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字《说文解字》释曰: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属皆从香。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用“香”祭祀祖先,我们从《诗经》的一些篇目中可以考证。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国风·召南·采蘩》
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后来随着道教产生,佛教的传入,人所崇拜、乞求的对象从祖先扩大到了诸多神灵,“香”开始普遍用于宗教活动。
西藏地区信奉的藏传佛教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据有关典籍记载:“密宗行者以香供养三宝、本尊护法福田物,使诸佛菩萨、本尊护法心生欢喜而时时护临……。”
位于拉萨以西140公里处的尼木县吞巴乡生产藏香的历史最悠久,是西藏最大的藏香生产基地,被誉为“水磨藏香”之源。
“水磨藏香”发明者是吐番王朝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617—650)时期的御前大臣吞弥·桑布扎。他荣归故里后看到乡亲们生活困苦,遂利用当地紧邻雅鲁藏布江水源充足之便,发明了一种木制水车,这便是“水磨藏香”之动力源泉。后又担心水车运转会伤及水中生灵,于是便在雅鲁藏布江河口处立下一块“江中鱼儿不得入此河”的石碑,令人拍手称奇的是,此后河流中果然就没有任何鱼虾活物了。由于吞巴河中流淌的是“不杀生之水”,遂被当地人称之为“圣水”。
以吞巴河水为动力的水车
尼木乡如今共有三位藏香制作传承人,我们所采访的多吉次仁是住在吞巴乡吞达村二组的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2008年,吞巴乡藏香(也就是尼木藏香)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使得次仁成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次仁从13岁起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艺。这么多年来,靠着这门手艺,家里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尼木藏香国家级传承人多吉次仁
2008年,尼木县吞巴乡藏香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尼木吞巴藏香申请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2014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尼木县吞巴乡“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藏香制作”;201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厅授予尼木县吞巴乡“西藏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藏香制作”.....
制作藏香的过程并无特殊,就如同我们家常制作面点时揉面、塑形,只不过原料是柏木泥和各种药性相辅的药材,形状是香条。
在这儿值得一提的是,尼木乡其实有不少会配制香药的村民,每一家的配方根据功用和传承的不同,都会存有差异,且密不外传。
▼ 配药
次仁正在配药
根据藏医的理论,尼木藏香原料以柏木为主料,年份越高越佳,辅以檀木、丁香、诃子、藏蔻、郁金、香草、松香、地衣、土木香、余甘子、雪莲花、红景天、麝香、藏红花等香料,珍珠、玛瑙、绿松石等矿物。
所用材料查阅《本草纲目》可知其药用功效,如:
土木香(根)辛、温、无毒。主治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等。
松香(根)甘、温、无毒。主治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
丁香(根)辛、苦、寒、无毒。主治颠狂症、痘毒攻心等。
小贴士:并非用到香料种类越多的藏香就越好,而是要看其中所用香料的种类。药性相辅相成,才能有益身体康健。
▼ 混合研磨
混合药材
研磨药材
将调配好的各种配料混合后放于石臼中,用石杵磨成细粉。
这步说来容易,实则不然。当地的藏香是纯手工制作绝不用机器,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力将药材碾碎至极细(王守义十三香那么细),需要十足的力道,与十分的耐心。
一旦这一步的药粉细腻程度达不到,下一步的成形就会受到影响。
▼ 加水揉搓成团
水磨正在磨柏木泥
柏木泥砖
加水混合,揉至成团
之前早就磨好的柏木泥与各种香料粉末一起加入吞巴的“圣水”,混合搓揉。
这一步的重点是粉与水的比例一定要均匀,太干、太湿都会影响下一步的成形。这就需要手艺人凭直觉严格把控,没个几年经验是无法做到的。
▼ 牛角成形
牛角挤香
成形的香条
牛角工具据说也是从吞弥·桑布扎时期传承下来的,所用到的就是随处可见的牛角。
用香勺从中间掏出一个洞。洞的宽度、深度必须得适合使用者的拇指,这样一来就能通过这个小洞把揉搓好的香泥挤出来了。
别看次仁做起来非常轻松,但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次仁告诉我们他和父亲学了3年才能熟练操作。我们所看到的这简单的“一挤成形”的操作,其实正是尼木藏香被一代一代传承的技艺。
▼ 晾干切分,缠绕成捆
香勺、牛角与切分工具
红线缠绕成捆
将成形的香条置于阳光下充分晾晒至干爽,再用切尺分成合适的长度,藏香就算制作成功了。
最后,为了售卖或者储存方便,将晾好的藏香用红线缠绕成捆。
在中国民间,红色往往象征着辟邪、喜庆,在这里用红线缠绕藏香,同样有这样的讲究。包扎捆绑的同时也相当于加持,一旦缠了线就不能被玷污。
清风朗月下,竹影婆娑
一方禅堂掩映其中
沐浴净身,
燃一柱清香,
盘坐蒲团之上,
于烟气氤氲中,思凡尘之外。
香炉中升起袅袅青烟
《维摩经》云:“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人们常说,量大就容易不精,但对于尼木藏香的制作来说却是不适用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虽然是一种谋生渠道,但同样也是信仰虔诚之心的体现。全程手工,一丝不苟,用心制香,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些老乡们要把最好的“香”献给自己的神明。
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打坐还是日常,每日焚香一柱,以香携药,通经络,入脏腑,不仅可以解除如今浮躁社会下人心,寻得内心静谧,还能健脾化湿、祛秽安神,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达到身心平和。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绘画和选材
唐卡的绘画和选材藏传唐卡画总体给人以刻划精细,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风格独特而有别于其它绘画种 类。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6
工艺特产特点
这个漂亮的藏族女孩经历独特,从餐厅服务员一路做到了非遗传承人
我们驱车大半天的时间,才来到了青海腹地贵南的沙沟乡。由于是秋末,加上这里的土地贫瘠,周围的山都光秃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8
工艺特产特点
剪纸、刺绣、平弦、越弦外国民间艺术家体验青海民间艺术
艺术来搭桥,天堑变通途。8月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城北专场演出在大堡子乡趣园顺利举办,漂洋过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2
工艺特产特点
闻名世界的5大名刀,第二把最符合力学,最后一把武士刀克星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这闻名世界的5大名刀,不知你最想拥有哪一款?苗刀 大图模式 苗刀一词,来源于民国。这个苗,不是苗族的苗,所以苗刀也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而是地地道道汉族人习武用的刀。因为这种刀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01
工艺特产特点
羊羔有“冬羔”和“春羔”之分,你知道各自的利弊吗
冬羔和春羔区别 为了区分不同季节出生的羊羔,养殖户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不同季节的名称来区分,“冬羔”、“春羔”说的是冬天(12-2月份)出生的羊羔,和春天(3-5月份)出生的羊羔。冬羔和春羔都各有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12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中站佛和坐佛的神态区别 唐卡的站佛和坐佛
右足放在左腿上的称之为“右置金刚跏趺坐”; 左足放在右腿上,左膝比右膝略低的称之为“莲花跏趺坐”; 右足放在左腿上的称之为“菩萨跏趺坐”; 左足近右膝,右足放在左膝上的称之为“英雄跏趺坐”; 左膝放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7
工艺特产特点
经典湟中|把好作品留在民间-记湟中堆绣制作人李长明
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湟中堆绣制作人李长明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名著《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是一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矿里也有好玉石,不是谁都能收藏到的
一说起青海玉玉友们可能就会撇撇嘴,因为青海料给人的感觉就是便宜、不好。但其实情况并非是如此,青海玉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4
工艺特产特点
金银首饰早已是过去式,真正有品味的人,都在戴这4款手串!
如今,再也不是戴着大金链子、大手表出街的年代。那些最初炫富的形象,已逐渐被淘汰。现在的人都喜欢低调的隐富,因此很多人开始佩戴文玩手串。 一、天珠 珠中之王。其意为庄严、殊胜、富足、美好、高贵。时至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特点
佩戴了牦牛角手串之后,妈妈再也不提心流鼻血了
野生牦牛栖息于高山峻岭,能耐寒冷而畏热,常数十成群。分布于青藏高原,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段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3
工艺特产特点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十六」牛皮上绘就灿烂人生——大通县向化乡靳永红家庭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大通县向化乡乙卡村“五星级文明户”靳永红家庭。靳永红生于1962年,高中文化程度,是大通县皮影艺术传承人。他生长在皮影世家,其父靳生昌是大通县著名皮影艺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耳濡目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7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艺术特点 唐卡的发展与创新
唐卡不仅作为一种宗教用品,也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唐卡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市场价值彰显出唐卡的发展与创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1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羊毛衣物的洗护保养
TING HOUSE 2019FW 羊绒也叫“软黄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多么奢侈珍贵。羊毛长在绵羊身上,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羊绒则是山羊为了抵御严寒在羊毛根部长出的一层细绒,仅生长于冬季。每只绵羊每年可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6
工艺特产特点
青稞酒清雅怡悦受追捧,揭开青稞酒酿酒技术与工艺!从单梁到多粮
在中国幅员广阔的地区还有众多小作坊、小酒厂及一些民族酒类,他们继承先辈的传统酿酒技艺或创新发展,生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6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披肩的保养洗涤~
建议有条件的女士采用干洗,无条件地也可以手洗,手洗高档羊绒制品应采取如下方式: 1、羊绒制品是用一种珍贵的山羊绒原料制成的,由于羊绒具有轻、软、暖、滑的特点,家庭洗涤最好是用手工单独洗(不要和其它衣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23
工艺特产特点
知识,昆仑玉的故事
昆仑玉往事回顾1992年农历大年初五,达西带着儿子旭辉与朋友达力登父子开着吉普车来到万宝沟中的一座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西宁“海归”创业记:有“个性”的藏毯,我想做一辈子
图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的工人。 受访者供图图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内的工人。 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2
工艺特产特点
为什么藏族人们都喜欢把饰品挂满全身,你知道吗?
走在西藏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不管男女老少,身上都挂着漂亮的各种饰品,像是土豪一样的装扮,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以前的藏族人们多以游牧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时常需要根据自然变化而迁徙,所以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款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欢谁?
过一方山水,心中留下一方人文。在中国冷兵器时代,刀具作为与人们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器具,留下了灿烂的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2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大衣和羊毛大衣,区别在哪?内行人道出了实情
秋冬必备的各种大衣单品,最常见的就是羊绒和羊毛两种材质了,但是有很多姐妹们还分不清这两种材质的区别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8
工艺特产特点
土与火的精灵:探秘青藏高原藏式黑陶艺术
新华网青海玉树8月9日(记者党周 吕雪莉 庞书纬)每天清晨,36岁的白玛群加总是早早来到自己主持的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6
工艺特产特点
藏娘唐卡的形式特征与技艺传承
佛教造像是因佛教而兴起,唐卡作为一种佛教绘画形式也是随佛教而传入藏地。由于藏区地域广阔,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与周边文化交流的影响,15世纪以后,西藏画家在印度、尼泊尔以及汉地画风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出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9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牦牛绒,桑蚕丝的特点
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是《痛苦的中国人》,趁还没洛阳纸贵前一定要入手哦。 而这期我要写的是来自中国的原料的特点,比如羊绒、牦牛绒和桑蚕丝。 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梳取下来的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农民画传承人:留住农民的乡愁和乡情
中新网青海湟中2月21日电 题:青海农民画传承人:留住农民的乡愁和乡情作者李隽21日,在被称为“中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8
工艺特产特点
从唐卡展看藏传佛教的图纹与“净域虔心”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净域虔心 时空对话——喜马拉雅艺术展”近日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对外展出,现场可以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