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乐都县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中,曾出现过不少的“怪”陶器,可是村中人都对此见怪不怪,甚至村中的孩子们还将其当作玩具随意损毁。直至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些“玩具”居然全都是国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怪”陶器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内,有一个名叫柳湾村的小山村。柳湾村依山傍水,村北紧靠祁连山脉,村南为湟水,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由于村落地势广阔且气候宜人,所以生长着大片的杨柳树,似乎一眼都望不到边,柳湾村就此而得名。柳湾村地势复杂交通不便,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几乎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更没有见过太多的世面,他们与祖辈一样,世世代代的在这里耕种繁衍,看过一个个日出日落,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不过有趣的是,当地村民在平整梯田劳作的时候,总是能在土中翻掘出一些陶俑、陶壶等碎片,它们的数量极大,村民们早就对其习以为常,甚至有时候还会用镐头将其敲碎以此取乐。据当地村民称,无论是陶俑还是陶壶,被挖出来时基本都保存完好,可是他们觉得从地中挖出来的东西较为晦气,几乎没有人会将其带回家中。
成年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但此处却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村田挖出陶器之后,往往会进行“比赛”,或者“过家家”将圆滚滚的陶器从山坡上滚落下去,若是哪位孩子丢下来的器物滚得最远且不碎,他就将成为一个胜利者。或者在过家家中,将其当成一件器物,玩完游戏后,噼噼啪啪,全都砸碎
1974年的春天,乐都县里的医疗队开始在村中进行驻村医疗,而在医疗队中,就有一位姓王的医生懂得不少历史知识,也正是因为他的到来,才揭开了埋藏在这些彩陶背后的秘密。在村中工作时,王医生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些彩陶,并且还专门对其进行过研究,认为它们本身应该蕴含着巨大的文物价值,于是他便带着几个样品,来到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通过文物考古专家们的鉴定,他们发现,王医生所带来的陶器,应该就是马家窑文化中著名的彩陶器物。在此之后,国家文物局组织、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青海省考古队等单位组织了一个科考队,专门前往柳湾村内进行考古调查。说来也巧,当考古队员们进入到村内后,正好看见十几个孩子手中各自拿着不同的陶器向山上走去。考古队员们赶忙追上他们,好说歹说才将孩子们手中的陶器索回,并给他们分发了不少甜美的糖果,算是对孩子们的一种回报。
在此之后,考古工作者们开始了漫长的发掘行动,从1974年至1985年的11年时间中,共发掘遗址面积达11.25万平方米,出土墓葬达1730座,并找到文物近4万件,其中包括陶制壶、罐、盆、钵、碗、豆、瓮、尊、鬲、盉、杯、桶等各种器型的器物。通过对文物风格及年代的鉴定,考古专家们发现,该处墓地距今约有4600年的历史,属于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由于该墓地遗址出土于柳湾村,故此也被命名为“柳湾墓地”。
据考古专家称,柳湾墓地的文化性质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以及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四种文化类型。在碳14技术的测定结果明确后,考古学家们认为,其文化前后共延续时间长达1600年之久,属于一个早期趋于成熟的人类文明。
柳湾墓地中出土的彩陶器物,一直令考古专家们十分兴奋,其造型之美观以及花纹之繁缛,可谓是彩陶界的精品之作。在出土的陶罐彩绘图案中,不乏有平行条纹、漩涡纹、四圆圈纹、葫芦形纹、以及六圆圈纹等等,其本身将器物与优美的花纹融为一体,称得上是古代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更是中华古陶文化辉煌灿烂的具体表现。
柳湾墓葬的出土,令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至此之后,各地的考古专家及历史学者纷纷前来此地考察,并获得了相对丰富的研究资料。除此之外,当地旅游部门还将其开辟成青海省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成为了游客和彩陶研究者,人人向往的地方。
时至今日,柳湾村已经不再是当年闭塞的小村落,而是游客接踵而至的重要文化场所,几乎成为了世界出土彩陶最集中的地方,被誉为是“彩陶王国”。尤其是坐落于此地的柳湾彩陶博物馆,更是反映了当地彩陶文化的核心内容,展现几千年前人类空前繁荣的社会生活。不得不说,考古的确是一把打开历史大门的金钥匙,带我们走向了一个未知却又绚丽多彩的世界。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有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这里不止有非遗河湟刺绣,还有治病神泉
已经去了青海很多次,脑海里的印象都是雪山草原,这一次的青海之旅又开辟了新玩法,没想到青海的非遗也这么有趣。大多数小伙伴可能不知道,青海的刺绣种类特别多,如河湟刺绣、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蒙古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乐都县发现史前遗址,出土彩陶2万余件,其中一件是无价之宝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国宝级文物都是青铜器,像我们熟知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大立人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5
工艺特产特点
默默无闻的昆仑玉——天缘地宝
尽管青海的昆仑玉同样出自昆仑山,在地质上与和田玉属于同脉同源,矿物成分完全相同,但多年来昆仑玉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3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料,你知多少?
说起青海料,好像给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但实际情况是: 08年奥运会奖牌用青海玉做“金镶玉”奖牌后,青海玉的价格一路飙升,哪怕现如今珠宝市场行情不好,青海玉的价格也没有下跌过。 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花甲农民笔尖绘出独特高原民族风情
2月21日,农民画爱好者们相互点评绘画作品。当日,在被称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工艺特产特点
土族盘绣|针尖上的传奇,绣出来的惊艳
做盘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满足、忘我、上瘾、乐此不疲……一针一线勾勒出了属于自己的七彩人生,感受时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8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羊毛衣物的洗护保养
TING HOUSE 2019FW 羊绒也叫“软黄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多么奢侈珍贵。羊毛长在绵羊身上,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羊绒则是山羊为了抵御严寒在羊毛根部长出的一层细绒,仅生长于冬季。每只绵羊每年可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6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农民画,绽放在青藏高原的艺术之花,起源竟是源于一座寺庙
绘画是一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艺术,据史料记载,我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04
工艺特产特点
雪域神韵——藏传佛造像与唐卡艺术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属北传大乘佛教派系,为世界佛教三大语系之一,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演进历史、宗派风格和文化特质。公元7-9世纪吐蕃时期,即佛教的前弘期,因公元84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8
工艺特产特点
临洮精美的陶器上,隐藏着古人智慧的光芒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甘肃中部,定西西部,境内文化遗迹丰富,是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及寺洼文化的发祥地。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3
工艺特产特点
源自宫廷与佛教的绣品——丝绫堆绣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丝绫堆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3
工艺特产特点
刺绣丨藏金不如藏绣
女人,如花,绽放。刺绣,如诗,高雅,美丽。她妖娆于花边世界,缠绕于美感中的触摸,感受于劳动中的质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昆仑玉)白玉玉料的地产、分类特点全知道!玉石知识分享
最近很多粉丝要求我普及一下关于玉石分类的玉石知识,关于玉石分类细说确实需要很大篇幅才能介绍清楚,所以我将按照和田玉种类、产地等方面一一介绍各种类和田玉玉石的知识!希望对玉石爱好者更好更深入了解和田玉有帮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2
工艺特产特点
青稞酒清雅怡悦受追捧,揭开青稞酒酿酒技术与工艺!从单梁到多粮
在中国幅员广阔的地区还有众多小作坊、小酒厂及一些民族酒类,他们继承先辈的传统酿酒技艺或创新发展,生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1-06
工艺特产特点
有关青海玉最全的知识,都在这里
说起和田玉,似乎离不开要问一句“哪里产的料子?”听到不是新疆或和田产地,转身离开的大有人在,这恐怕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7
工艺特产特点
【非遗动态】以主题教育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非遗项目“河湟剪纸”落地西关街小学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市非遗中心始终把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8
工艺特产特点
山羊绒(毛) 纤维特性
山羊绒(毛) Cashmere 山羊绒根据颜色分为白绒、青绒、紫绒。其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鳞片边缘光滑,类似环状包覆于毛干,覆盖间距比羊毛大,鳞片较薄紧抱于毛干。鳞片开张角度较小,开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1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羊毛的鉴别与保养
现在正值秋冬季,天气逐渐寒冷,无论围巾还是衣服,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考虑羊绒或者羊毛来御寒。市场上的羊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3
工艺特产特点
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做成毛衣,暖暖的,糯糯的
大家都听说过羊绒,但你知道牦牛绒吗?在手感上,牦牛绒有着不输给羊绒的软糯亲肤;而在保暖性上,牦牛绒和羊绒一样优秀。 毛鳞片是闭合的状态,所以不会扎人,贴身穿也柔顺亲肤。牦牛绒纤维是中空的结构,可以储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工艺特产特点
探寻昆仑玉的世界
雾雪看满怀,兰荃坐盈掬。 孤光碧潭月,一片昆仑玉。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6
工艺特产特点
【藏地郇香】藏香对人体原来有这些好处怪不得要说“睡前藏香”!
藏香是藏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文化载体,在藏族的文化历史记载中,有很多文献都记录了藏香,在《维摩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22
工艺特产特点
非遗专刊 | 北庄古堡里的笑声——记土族哈承清的盘绣技艺
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庄,一股麦草的香味扑面而来,多么熟悉的味道,多么熟悉的古城堡,这里是国家级的古村落,原始、自然、宁静、祥和。当我再一次轻轻推开这扇熟悉的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先民4300年前手制的半山彩陶,今已成知名文物,一文尽赏其美
实拍文物·让美流传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距今约4600—4300年,最早是在甘肃省临洮县半山村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9
工艺特产特点
焚藏香,相当于做次熏疗SPA,这才是净化心灵的良方
清晨,沐浴洗漱完毕,香格里拉的藏族民众都要带上手工藏香,去往松赞林寺敬香。这是香格里拉的习惯,每天早晚都要敬香,供佛祈祷众生平安。敬香是藏族人家清晨起床之后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情,通过向神灵敬香,去除脏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26
工艺特产特点
宇宙形成人类起源 这幅618米的世界最长唐卡 到底藏着藏文化多少秘密
看过一部名为《唐卡》的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年事已高的唐卡老画师问一位年轻人,你知道唐卡是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回答道:填补空白。 提到藏文化,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藏,其实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