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块普通但又不甘于现状的石头,你想经历有质变的“石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来看以下几种境况。
不一样的“石生”
如果你生长在沙漠地区,你会在戈壁滩上被阳光暴晒,几百、几千万年后,干裂崩解成沙子;
如果你生长在山区,会被炸药的强大爆炸力从大山上震落下来,然后被机器分解成大小不一的沙石,变成建筑物的一部分;
如果你生长在水边,大多数同样会被粉身碎骨,变成建筑的一部分;如果你长得好看、运气又好的话,你可能会被铺成花园的小径,任人踩踏;运气再好点,你从小径上逃离,但是遇上个熊孩子,将你踢来踢去,最后掉进又脏又臭的水沟里。
……
但是,如果你生长在西藏,那么,你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你会被人给予生命、赋予灵魂,寄予愿望,委以信念,期与未来……你,会被人们顶礼膜拜。
图为玛尼石
每一块石头的年岁,都上亿了
佛教传入雪域高原以前,西藏有自己的本土宗教——苯教。那时的人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只有敬畏、迷惘和崇拜,大至雪山湖泊、小到一石一木,都被认为是具有灵性的,人们围着神山转圈、堆上石头进行祈祷……石头成为人类的祈愿对象。随着佛教文化在西藏的兴起,神佛形象被具象化,一些原始自然的意念崇拜逐渐转化为佛教经咒与各种神祗偶像崇拜。这样,人们在山崖上、巨石上、灵石上雕刻真言咒语和神佛形象,使其更具有神的灵气,以配合信徒的崇信心理和崇拜行为。现散落于西藏各地的岩画、摩崖石刻与玛尼石堆,便是这一古老信仰习俗流变过程的体现。
这是藏人自己独有的方式。
每一块石头,都是构成地球的物质,都有上亿年的历史,比起它们来,人的寿命就是一瞬间,所以,人怎能不尊重、不敬畏这大自然的长者呢!
西藏的石头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藏“石头”的幸福石生吧!
如果你是一块巨大的山石,像岗仁波齐那样的,那你本身就是神。你是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四种古老宗教认定的宇宙中心。每年,都有无数转山者不远千里而来,匍匐在你的脚下。他们双手合十仰望你,心里默念着期许,围着你,一圈又一圈地转绕。他们将此看作是无比殊胜的行为,荣耀一生。
图为岗仁波齐
如果你足够高,像珠穆朗玛那样,那全世界都会仰望你。许多勇敢的人从世界各地赶来,他们以攀上你的身躯,作为超越自我的最大挑战,将此看作是人生巅峰,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但是藏族人的观念却并非如此,他们心中的神明,只需膜拜就好。
如果你生长在一座大山上或者一个峡谷里,你是一片平滑的崖壁,那藏族人会在你的身上刻下图案、六字真言、抑或是一些佛像,那意味着你也具有了神性,所有路过你的人,都会心生敬意,合十敬礼。
图为囊谦摩崖石刻: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像
如果你再小一点,你会被人们抬走,在你身上刻下神、佛、菩萨像,或者经文,放在他们认为有灵气的、吉祥的地方。然后用额头触碰你,围绕着你转圈、念经,生生世世。他们称之为转玛尼,而你,有了新的名字:玛尼石。
如果你的质地或者形状特殊,比如恰好像一个脚印,或者你被某位圣人加持过,那么,你则会被视为有灵性或者有治愈力量的灵石,人们会争相触碰你,来求得疾病的治愈。
图为一位妇人靠在萨迦寺的灵石上祈祷治愈她腰部的疾病
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太小了,只是一枚刻不下一个字、长相又很平常的小石头,请不要灰心,在藏地,你也是有生命的。藏族人会随手将你拾起,放进玛尼堆,你同样也代表着他们诚心的祝愿。还有,人们会在神山圣湖边,用很多和你一样的石头,堆成塔形的小石堆——朵帮,那是最小的玛尼堆,也代表着阻挡灾难、祈求美好的意愿。
图为古格遗址上的朵帮
西藏的石文化
纵观西藏灵石文化发展的脉络,盛行于西藏的先是岩画和摩崖石刻,后来才是玛尼石。人类最初在石头上进行的记录和表达,应该就是岩画了,西藏先民也不例外。据粗略统计,目前发现西藏的岩画点有60余处,共计5000余幅画面,分布在自治区的14个县境内,大多集中在西藏的西部和北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高原地区。
图为拉萨千佛崖雕凿在一整面山壁上
岩画之后,内容题材更为丰富、刻画手法更为娴熟的摩崖石刻诞生。摩崖石刻在西藏的显著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以浅雕和线刻为主,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西藏目前发现的摩崖石刻有80余处,造像3万余尊。其中吐蕃时期的作品有拉萨的药王山、帕崩喀,山南的扎央宗、仲贡崩、青布,日喀则的香曲流域,昌都的仁达、扎果西等地,这些地方造像风格雄伟粗犷,具有印度、尼泊尔和中原风格。
佛教文化的兴盛使得人们对神佛热衷崇拜,岩壁已不能满足宏扬教义和偶像崇拜的需求,灵石崇拜古而有之,在石头上刻上经咒和神佛图像增强其灵性的行为产生,随处可拣的石头便成了石刻艺人们创作的天地——玛尼石由此而生。
公元13世纪以后,摩崖石刻之风日渐衰微,而玛尼石刻则几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成为西藏古往今来流传最广,风格品相众多,表现内容和材质手法极为丰富的藏族民间雕刻艺术。它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苯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图为刻满经文的玛尼石
图为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玉树嘉那玛尼石堆
“玛尼”是藏传佛教经咒六字真言的简称,玛尼石发展到今天,每座神山、每个圣湖、每座寺庙、每个村子……无处不在。近些年,还有了刻满经文的“甘珠尔塔”——一部完整的《甘珠尔》,全部刻在石板上,然后将其堆叠起来,修葺成塔。
图为拉萨的《甘珠尔》塔
石头到了西藏,就不再是石头了,它们变成了一页页经书、一句句咒语、一尊尊神明……即使是一枚最普通的石头,被堆叠起来,它也会蜕去凡胎,成为有生命的吉祥祈愿之物。生长在藏地的石头们,你们是多么幸福啊!(中国西藏网 文、图/陈丹)
下一篇:用盐做雕塑,自娱自乐
纯手工
青海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 “绣出”致富路
图为徒弟六姐正在制作腰带。 李隽 摄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16日电 题:蒙古族“巧手”传承民族文化“绣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9
纯手工
青海,这些工艺品你了解吗?
在青海,有好多非遗,也许很多人都不了解。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它们自身有着文化和市场价值,带着好奇心可以了解一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9
纯手工
用盐做雕塑,自娱自乐
更多盐雕体验:江苏盐城市准备工作:准备好食盐、淀粉、水、微波炉、盆1、把调好的盐面放入模具中,一定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28
纯手工
30万绣娘巧手绣出新生活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贵南藏绣、河湟刺绣、三川刺绣、土族盘绣、湟源皮绣……刺绣遍布青海各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5
纯手工
高原上,她们拥有最好的手艺 高原下,我们是最真诚的解读者
棉线麻布粗肌理的布面 用彩虹的颜色挑经显纬 是本源,不加藻饰,不矫揉造作 本真,该是世界万物起源的模样,纯粹而神秘 那便是土族儿女世代坚守的美学态度 作为“太阳的后裔” 她们独特的宇宙观与创造力 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5
纯手工
青海刺绣:针尖上的幸福传承
新华社西宁9月1日电(记者汪晓青、王艳)8月31日至9月1日,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8
纯手工
舌尖上的青海 指尖上的青绣
西北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地处高原,却从不缺乏美食;青海人口较少,但30万绣娘的“青绣”作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0
纯手工
礼赞!休闲农业成大地艺术
化隆县扎巴镇千亩油菜花海平安白沈沟富硒油桃采摘白庄镇乙日亥村花海平安区古城乡石壁花海景区互助县卓扎滩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31
纯手工
职校学生现场制作青海传统工艺
青海职业教育改革40年成果展现场,职校学生现场绘制唐卡。 马铭言 摄 中新网西宁5月24日电 (央姬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7
纯手工
美到爆的编织地毯,不学真的亏大了
今天整理了一个简单的编织地毯教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亲自动手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地毯。 其实这个教程不仅能织家里的地毯,更是为了让我们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灵感。比如也可以做成我们车里铺的车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4
纯手工
做、做、做盐雕,做个盐雕带回家!
做、做、做盐雕,做个盐雕带回家。妈妈属马、爸爸属牛、我属小老鼠。亲手做、亲手送,爸妈夸我好宝贝。随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7
纯手工
藏香成瘾,不知道你敢不敢玩
在西藏,所到每一个地方,所遇每一位藏族人,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千百年来,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一颗虔诚的心,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4
纯手工
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
中新社西宁2月14日电 题:青海河湟剪纸传承人:用剪刀和彩纸发扬民族文化作者 鲁丹阳“你看这个图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7
纯手工
走近掐丝唐卡艺术,感受藏传文化辉煌-记唐卡艺术家刘建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纯手工
异彩纷呈的果洛手工艺
黑陶茶具。谢格太供图拉加藏靴。本报记者 王春雪 摄昂什多在制作藏靴。 本报记者 王春雪摄拉加镇地处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1
纯手工
茶卡盐雕像盐像瓷又像玉
“这是玉还是瓷器?”青洽会开幕两天来,对这个问题,茶卡盐雕展位的讲解员小许已经回答了无数遍:“这是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8
纯手工
厉害啦!贵南藏绣作品喜获青海刺绣大赛一等奖
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藏绣作品喜获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一等奖。 8月31日青海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展暨刺绣大赛在西宁开赛,来自全省各地区七百余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16
纯手工
世界上最大嘛呢石经堆重现奇观
世界上最大嘛呢石经堆重现奇观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经堆历经数十年的恢复重建后,目前存放经石已逾20亿块,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5
纯手工
青海玉树:匠心传承芒擦藏刀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芒擦藏刀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煅制芒擦藏刀需要特殊的材料、具备精湛的技艺,常用到金、银、红铜、黄铜、木材、铁、牛角等材料,煅制工艺复杂。芒擦藏刀样式精美,受到海内外游客欢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4
纯手工
巴丁才仁:传承玉树传统文化 做乐在其中的手艺人
初见巴丁才仁在青海玉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敦厚朴实性格爽朗他十分健谈。巴丁才仁告诉记者,玉树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5
纯手工
河湟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风兰:做月饼 剪红纸 庆双节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剪纸总和喜庆的节日不可分割,红红的剪纸作品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10
纯手工
金川藏绣,是金川嘉绒藏族编织与刺绣的简称
金川藏绣,是金川嘉绒藏族编织与刺绣的简称。早在公元9世纪开始萌芽,经过700多年的融合以及明朝、清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2
纯手工
河湟地区的土司古迹与文物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有16家(有时也说18家)。包括东李土司(李南哥)、西李土司(李文)、小李土司(李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5
纯手工
湟中银铜器:文化传承的精品
展示錾刻技艺的李成。 本报记者 吴雪 摄逼真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炫目的光泽,这就是以形薄、光亮、轻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8
纯手工
贵南藏绣牵手杭州密扇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近日,贵南县政府与青海图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密勒向扇服饰有限公司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