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河北岸的湟源县是我省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结合部。受到独特地理位置和农耕牧业双重文化的影响,勤劳的湟源人民创造出了湟源皮绣这一艺术珍品。
湟源皮绣采用动物皮张,充分利用牛羊毛线和丝绣线,以盘、攒、绣的传统工艺,用手工千针万线绣制出人物、风景、动物及花卉草木等图案。湟源皮绣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青海省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具有丰厚的文化艺术价值。
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品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丹噶尔”,这里是羌人早期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结合点,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湟源地处农牧区的交接地带,数千年来,各民族在这里聚居融合、繁衍生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绽放异彩。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羌族先民们在皮革服装、鞋帽、鞍鞯箭筒等物品上,用羊毛、皮革等材料开始刺绣简单的图案、符号,作为装饰或崇拜物。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皮绣也逐渐融会了南北各地的绣法和技艺,形成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内容、用料和制作工艺也越来越丰富、繁杂和精美。
后来,随着皮革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技术高超、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生产的匠人,为湟源皮绣的产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湟源皮绣正是在这种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珍品。
鲜明的地域特色
走进湟源县丹噶尔古城的湟源皮绣陈列馆,仿佛走进了一部浓缩的历史。文成公主、日月山下、草原新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画面在这里交相辉映,精美的皮绣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浓缩了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用毛线、皮绳、马鬃及丝、绒、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运用平绣、网绣、盘金绣、拉锁绣等针法,并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物象、不同纹理、不同要求,运用各种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像、花纹,再加上结构虚实结合、明暗对比,增强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件件绣品针脚平滑细腻,线条疏密得当,构图活泼、图案清晰,色彩艳丽明亮、庄重典雅,针法千变万化,既有观赏性,又具收藏性。
据湟源县皮绣县级传承人冯海萍介绍,湟源皮绣的制作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地域特色,皮绣品种形式千变万化,既有名贵的观赏艺术品,也有美观实用的日用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可设计制作出不同样式,可绣以风景、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等图案。同时,还融入名人轶事、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寓教于乐的内容,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湟源皮绣不仅以其优美的视觉效果和原始、古朴的特色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更以它悠久历史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已。
皮绣的传承和创新
湟源皮绣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吸引越来越多的保护者和传承人。作为湟源皮绣非遗传承人的冯海萍从事皮绣工作已有16年。作为皮绣的第一批研发人员,冯海萍和其他几位合伙人创办了皮绣公司,通过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和重要的刺绣品集散地,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将皮绣技艺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湟源皮绣工艺从简到繁、从粗到精,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皮绣产品研发之初困难重重,没有资料和技术可以参考,采用的皮子弹性大易变形。”冯海萍说,皮绣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经纬线,所以不能出错,绣错了再拆,整幅作品就有了瑕疵,因为扎出的针眼怎么绣也盖不掉,因此对技艺的要求非常高。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大胆钻研、创新,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形成了盘、攒、绣等独特的皮绣制作工艺。运用多种针法和颜色的绣线,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也使皮绣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更加生动逼真、质感强烈。
经过艺术革新的湟源皮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题材更加广泛,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和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内容,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带动妇女就业
除了对湟源皮绣的传承与保护,冯海萍依托皮绣带动了周边农村妇女就业。她将湟源县的留守妇女、下岗女工和残障人士吸纳进她的公司,为她们提供制作皮绣的材料,手把手教授她们皮绣手艺,妇女们学会制作皮绣后,冯海萍就会上门回收皮绣成品,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妇女就业。迄今为止,冯海萍的皮绣公司已先后培训妇女1050人次,吸纳从事皮绣及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绣娘323人。
冯海萍创办的皮绣公司先后被评为“湟源县皮绣、香包传承基地”“西宁市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还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称号。
如何让皮绣做得出来,传得下去,是冯海萍时常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以皮绣生产为纽带,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有效整合,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冯海萍说,她还会以传、帮、带的形式,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利用自身的技艺优势,依靠皮绣这个平台增加收入。作为非遗传承人,她也将在保护皮绣这一古老技艺的同时,推动青海民族工艺快速发展。
皮绣作品《“花儿”会》
皮绣作品《藏羚羊》
皮绣作品《雪豹》
绣娘创作新作品
下一篇:舌尖上的青海 指尖上的青绣
工艺特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族织毯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6
工艺特产特点
绿松石保养的日常注意事项
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宝石,其特性是喜水怕高温,所以日常的保养与水密不可分。 在经常佩戴或者把玩的情况下,保养就比较简单,因为绿松石在佩戴或者把玩的过程中接触人体皮肤,不知不觉中就会沾染上一层人体所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1
工艺特产特点
同是白玉,和田料和青海料有什么区别?
由于我国地区地大物博,矿石的储备非常惊人,而玉石的存储量是极为的丰盛。而在众多玉石当中要属来自新疆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4
工艺特产特点
热贡堆绣唐卡艺术之佛缘绣艺
中国西藏网讯 堆绣,藏语称之为“格直卜”或“规唐”,是热贡藏族和土族所特有的艺术品种之一,包括刺绣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7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面料、羊绒衫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作者:零zXr0 我们应该在衣帽间添置的衣物,是那些能带来奖赏感的衣物——源自天然面料、历经名匠之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3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玉.识别》
前面讲了讲俄玉,今天再说说青海玉。青海玉出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位于昆仑山山脉最东部,原则上于和田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0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毛衣会缩水吗 韧性好强力高洗涤后不易缩水
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那么牦牛绒毛衣会缩水吗?下面我们看看具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2
工艺特产特点
以香携药,通经络脏腑,健脾化湿、祛秽安神,这款藏香不止于高级
中国的香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古人就以“香”来祭祀祖先、馈赠佳人。其原因除了嗅觉体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9
工艺特产特点
源于公元9世纪,高原上的民族瑰宝—藏绣
当一幅幅色彩艳丽、构思巧妙、灵动的“藏绣”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被绣娘们精湛的针线技艺所折服。藏绣源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土族盘绣独争艳
土族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它以其鲜明的特点被认为是西部高原乃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生动地反映了土族民众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2006年5月2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16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款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欢谁?
过一方山水,心中留下一方人文。在中国冷兵器时代,刀具作为与人们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器具,留下了灿烂的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2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羌人故地-大通河流域说起青海,有一首唐诗这般描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8
工艺特产特点
羚羊绒和山羊绒的区别
羚羊绒和山羊绒的区别,羚羊绒和山羊绒哪个高级?两者的叫法不同,其次羚羊绒比山羊绒要更薄更珍贵一些。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取出来的精细羊毛,属于比较稀有的动物纤维。羚羊绒比山羊绒更稀薄、柔软,品质也比较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9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中青海料和新疆料的差别
作者:郭筱筱 来源于: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1
工艺特产特点
第三代出口型背后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天酿工艺
从我们的祖先发现酒,到后来开始用粮食酿酒,到如今的白酒遍地开花,几千年来,白酒酿造的技艺在不断发展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5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有一种特产叫藤镯
藤镯很古老的质朴的藏饰,藏语称其为巴。巴是一种纯天然的药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年只有2-3个月适合采摘,因含有藏药成分,且开采受到种种限制,所以价值极为珍贵。 山南藤镯 藤镯产自山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6
工艺特产特点
生态环保媒体行:黑陶艺术,囊谦牧民的转产新路
青海新闻网讯11月14日 星期五玉树州囊谦县晴清晨,采访车从玉树州结古镇沿214国道一路向南奔驰,翻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4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造纸技艺——唐卡用纸由来——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
发展起源: 自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起,中原造纸术传入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2. 藏纸特点: 造纸原料是一种叫"狼毒"的植物,康巴藏语称为"阿交日交",属瑞香科,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坡和牛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1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主要记载哪些内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唐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它的艺术价值,画工的精细,制作的完美,其次是宗教文化价值,它记录了藏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医学文化等等可以算得上是藏族启蒙。再次就是它的考古价值,对于藏族发生的大事或者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1
工艺特产特点
昆仑玉和白底青翡翠长得如此相像,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随着翡翠的热度越发高涨,越来越多玉石走上了模仿翡翠的道路来。最近又出现了翡翠的“伪装者”,它就是昆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玉树柏郎祥碧传统藏香保持古法制作技艺传承民族医药文化
华夏经纬网10月23日讯: 在日前结束的 第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 上 ,来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柏郎祥碧”传统藏香 系列产品玉树旅游藏香、藏香包、旅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9
工艺特产特点
御窑遗址出土文物亮相“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
11月10日,“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张家港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张家港市与中国文物报社合作,联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及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2
工艺特产特点
藏族唐卡的特点
藏族唐卡的特点西藏唐卡一般是在宽约60厘米,长约90厘米的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30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有哪些种类?其功能是怎样的?
唐卡的种类唐卡种类是指用不同的材质,以不同的工艺描绘或制作出来的唐卡,就目前所发掘的实物来看,西藏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07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藏传佛教源流 唐卡的画派和绘画风格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