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地处青海高原腹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大自然以独特的方式孕育着万物生灵,并且强力激发当地民众的创造能力,藏靴、黑陶、石刻等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就是果洛人民创造力的表现。
牛皮、羊毛、石头、土……这些当地最常见的事物,经过果洛工匠们耐心的制作与打磨,成为兼具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
昂什多在制作藏靴。
拉加藏靴
险些失传的藏靴公益得到传承
拉加镇地处气候温和的黄河河谷,是果洛有名的藏靴生产地。8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玛沁县七十多公里的拉加镇。在黄河岸边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一间小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家店虽然不大,但里面摆放的藏靴、箱包、服饰等藏式手工艺品,极具特色。昂什多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拉加藏靴的非遗传承人。
在他的邀请下,记者参观了他的藏靴工作室。工作室分内外两间,里面一间主要制作藏靴,正前面的货架上摆放着不同款式的藏靴成品和鞋底,鞋楦、皮绳、毛毡、刀等制作材料和工具零乱地堆放在一侧。昂什多介绍,拉加藏靴又名拉加阿亚,因产于果洛拉加地区而得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拉加藏靴采用牦牛皮和上等羊皮为原料,经过水煮、鞣制、上色、裁剪、缝纫、定型、装饰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拉加地区大多是牧区,道路状况差,经常要上山放牧,普通的鞋穿不了多久就破了,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拉加藏靴靴筒长、靴底厚,结实耐用,还能保温防潮,非常适用于高原跋山涉水、踏雪露宿的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的喜爱。
和牧区很多手工艺人一样,昂什多的藏靴制作手艺也是家传的,辉煌的时候,前来购买藏靴的人能踏破门槛。但随着机制皮鞋和胶鞋在牧区的普遍出现,拉加藏靴的缺点被逐渐放大:制作工序烦琐,产量低下,制作十几双藏靴,需要花两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售价高昂,很多牧民根本承担不起。这一切几乎让拉加藏靴的制作工艺濒临失传,好在州县两级的文化部门及时帮助,才让昂什多没有扔掉制作藏靴的传统手艺。
2010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的资金扶持下,昂什多开了一家雪域藏服店,经营起了拉加藏靴、头饰发套、藏式背包、藏服等传统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并吸收20名牧民群众学习、制作,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2015年年底,昂什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昂什多藏式手工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规模也逐年扩大。
黑陶茶具
黑陶茶具
班玛黑陶帮牧民致富
与拉加藏靴相似的是,班玛县的传统手工艺品——黑陶,其原材料也来自当地特有的泥土。这种古老的黑陶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班玛黑陶的种类繁多,有壶、坛、罐、灯盏等多种形制,既是当地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他们的宗教文化用品。
谢格太是家中的第四代黑陶制作传承人,也是目前省内为数不多的藏黑陶制作艺人之一,他的爷爷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黑陶制作高手,谢格太的手艺也是来自于爷爷的言传身教。小时候,爷爷因为做黑陶,经常双手沾满泥土,这种形象也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
黑陶的制作过程都是原始的手工制作,制胎用土来自班玛县灯塔山,这里的土很适合陶胎的烧制。谢格太介绍,一个陶罐的制成要经过取土、晒干、粉碎、和泥、打磨、捏制、发酵、火烧、熏黑、抛光等多道工序,不严格按照工序走,就烧制不出上好的黑陶。
谢格太说,班玛黑陶虽然看起来表面不光滑,但能耐1800摄氏度的高温,不容易炸裂,这是因为灯塔山上的土质里面矿物质含量较高,泥土自然不细腻,所以烧好的陶罐表面看起来略显粗糙,不过很结实,耐用耐烧。
以前,黑陶罐在果洛地区的牧民家中使用十分普遍,装酥油、装青稞、盛水、烧水、做饭用的都是它,如今,交通便利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牧民们开始使用更轻便的铁、铝等器皿,黑陶的实用价值逐渐降低。但谢格太不希望这门手工技艺就此销声匿迹,他想把古老的黑陶手工艺传承下去。
2014年,在州县两级政府的扶持下,谢格太注册成立了黑陶制作公司,并召集当地的贫困牧民前来学习黑陶制作手艺,截至目前,谢格太的公司已有19名工作人员。
随着果洛州对传统手工艺的大力支持,谢格太公司的黑陶产量逐渐增大,黑陶制作和销售成为一些牧民的致富新方式。
果洛文化走向世界
2014年,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之后,果洛州加快了文化发展的步伐。不仅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还组织全州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展了“千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训各类文化人才1000人次,不断增强传承人的传承意识,提升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非遗文化创意产品。
2017年11月,果洛州组织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参加了第三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果洛特色手工艺品的登陆,受到不少外地民众的欢迎;今年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第82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上,来自果洛的传统藏银手工艺产品受到各国手工艺同行和民众的称赞;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来自果洛的9家企业携带八十余种手工产品参加了展览,那种原生态的、带着格萨尔魔幻风格的手工艺品,让观众赞不绝口。果洛传统手工技艺和非遗文化在不断摸索中,逐渐走出果洛,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下一篇:青海湟源:包粽子“晒”香包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农民画,绽放在青藏高原的艺术之花,起源竟是源于一座寺庙
绘画是一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艺术,据史料记载,我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04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衫如何保养和存放 这些错误方式小心毁掉你的羊绒衫
羊绒衫,加一件羽绒服,让你在冬天犹如在怀里揣了一个暖宝宝!羊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羊绒衣物那么娇嫩,稍有不慎就可能“香消玉殒”。那么,羊绒衫该如何正确保养和存放呢? 羊绒衫如何保养和存放 羊绒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工艺特产特点
籽料带翠是“垃圾”?青海料带翠是“宝贝”
先切一块籽料带翠的原石,大家感受一下...... (籽料带翠原石)(是不是很乌)“白玉带翠,价值翻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7
工艺特产特点
黑陶的前世今生:5000年古文明技艺把泥土炼成“黑金”
云南剑川有一种传承了5000多年的古老艺术精粹叫黑陶,这种黑陶起源了新石器时代,通体漆黑发亮、油润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3
工艺特产特点
非遗|4000年囊谦黑陶传承变奏曲
▲ 藏黑陶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玉树囊谦县是玉树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这里曾是二十五个部族的统治中心,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9
工艺特产特点
同样长在羊身上,为什么羊绒要比羊毛贵?
羊绒,素有软黄金的称号。一件质量上乘的羊绒衫,最便宜的也要上千块。同是羊毛,为啥羊绒那么贵?羊毛、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2
工艺特产特点
千年不毁,历久弥新:唐卡——缘何如此珍贵,如何结缘与悬挂收藏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4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摘要:唐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从佛教传入吐蕃后而兴起。经千余年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0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面料、羊绒衫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作者:零zXr0 我们应该在衣帽间添置的衣物,是那些能带来奖赏感的衣物——源自天然面料、历经名匠之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3
工艺特产特点
羊毛,羊绒,到底起球不起球!
你问,羊绒会不会起球? 我只能诚实的说,当然会起球,不起球的羊绒衫一定是假的羊绒衫好吗!羊绒独有的高密度弯曲,致使羊绒衣物穿着时容易产生起球现象。另外,羊绒衫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整绒、缩绒工艺,因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4
工艺特产特点
一幅唐卡所蕴含的价值
唐卡空间有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同一块画布之上,既可以绘制一尊佛像,也可以画出几百尊乃至上千尊佛像,其大其小都游刃有余,是灵动的,是不受限制的活动体。卡时空的万象,色彩,线条交织出的自在与灵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0
工艺特产特点
宫廷唐卡
宫廷唐卡对于唐卡绘画的流程,汉地一直不甚了解。元明时期,内地所谓的唐卡主要以缂丝和织锦为主,真正宫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3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护理:保养篇 | 必看常识别错过
时间进入2019年尾声,天气也是愈发的寒冷,衣柜里的羊绒衫早已做好了出场的准备。羊绒,是珍贵的材质,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来说,它是秋冬衣柜里不可缺少的那一件。 说到羊绒,日常护理总是让人困扰,对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3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非遗项目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引人瞩目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开幕。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青绣、热贡艺术、黑陶、藏族扎木聂弹唱等18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300余件精品亮相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9
工艺特产特点
除了牛肉干,西藏还有这些特色纪念品
西藏的旅游纪念品很多,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带回去,无论在自己留作纪念,还是赠与亲朋好友还是长辈都是可以的。这里介绍的几种西藏特色纪念品。不过纪念品重在心意而不是价格,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1、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每日一非遗」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是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的技艺,该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6
工艺特产特点
从唐卡展看藏传佛教的图纹与“净域虔心”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净域虔心 时空对话——喜马拉雅艺术展”近日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对外展出,现场可以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4
工艺特产特点
塔尔寺三绝难得一见,这里随便看还有传承人亲自讲解,相隔仅百米
提到青海旅游,有两个地方是避不过去的:一个是青海省名字的出处,大名鼎鼎的“青海湖”。另一个是宗教圣地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全称衮本绛巴林,意为十万金身慈氏州,乃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17
工艺特产特点
多宝手串各类颜色珠子如何选择?一色一图!
随着文玩的普及,华丽的多宝手串也是众多玩友的首选,多宝源于藏饰,以各种名贵珠子的不同色调而搭配。可供搭配的材料没有局限性,像蜜蜡、珊瑚、南红、绿松石、琉璃、砗磲、青金、玛瑙、一线药师、唐八棱、天珠等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27
工艺特产特点
如冰胜雪,软玉生香——盘点白色的石头
纯白的颜色,一直是寿山石,乃至整个中国玉文化审美的至高追求。高固斋诚然在《观石录》中描述了各种“五色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1
工艺特产特点
千古帝王唯一佛,乾隆朝唐卡艺术的繁荣,及故宫典藏清宫唐卡
唐卡,由藏语音译而来,意思是"平川""平展",寓意宽广无边,它流光溢彩,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19
工艺特产特点
极品山料——野牛沟料
关于山料,我们知道青海料里有野牛沟料的产出,但对于野牛沟料的了解,可能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的秘密。神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2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 天然矿物颜料
平日里大家在请唐卡的时候,都会向我们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方便各位喜藏家了解唐卡,今天我把几个常见的问题给大家总结一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以艺术创作凝聚战“疫”力量 开展文艺创作
中国网2月26日讯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部门职能,发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4
工艺特产特点
西宁湟中:多彩青绣 绣出美好新生活
人民网-青海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西宁6月5日电(杨玥)夏日时节,万物并秀。6月5日,西宁市湟中县第一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