华,并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河湟地区形成较大的影响,涌现出众多的匠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高原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老匠人相继去世,现有艺人多为中老年,青少年学习者寥寥无几,技艺传承工作难以开展,木雕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更主要的原因是,木雕技艺是手工活,学习时间长,做工精细,经济效益低下。在文化走上市场经济的今天,木雕制品很难走向市场,木雕技艺传承遇到较大困难。(陈生龙)
下一篇:湟中银器焕新彩
工艺特产鉴赏
非遗剪纸进校园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一把剪刀,一张张彩纸,构成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他们时而在纸上剪出活灵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7
工艺特产鉴赏
尚龙护法唐卡解说
尚龙护法唐卡解说此尊身蓝色,三目圆睁,血口獠牙,金发怒张。头上有一绿蛇为饰,左手托宝瓶,右手持摩尼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4
工艺特产鉴赏
热贡艺术欣赏:金刚上师绘画唐卡,家族传人是历代班禅的御画师
图文|热贡艺术唐卡展热贡的“神画师”在热贡的年都乎乡尕沙日村有一个被誉为“神画师家族”的唐卡世家,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4
工艺特产鉴赏
蒋华谢宁唐卡解说
蒋华谢宁唐卡解说蒋华谢宁依照文殊菩萨的授记,前去依止噶绕多吉大师,时大师已75岁,依止修学了数十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9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看似普通的3件文物,每件都是顶级国宝,第一件没几个人见过
近年来,很多人出去旅游,都喜欢去博物馆转转。因为这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0
工艺特产鉴赏
如今的西宁真的扩大了、长高了、变绿了、更美了!
西宁城区原来仅有3平方公里。很长一段时间大十字都是西宁市中心。 第一次,西宁按照生态山水城市格局,重构了城市空间,跳出主城,布局“绿芯”,围绕“绿芯”,环状布局东川、西川、南川、北川、甘河、鲁沙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0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举办“跨越昆仑”脱贫攻坚主题艺术展
图为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于丛乐(左二)出席开幕式。 马铭言 摄图为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于丛乐(左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0
工艺特产鉴赏
《吉祥彩绘》(百幅)青海开展 展现藏式建筑绚烂彩绘文化
图为观众参展。 张添福 摄中新网西宁12月21日电(记者 张添福)《吉祥彩绘》(百幅)连日在青海省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7
工艺特产鉴赏
东方妙喜国土唐卡解说
东方妙喜国土唐卡解说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净土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1
工艺特产鉴赏
都说藏刀是世界上最美的刀,你觉得呢?
都说藏刀是世界上最美的刀,你觉得呢?说起康巴汉子身上最重要的配饰那便不得不说到藏刀有藏人的地方,必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5
工艺特产鉴赏
传统刺绣和现代刺绣,古代刺绣服装和现代刺绣服装,你喜欢哪种?
哈咯,大家好! 咱们的手工刺绣也分享了很多期了,刺绣针法教程也分享了不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手工,喜欢刺绣,真的很开心。 今天应一个网友的要求,来分享刺绣用于服装的效果,看看古代刺绣服装和现代刺绣服装,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鉴赏
理趣会唐卡解说
理趣会唐卡解说理趣会(佛教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一。有十七尊以诸尊住于理趣三昧而名。是以金刚萨埵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嘎让达基大师唐卡解说
嘎让达基大师唐卡解说嘎让达基大师(1926-1989),苯教著名高僧,尕米寺经师。藏历第十五饶迥阳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0
工艺特产鉴赏
塔波拉杰·索南仁钦唐卡解说
塔波拉杰·索南仁钦唐卡解说塔波拉杰·琐南仁钦(1079-1153):译言福宝,又名岗波杰,。宋代西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7
工艺特产鉴赏
十八罗汉之迦诺迦伐蹉尊者
十八罗汉之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伐蹉尊者(Arhat kanakavatsa),意为“金象仔”,出生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03
工艺特产鉴赏
堆绣唐卡工艺
堆绣唐卡工艺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种色彩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 如佛像、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0
工艺特产鉴赏
西藏唐卡线条的应用
西藏唐卡线条的应用西藏唐卡十分讲究线条的应用,而且把线描功夫看成画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0
工艺特产鉴赏
松赞干布唐卡解说
松赞干布唐卡解说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松赞干布就已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4
工艺特产鉴赏
弁才天唐卡解说
弁才天唐卡解说弁才天是印度河神,Sarasvati即为持水之物的意思,她的名字是印度的河流,也为最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Edition 责任牦牛绒新衣热售中!营造秘境之上的暖意
真正善良的穿衣,是生命赋予生命的美好馈赠。Edition全新冬季责任牦牛绒单品热售中,每一件时装都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0
工艺特产鉴赏
持明龙萨宁波唐卡解说
持明龙萨宁波唐卡解说著名的掘藏大师龙萨宁波,西元一六二五年,出生在岗波圣地邻近扎瓦地区,童年时就遇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7
工艺特产鉴赏
视觉盛宴!青海“贵南藏绣”绣出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摄图为藏绣作品。 祁增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4
工艺特产鉴赏
唐卡与西藏的天文历算
唐卡与西藏的天文历算西藏天文历算学,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4
工艺特产鉴赏
三世班禅恩萨•罗桑丹珠唐卡解说
三世班禅恩萨•罗桑丹珠唐卡解说恩萨·罗桑丹珠 三世班禅,于藏历第八绕迥之木牛年(1505年,明弘治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3
工艺特产鉴赏
画家眼中的青海——三江源美术作品在青海省美术馆展出
西宁网络电视台讯(全媒体记者 顾植霞)9月8日上午,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