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卡一般是在宽约60厘米,长约90厘米的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一段故事,从唐卡的左上角(绝大部分如此)开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布满一圈,每轴画一般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主尊像对分布在他周围的故事内容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由于画心安排了主尊像,其周围的空间大小、形状都很不一致。靠近主尊像的地方,其轮廓更不规则,这就要求故事的每一个画面构图必须是因地制宜的。西藏画师在处理这一难题时,却非常得心应手。他们把每一轴画上的每个画面都安排得疏密有致,穿插得当,过渡连接十分自然,使主尊像周围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补充,又丝毫没有勉强和板滞的感觉。
西藏唐卡不像连环画那样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而只是在每幅画面的一处加一个类似标题的简单疏引,故事内容主要是依靠画面本身的艺术形象来揭示的。所以说,它既是连环画,但却不像现在流行的连环画那样清晰易懂,这就势必要求读者事先对它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否则是难以欣赏的。但正因为如此,读起来才更觉趣味无穷。
唐卡在区分不同情节的构图场面时,巧妙地利用了寺庙、宫宛、建筑、山石、云、树等,或用截然没同的色彩,作为相互分隔和联结的手段。虽然每个构图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但看上去仍能一目了然。这些景物,除了区分构图的作用外,在很多情况下,经常被安排为故事人物的活动环境,所以,它们本身又形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风景画。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使画面无限扩大,又能使构图丰富多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西藏唐卡区分画幅的重要特点。
在每一个具体场面的构图里,有时往往把一件事情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安排在一起,不受时间和窨关系的限制,即在同一构图里,不但表现人物活动的某个典型情节,而且还表现了这个情节发展的连续过程。这是一种“动画”式的艺术处理手法,在西藏唐卡中经常可以碰到使用这一独特的构图结构形式。
“小中见大”是西藏唐卡艺术处理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乍看上去,西藏唐卡中的每一轴画,主尊像是最突出的,因为他几乎占去了画面一半以上的面积,并且还都居于画轴中心位置。但如果把视线转入故事内容部分,人们就会被那种气势宏伟的场面、生动逼真的人物和景色,流畅的线条,以及富丽和谐的色彩所吸引。虽然故事中的人物多在5公分以内,显得矮小,然而观赏者情不自禁地和他们站到了一处,这时,主尊像倒似乎是视而不见了。
唐卡所反映的内容涉猎面广,它囊括了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的人物头像、故事片断,并把万里高原的风情习俗、山光水色,尽收卷内。这样浩繁的内容,要在咫尺卷轴里反映出来如果没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扎实的生活积累,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唐卡画面展现的各类人物形象,都切合历史和地区的真实,没有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痕迹。从笔者所目睹过的唐卡看,西藏画师要构思数以千计的不同场面,描绘数以万计的人物,还要做到山川有别,建筑各异风土民俗迥然不同,即使一时一地也有僧俗官僚百姓之分,耕耘畜牧,百工杂技,诸方仪礼,甚至刀戎甲胄,法鼓锣号,都要精心构图,充分显示了藏族画师技艺高超地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西藏唐卡除构图、艺术处理上的这些特点外,在着色、勾线、晕染、用金等方面也有长处。它们一般是以青绿色画山石、树木、天空和地面。人物、建筑及大面积的主尊像则施以红黄暖调。这种色彩对比,以及冷暖色交织所产生的色彩对照关系,使整个画面既富丽协调,又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装饰色彩效果。画师们使用的颜料,多是不透明的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黄、石青、石绿、赭石等。这些颜料经多次研磨,调胶时还加入少量胆汁防腐,因此色彩鲜艳而历久不变。所以西藏唐卡虽历经数百年,至今仍是色彩如初,这不能不说明藏族画师用色的考究。藏族画师不仅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对形象细部的刻画也极下功夫。例如每轴画面的山石、花木,以及人物服饰都用同类色晕染出深浅明暗,使之有层次感。西藏唐卡的晕染技巧是很高超的,最细密之处,像麦粒大小的叶片,都要晕染出明暗、向背;对行云流水更是晕染得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滞涩之感。
线描是西藏传统绘画的基本手段,因此,线描在西藏古代绘画中曾达到很高的水平。唐卡大多数采用金线勾勒人物,景物则是用富于变化的粗细线条勾描的。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重点,都能得到应有的突出。唐卡中用金的地方很多,不论主尊像,还是周围故事画里的人物服饰,大多用金线勾描。建筑、树、石也往往用金线、金点加以装饰。藏族画师非常善于用金,他们经常用赤金铺底,尔后再用黄金描绘花纹,借以增加金色的层闪。藏族画师对金的质量要求很严格,所用金粉都是纯金,并且要亲自加工研磨。先干磨,再逐渐加入胶水进行水磨。为了增加描金部分的亮度,还要用一种叫做“猫眼石”的石头在施金的部位反复磨擦。由于采用分色勾线和分色描金,色线加强了上色晕染后的形体轮廓,金线、金点则光彩夺目,造成整轴画面非常富丽和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唐卡色彩的来源和加工
工艺特产特点
【“青绣”优秀案例】盛开的藏绣之花——贵南藏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日毛吉
日毛吉,女,藏族,1970年出生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沙沟乡郭仁多村。从小因家庭条件困难,未上过学,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6
工艺特产特点
司徒画派的风格及特点
司徒画派的风格及特点位于康区德格县的八邦寺寺庙创建者司徒班钦‧却吉迥乃(1700-1774)是噶玛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0
工艺特产特点
西宁非遗知多少丨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是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的技艺,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了湟中当地最为兴盛的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3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家族的主力军——昆仑玉
昆仑玉是新国标和田玉的三大主流品种之一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它积淀厚重,源远流长,几千年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西宁“海归”创业记:有“个性”的藏毯,我想做一辈子
图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的工人。 受访者供图图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的工人。 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2
工艺特产特点
土族盘绣|针尖上的传奇,绣出来的惊艳
做盘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满足、忘我、上瘾、乐此不疲……一针一线勾勒出了属于自己的七彩人生,感受时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丹噶尔皮绣:针尖散落的“皮毛”艺术
傍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吃过晚饭的李万梅拿出洁白柔软的皮革准备刺绣。灯光下,皮革上的藏族姑娘娇美灵动,散在姑娘身边的羊羔憨态可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31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路边的石头堆,请叫我:玛尼堆
在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 这些石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9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绘制的条件,绘制唐卡的禁忌
唐卡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孕育下诞生的一种宗教艺术,早已成为藏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卡的制作、供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19
工艺特产特点
“品文化·看果洛”系列报道之七: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上)
高寒、荒芜、苍凉……在没到过果洛的人们的印象中,那里不管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十分神秘。但当人们真正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30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保养注意事项 收藏唐卡需要注意些什么?
各类唐卡在开过光的情况下都是不适宜摆放在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要知道唐卡等于就是佛、菩萨。出于尊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非遗项目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引人瞩目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开幕。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青绣、热贡艺术、黑陶、藏族扎木聂弹唱等18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300余件精品亮相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9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护理:清洗篇丨必看常识别错过
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十分珍贵,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交易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9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毛衣会缩水吗 韧性好强力高洗涤后不易缩水
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那么牦牛绒毛衣会缩水吗?下面我们看看具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2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海南藏绣,你了解多少?
热贡艺术(堆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河湟刺绣……翻开青海民族文化的历史画卷,“青绣”如珍珠串成的精美项链,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其中。 2019年8月31日,来自全省各地的 755名绣娘在“巧手绣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2
工艺特产特点
思享丨远去的藏毯与远去的草原
文|余婷婷(方塘传媒特约作者)当我站在青海湖边的冬牧场上,再也看不到蒙古包、牧民的马匹。草原辽阔,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7
工艺特产特点
传承500多年的安冲藏刀
安冲藏刀,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生产的藏刀。这些藏刀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鲨鱼皮、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25
工艺特产特点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的“黑陶”,你了解吗?
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18
工艺特产特点
藏香是什么?为什么藏地人民这么离不开它
在西藏,你走进每户人家,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千百年来,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一颗虔诚的心,守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30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牦牛绒,桑蚕丝的特点
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是《痛苦的中国人》,趁还没洛阳纸贵前一定要入手哦。 而这期我要写的是来自中国的原料的特点,比如羊绒、牦牛绒和桑蚕丝。 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梳取下来的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制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
勇于拼搏,敢于创新。青海企业家在发展的浪潮中紧跟时代,带着一批批“青海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尤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0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鸡血藤到底是什么?
西藏鸡血藤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有袪风除湿的疗效。有人认为,古人所谓鸡血藤就是赤藤,它的学名为“Caulis Spatholobi”,俗称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等。这种藤的韧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4
工艺特产特点
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发祥地:“家家有画师”的历久弥新
图为唐卡绘画。(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中新社西宁4月28日电 题:世界级“非遗”热贡艺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31
工艺特产特点
黑陶:土与火粹炼的历史记忆
流传于玉树囊谦的黑陶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藏汉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在千年的粹炼中传承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5
工艺特产特点
史上最全盘点!藏饰种类居然有这么多种,你认识哪几个?
藏族人笃信藏传佛教,所以藏民无论男女老幼,身上都挂着一些寓意吉祥的饰物。活佛或高僧开过光的,还可以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