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入手坯成样,灵手塑意具质朴。
抟器惟宗东西邻,形有方圆似容珠。
————笔者记
藏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是在吸收犍陀罗文化、突厥文化、尼泊尔古代艺术等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囊谦黑陶的造型同样也是在吸收异域器物造型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并完善的,因此,在囊谦黑陶造型中保留着许多异域艺术文化因素的影子,这是囊谦黑陶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玉树周边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造型的陶器,如:在科依·克雷尔干·卡拉,就有公元前3世纪的大型陶酒罐出土;新疆东突厥墓葬群中的陶器多附增加了立体造型的流、整、耳等;在尼泊尔的穆斯塘地区有带耳的圆底,球形腹的陶罐出土;拉达克列城的墓葬中也有多件敞口、束颈、圆腹、圆底的陶罐出土;在被称为“犍陀罗文化墓葬”的印度河流域墓葬,出土的陶器包括罐、敞口碗、带手柄圏足杯、长身球腹杯等等。而这些地方的陶器,器物造型组合简单,以圆底罐和钵、碗类为主导,而且主流器形都是单耳圆底罐为主,而囊谦地区的黑陶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这些地区的陶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囊谦黑陶造型的演变正如藏族其他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演变中对周围异域文化有一定的吸收。
翻开历史的尘封,西藏地区出土的陶器,造型基本为罐,盆、碗三大类,其造型特点具有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罐类陶器几乎都有宽带状耳,耳又有双、单、大、小之分,一般腹部多圆,底多为小平底。在这些陶器中,陶罐主要是凹底或平底;壶多为长弧颈侈口;盆、碗类器形的造型,腹部明显为内收的风格,这些代表着西藏新石器时代较高水平陶器,造型特征主要集中在口、径、足底部的变化上,表现了高原藏族先民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而囊谦黑陶的造型与藏族古代陶器的器型、造型变化基本一致,种类有单一到多样化的趋势,器形从单纯追求实用功能到追求外形的艺术审美特点,造型均有洗练简洁、具象与抽象和谐统一的特点,可见囊谦黑陶造型在发展中对古代藏区陶造型有着积极的继承。
智慧的藏族人民对诸多他民族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同处于中华大地,在藏族文化发展中受汉文化的影响可谓最大。囊谦黑陶的造型变化,也明显受到了我国西部古代陶文化的影响,藏族艺人对西部古代陶器的造型充分借鉴,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突出的囊谦黑陶造型。虽然囊谦黑陶与甘青地区的古代陶器存在明显地域性风格差异,但其间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造型形制上大体一致,均呈现出大腹、高足、短颈、敞口等特点;囊谦黑陶中有许多类型的陶器,器形肩部普遍突出,有明显的肩线,腹部以下的轮廓线几乎全部弧曲,普遍为平底,颈较粗,肩头靠上,肩耳或腹耳均在器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等特点,在西部其他地区古陶器中均有出现,整体看来两地的每件陶器造型上,都是力求既注重实用要求又与粗犷的审美相结合的特点;造型中都继承着西北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审美习惯;遵循着“实用、经济、美观”等原则,因此,在囊谦黑陶的发展演变中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古代陶器造型有着绝对的借鉴因素。
囊谦黑陶的造型,根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整体呈现出以实用功能为主的特点。这与囊谦地区的海拔、气候,当地人的饮食结构等是分不开的,黑陶锅、陶罐等器物均为敞口短颈的造型,便于取食,而且在这些黑陶上还配有盖,弥补了食物散热快的缺点;在酥油茶壶、热茶炉等器具上也均有盖子,也是为了防止茶水散热过快,还起到防灰防尘的作用。藏族人有团糌粑的习俗,黑陶碗采用敞沿、凸腹的造型,便于盛放炒面也便于团糌粑,体现了功能的需求。藏族人喝茶的习俗较普遍,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中,茶很容易凉,在传统囊谦黑陶中便有被当地人称为“暖壶”的黑陶器物,此器物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个罐形火炉,罐体内颈上有三个固定的支撑,肩部有生火后便于氧气进入的几个小气孔,上部一般是一个敞口的带把壶,这样的造型组合在下面的罐形火炉中烧上牛粪,便可以让上面壶中的酥油茶一直保持温度。这些既考虑了器物的质地,又融合了器物本身的实用功能的黑陶,体现了当地制陶匠注重实用转而为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情结。它的制作工艺即使在现代也是具有很高难度的,显示出中国古代先民陶器制作工艺的伟大成就。
在囊谦黑陶中的壶、罐、瓶、杯等器物是以器物的中轴线为基线,两侧外廓线的曲、直、斜、折等变化以及形、量等均是左右对称的,这种对称给人一种规范的美感;有些器物的腹、颈、肩部位会对称地塑设等量等形的耳,也是为了取得黑陶造型的对称之美。盘、碗等器物时囊谦黑陶中极为普遍的生活用具,这类器物则呈现一种放射性对称,以盘或碗的中心为对称基点,分层向外扩散、辐射而构成放射性对称。两侧轮廓线对称的造型使黑陶有一种速放急刹的感觉,蕴藏着一种凝聚的力,依力学的最小稳定系数去制造工巧,而只着重依自然感觉来求得最大安定,体现出器物“粗犷奔放”的造型特点,给人一种端庄敦厚,又有阴阳交错、变幻万千的神奇雕工,收放合度的总体印象。
均衡的造型在囊谦黑陶造型艺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囊谦黑陶的酥油壶、罐、坛等器物,基本都用了倒置梯形的形式,但上下宽差和与高度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口、身、底各种形式因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相对均衡,器型整体由上到下具有非对称性,表现着相对稳定的造型特点,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体现出了具有均衡的规律;一些体型较大的罐状黑陶,主要以储藏罐和酒瓮为主,这些黑陶整体形体虽然在体量上没有较大起伏,但是器物上半部和下半部连续不断,没有外轮廓没有大的起伏变化,粗拙的造型整体也具有均衡性,达到了匀称均衡、实用合理的效果。整体看囊谦黑陶尤其注重口沿和器腹的变化,形成一器多式的特点,艺人们常常利用黑陶形体的大小、方圆以及陶器表面的起伏、凸凹、翻转等变化,恰当地突出了陶器对称均衡的造型特点。
圆形在造型形式上给人以“美满”“圆满”的感觉,能最形象地表达循环、轮回的哲学观念,“圆”是体现藏传佛教宗教观念的特定形式。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围绕“圆”开展的活动,如:转湖、转山、转玛尼、转经等,信徒们认为“沿圣迹绕山一转,可洗尽一身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避免地狱之苦,转百圈,便可成佛升天”,潜意识中体现藏民族对生灵充满同情与对佛法的虔诚。在藏族器物中就有诸多圆形造型器物。囊谦黑陶中以圆形为主的造型也是占主要的比例,各种黑陶的腹部、壶嘴均是圆形,不少陶罐和陶壶的造型,基本形状接近于球体,黑陶的拐角、弯折等位置,艺人们多用弧形采取方圆结合的造型,突出了艺人在制作黑陶时“圆”、“满”、“稳”的造型追求,给人以质朴、古拙和浑厚的审美感;呈现出一种突出、饱满和富有弹性、具有力度以及柔和的情感。这也是囊谦黑陶造型中所蕴含的“圆通”、“圆觉”的宗教教义和哲学思想。
囊谦黑陶作为藏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智慧的代表产物,一直遵循着拙朴稳健的造型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藏族史前文化的本土特性,但其仍表现出文化的复合性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间接表现着创作者和使用者的思想和感情,囊谦黑陶的造型与广大康区藏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表达着藏族人民质朴、稳健的个性特点。囊谦黑陶中的瓮,一般形体高大,深腹,腹以下渐收为特点;甑则形似盆或罐,深腹,平底,常作圆形;还有各种鼓腹壶、罐等造型在曲直起伏变化中既符合律动美感,又显得敦实、沉稳;再如各种盆、杯的腹体由小到大,在表现渐变的韵律感的基础上不失庄重,给人一种“小器大样”的感觉。
在囊谦黑陶制品中还有极少仿生的器型,如:黑陶鸡形陶盆,整体依照雪鸡造型设计,喷口塑类似鸡首的造型,口沿两边塑两个小的凸起,似鸡的两翅,整体陶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显示出了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质朴的性格品质,也体现着早期文明中藏族人民对母性的崇仰,联想到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它不仅蕴藉着深厚的农耕文明,而且也闪烁着朴素的诗歌光芒。
取之泥土,淬火而生。囊谦黑陶从多元的黑陶造型中汲取精华,同时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革新,创造性地将质朴的原始艺术观念与现代审美取向完美融合,以其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的特点,在众多陶器艺术中如黑珍珠一般,散发着独特魅力。
作者:李懿 来源:青海日报
工艺特产特点
藏东脱贫影像:古老藏刀技艺助脱贫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加日扎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云南白族制刀匠寸昆杰(左)和藏族制刀匠强巴伦珠一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9
工艺特产特点
探索古老藏族绘画艺术——掐丝镶嵌珐琅唐卡
美轮美奂的“掐丝镶嵌珐琅唐卡”掐丝镶嵌珐琅唐卡又称金丝彩釉画元朝时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23
工艺特产特点
邀您观赏青藏高原特有的“神奇动物”
气势雄伟的青藏高原坐落在亚欧大陆的中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素称“世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0-01
工艺特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族织毯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青海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6
工艺特产特点
同是白玉,和田料和青海料有什么区别?
由于我国地区地大物博,矿石的储备非常惊人,而玉石的存储量是极为的丰盛。而在众多玉石当中要属来自新疆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4
工艺特产特点
国际艺术走进“花儿”故乡
8月10日,天朗气清,在一支藏族姑娘和小伙子热情激烈的舞蹈中,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大通回族土族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制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
勇于拼搏,敢于创新。青海企业家在发展的浪潮中紧跟时代,带着一批批“青海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尤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0
工艺特产特点
一朵酥油花见证中国藏文化保护
新华社西宁2月20日电(记者白玛央措 耿辉凰)50岁的慈诚正在用藏族的传统食物糌粑和酥油捏制以供祭祀的食品——朵玛,糌粑变成宝塔状,酥油化作一朵五彩的莲花。 “朵玛和酥油花在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经常被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9
工艺特产特点
昆仑冻石分类
昆仑冻石---产于青海省互助县,石质脂润,品种繁多,色彩瑰丽,柔而易攻。分为两大类,石质莹洁者俗称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6
工艺特产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之土族刺绣
青海土族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为主要题材,也有花卉和动物图纹,彩线的使用和搭配都充满鲜明的民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1
工艺特产特点
觉囊画派的风格及特点
觉囊画派的风格及特点通常画派和教派之间并没有直接关係,但觉囊派是个特殊案例。觉囊派原本是个大教派,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8
工艺特产特点
「每日一非遗」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是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的技艺,该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千年历史尽在其中,彩陶唐卡极具特色
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博物馆是应该去看看的,因为博物馆是最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地方,而且很多珍贵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6
工艺特产特点
宇宙形成人类起源 这幅618米的世界最长唐卡 到底藏着藏文化多少秘密
看过一部名为《唐卡》的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年事已高的唐卡老画师问一位年轻人,你知道唐卡是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回答道:填补空白。 提到藏文化,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藏,其实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文化赋予城市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是文化传承。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某地区、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0
工艺特产特点
玉树的碰撞 虔诚的信仰与现代的激情
青海玉树州位于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海拔,在青海各县市中排名并不算很高,以3710米的高度位列第八。玉树,树贵如玉,其藏语意为“遗址”,素有名山所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0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衣服清洗,需要8项注意!
羊绒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纤维,是迄今为止被时尚界广泛认可的最昂贵的纺织原料。羊绒制品因其轻柔保暖,雍容华贵的特点,自古以来就为王公贵族所青睐,被誉为“纤维钻石”和“软黄金”。人们既为她的金贵和柔媚而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特点
为什么藏族人们都喜欢把饰品挂满全身,你知道吗?
走在西藏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不管男女老少,身上都挂着漂亮的各种饰品,像是土豪一样的装扮,其实这是有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5
工艺特产特点
河湟工匠 -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成
叮叮当当的声音,敲敲打打的节奏是李成的生活韵律。锤子、錾子陪伴了他的一生,一锤一錾敲打出湟中银铜器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4
工艺特产特点
昆仑玉和白底青翡翠长得如此相像,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随着翡翠的热度越发高涨,越来越多玉石走上了模仿翡翠的道路来。最近又出现了翡翠的“伪装者”,它就是昆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6
工艺特产特点
源自宫廷与佛教的绣品——丝绫堆绣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丝绫堆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3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羊毛衣物的洗护保养
TING HOUSE 2019FW 羊绒也叫“软黄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多么奢侈珍贵。羊毛长在绵羊身上,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羊绒则是山羊为了抵御严寒在羊毛根部长出的一层细绒,仅生长于冬季。每只绵羊每年可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6
工艺特产特点
酥油花的传统竟来自文殊菩萨托梦?走进青海塔尔寺的传奇故事
2020年跟没过似的,很多人都这么觉的,这也许正好说明了我们和这个世界及其关系的真相。在病毒面前,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1
工艺特产特点
从唐卡展看藏传佛教的图纹与“净域虔心”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净域虔心 时空对话——喜马拉雅艺术展”近日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对外展出,现场可以近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4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的那些工艺品,你都了解么?
藏刀:华丽豪放的藏服,腰间一柄精美的藏刀,这是人们对藏族人的标准印象。藏刀对于藏族人,无论男女都是不可缺少的饰品和生活用品。刀柄刀鞘上的吉祥图案或藏文,使藏刀成为了镇妖辟邪的信物和珍贵的礼品。远古时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