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西藏昂仁的香巴噶举名僧唐东杰布(1385----1464年)是德格地区最著名的大成就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所做的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一生具有佛法大师、藏医名家、藏戏始祖等名衔并建寺修桥无数。
传说唐东杰布是修习北伏藏派始祖仁增果登在藏北桑桑拉扎山岩中开掘的以《大圆满普贤密意通彻》为主的伏藏500余种而获得即身成就。
位于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东端的萨迦派更庆寺,明正统十三年(1448)由德格家族第三十六代博塔·扎西生根和西藏香巴噶举名僧唐东杰布主持首建了位于司根龙的经堂,以唐东杰布名字取名为"汤甲经堂"。这就是更庆寺的前身。
德格第司扎西桑格当政时期,唐东杰布还到昌地区,尊照巴思巴的预言,勘查了多科山并指定了寺庙应当建立的地点。此时土地神从中作乱,唐东杰布显示神通,在一块巨石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形凹印迹。(“多科”名由此而来,“多”是指石头,“科”是指凹陷的痕迹)。多科寺所在的地形,即是上乐金刚的坛城,因为他的地基是法台,天空是法轮,山势像自然形成的宫殿,宫殿的周围有八大护法神山,门前的地形像空行母的头盖骨,这正是多科寺当建之处。从沃迦喔喇嘛建寺到唐东杰布迁寺到多科山,后来又迁寺至却但多,这期间的传承及历史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根据唐东杰布《长寿仪轨经》里面的记载说,有一位唐东杰布的弟子叫空行母,在康区多科寺附近修行,寿命长达一百多岁。由此推测,是唐东杰布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建立了多科寺。有关唐东杰布是如何建立多科寺及怎样在此传法等,只有口头流传,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自唐东杰布创建寺庙以来,德格土司每三年派一位大师到多科寺担任主持。萨迦鄂巴勘布、洛丹曲江等到多科寺来传法、灌顶等,进行了大量的弘法活动。
唐东杰布在德格修行期间,配制出主治胃病的“成道白色丸”藏成药,在他的影响下,德格地区的僧侣、学者开始较系统地吸收西藏地区的藏医药学传统理论。唐东杰布(1385-1507)在拉萨药王山创办藏医药学校,药王山自此成为藏医药事业的象征和最高学府。唐东杰布是奠定拉萨药王册的最初基础者,著述有身体健安、能治百病的智托洁白丸和对瘟疫等内外科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红丸等许多秘诀。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改革者和创新者,他把“羌姆”等宗教仪式由寺庙引向了民间。唐东杰布一心想为众生谋利,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铁索桥。为建造铁索桥募捐集资,他吸收了当时各地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邀请了山南穷结县一户叫白拉家的七位能歌善舞的姊妹组成演出班子,二人扮猎人,二人扮王子,二人扮仙女,一人击钹,唐东杰布亲自编导节目,设计唱腔唱词,利用寺庙里活动的跳舞神舞蹈形式,以穿插进佛“本生”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内容,编排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村场小巷卖艺募捐,并教化众生。七姊妹组成的“宾顿雪巴”就是最早的藏戏白面具派,这就使过去较为单纯的跳神舞“羌姆”逐渐戏剧化,在哑剧性的情节化舞蹈中开始出现了说和唱。
随着表演手段的不断加强,使这一新生的艺术表演形式逐渐从宗教仪式中分离了出来,形成藏族戏剧艺术的雏形。这一改革顺应了时事,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从而使改革后的艺术表演形式流行更为广泛,彻底实现了藏戏由寺院走向民间,并使之完全成为藏区世俗化的一种歌舞艺术。
唐东杰布时期,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经过历代艺人们的创造、革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唐东杰布也通过他们的舞蹈艺术募捐到大量的财物。后来,康地区(原西康省包括甘孜在内的一部分地区)的一部分民间穷苦艺人,借鉴唐东杰布创造的藏戏,并效仿唐东杰布那样组建类似印度大篷车队的歌舞演出班子,首创当时康区民间藏族歌舞“热芭”,俗称“康戏”(属甘孜藏戏的前身),它主要流行于西康地区,它的表演是以藏戏清唱和铃鼓为主,其中,包括吟诵、对白、歌唱,表演者须戴面具。“康戏”在封建农奴制后期已经演化为歌舞性很强的歌舞剧。特别是开头出场的“顿”与唐东杰布所创藏戏中的人物服饰、动作完成是一致的。
此唐卡白描图内容描绘的即是唐东杰布抗地震咒轮图。
下一篇:陈那菩萨唐卡解说
工艺特产鉴赏
罗卓泰耶唐卡解说
罗卓泰耶唐卡解说伟大的蒋贡康楚罗卓泰耶诞生在东藏德格县的戎恰一个苯教家庭中。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24
工艺特产鉴赏
土族盘绣:传统手艺推陈出新才能永葆活力
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人民网 雷阳摄都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予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30
工艺特产鉴赏
莲花生大师唐卡解说
莲花生大师唐卡解说古印度邬金国人,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03
工艺特产鉴赏
学员风采丨青海刺绣,指尖上的幸福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的支持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31
工艺特产鉴赏
松赞干布唐卡解说
松赞干布唐卡解说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松赞干布就已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4
工艺特产鉴赏
唐卡艺术品收藏专题展
唐卡艺术品收藏专题展唐卡是藏文音译,它是一种在布、绸或纸上的刺绣或绘画,装裱后悬被用来挂供奉,是极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18
工艺特产鉴赏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牦牛角彩绘摆件~吉祥如意
朋友们好,裕鸿堂老物件分享:详情描述和图片!《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牦牛角彩绘摆件~吉祥如意》此对老牦牛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8
工艺特产鉴赏
西藏镇魔图唐卡解说
西藏镇魔图唐卡解说西藏地形为女魔仰卧之形,藏文史籍中不乏藏王松赞干布修建十二镇魔寺以镇压女魔四肢关节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03
工艺特产鉴赏
展览预告丨“笔尖上的修行”——桑吉才让唐卡艺术展
·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公元7世纪到8世纪,唐卡开始了缓慢的发展。 ·公元9世纪,唐卡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2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在京开幕
↑1月17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出的唐卡作品《白度母》。当日,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0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民间刺绣图录》出版发行
本报讯 (记者 郭靓)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青海省艺术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7
工艺特产鉴赏
持明龙萨宁波唐卡解说
持明龙萨宁波唐卡解说著名的掘藏大师龙萨宁波,西元一六二五年,出生在岗波圣地邻近扎瓦地区,童年时就遇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7
工艺特产鉴赏
中台八叶院唐卡解说
中台八叶院唐卡解说中台八叶院为密教用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位在中央。其图为八瓣莲华,华上画九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贝玛宁洁旺波唐卡解说
贝玛宁洁旺波唐卡解说贝玛宁洁旺波(西元1774-1853) 于木马年诞生于藏东接近德格康地的易陇。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4
工艺特产鉴赏
当禅意国画遇上西藏唐卡
当禅意国画遇上西藏唐卡唐卡作为最著名的佛教绘画形式之一,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5
工艺特产鉴赏
东方妙喜国土唐卡解说
东方妙喜国土唐卡解说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净土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1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
原标题: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间绣品:从“私房”到“非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第一届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2
工艺特产鉴赏
来自喜马拉雅最奢侈的面料,30头牦牛才做一件围巾
一百年前争相进入西藏的欧洲探险家们或许不会想到,仅仅一个世纪过去,来自这片神秘土地的牦牛绒就会漂洋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5
工艺特产鉴赏
十三世噶玛巴敦都多杰唐卡解说
十三世噶玛巴敦都多杰唐卡解说敦都多杰藏历水牛年(西元1733,清雍正十一年)八月第二个礼拜诞生在距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2
工艺特产鉴赏
藏族银器工艺
银器是藏族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四大类。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09
工艺特产鉴赏
「央视画廊」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
唐卡,源于藏语的译音,意为卷轴画。青海安多唐卡绘画艺术,最早可以溯源到公元10至11世纪,距今10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1
工艺特产鉴赏
塔尔寺酥油花震撼绽放!还有一大波高清美图...
正月十五元宵节湟中县塔尔寺旅游景区游人如织不少游客在八座塔前点灯祈福灯火昼夜不息场面十分壮观当天,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4
工艺特产鉴赏
探访青海最大民间博物馆 珍藏大量木雕艺术品
图为2016年从泰国迎请回国的世界范围内罕见的自在观音坐像。 张添福 摄图为金丝楠木雕刻、重达近3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3
工艺特产鉴赏
中国的刺绣 绝美国粹
中国的刺绣起源早,技艺精湛,可谓鬼斧神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领略下这项绝美国粹的魅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4
工艺特产鉴赏
蕴含美好的“和睦四瑞”唐卡
蕴含美好的“和睦四瑞”唐卡唐卡中,有和睦四瑞图,象征尊老爱幼,和平相处。其故事源于《释迦牟尼本生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