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作者:龙仁青(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青海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地处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塔尔寺一经诞生,便成为藏传佛教僧俗信众膜拜向往的圣地,同时也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格外重视。
塔尔寺收藏有大量文物和精美的艺术珍品,其中酥油花、唐卡和壁画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尤其是酥油花艺术,更是名扬中外。
塔尔寺的酥油花制作,由两个专门的“花院”进行,俗称上花院和下花院。因有比赛的成分,所以在正式展出前,两个花院的作品是保密的。即使是同宿舍的僧人,若分属不同花院,彼此间亦是闭口不谈的。我是因为有宣传任务在身,才被特许在小僧的陪同下分别进入了两个花院的酥油花作坊。
“掌尺”为酥油花“开眼”冶存荣摄/光明图片
虔诚的心花
高原牧民以自己最为金贵的食材——酥油作为制作酥油花的原料,在每一朵酥油花的背后,都隐含着他们的虔诚之心。
说起酥油花的起源,专家们公认的说法,是从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中产生,与苯教用于祭祀的祭品——朵玛有关。朵玛一般用糌粑捏制,其上附着有简单的酥油贴花。而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又把酥油花的缘起指向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宗喀巴大师与文成公主。
酥油花龙仁青摄/光明图片
有关宗喀巴大师的传说认为,大师在拉萨主持祈愿大法会时,某一夜晚,他梦见天上彩云飘荡,大地一片艳丽,野草瞬即变成了鲜花,荆棘顷刻化成了明灯,更有不计其数的珍宝五彩缤纷,熠熠闪烁。一时间香风徐徐,温馨宁静。大师从梦中醒来,认为梦境中的一切殊胜无比,即刻组织艺僧用酥油制作重现梦中胜境,于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供奉在诸佛座前。酥油花制作及供奉酥油花的佛教仪轨自此开始。
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认为,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释迦牟尼等身佛像,到了拉萨时,藏族僧俗信众便想在佛像前敬奉花供,表达敬意。当时正值隆冬,冷冽的高原无花可寻,藏族信众便用自己最为珍贵的食物酥油捏制成鲜花的模样,供奉在佛像前。自此开启了这一仪轨。
我向塔尔寺寺院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阿克昂秀请教这一问题,他略加思索后说:“其实就是向佛法表达虔诚之心!”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
酥油花,藏语称之为“梅朵乔巴”,即为花供之意。由此可见,酥油花是用来供奉的,是鲜花的替代品。
花作为佛教的供养物,在佛教在印度等地传播的最初,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仪规。佛教传入藏区后,这一仪规也随之传入,但在所供奉的品类上有了因地制宜的改变。高寒的青藏高原,冬日冗长,夏天短暂,在不见花草的冷清冬日里,去哪里寻得鲜花,如何去完成花供仪式呢?
于是,虔诚的信众们便想到了酥油。
酥油是从牦牛奶中提炼而来,是藏民族最为珍贵的食材,营养价值极高,是他们日常摄取热量的重要来源。提炼酥油的方法是:先将牦牛奶在铁锅等容器中煮沸后,自然降温,再倒入酥油桶里,用一只木杵用力上下抽打、搅拌,如此来回数百次后,使奶油分离,黄色的油脂漂浮出来。将其捞出后,沥净其中的水分,拍打成圆状物,装入经过处理的牛羊肚中封藏,食用时随时取出。藏族信众之所以选择酥油来制作供奉用的花朵,除了它有着极好的可塑性,还有一个原因: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虔诚之心——把最好的物品供奉给神佛。
如此,酥油花便应运而生。
随着酥油花制作技术的日益精进,他们发现,比起黄色的酥油,产于冬天的白色酥油在颜色调和等方面更有融合度。牦牛奶产量极低,许多牧民都是要积攒好几天的牛奶才能够从中提炼出少许酥油。到了冬日,牧草稀缺,缺少营养的奶牛产奶量比夏天低了许多。可能是牦牛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改变,冬日的牦牛奶中提取出来的酥油是白色的。这种白色酥油产量更低,更为金贵。
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虔诚之心。
每年进入酥油花制作时节,塔尔寺便指派专人到青海湖畔一带的牧人家里收购酥油,牧民们也特地把金贵的白色酥油预备好了,他们知道这是寺院用于酥油花制作的,便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寺院。
所以,当一朵朵酥油花在艺僧的指尖上诞生之前,笃信佛教的藏族牧民的虔诚之心,已经隐含在那纯净酥软的酥油之中了。
指尖上的绽放
在冰窟似的酥油花作坊里,艺僧们不断把自己的手指放入冰水中降温,让色彩艳丽的酥油花从他们的指尖上悄然绽放开来。
我在小僧陪同下走进下花院的酥油花作坊时,看到作品已经基本制作完成。它们靠墙摆放在地面上,独享着绽放之前的安宁——再过一天,它们将在万千僧俗信众的瞻仰和膜拜中绚烂盛开。
艺僧洛桑旦巴说:“酥油花是从我们的指头上开出来的。”的确,除了双手,他们几乎没有用到任何工具。
酥油花的制作,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当制作的选题和内容确定下来之后,艺僧们便在总指挥——“掌尺”的部署下,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取材于历史、佛经的故事一一呈现出来。
第一道程序,艺僧们称之为“扎草人”,就是用铁丝、麻绳、芨芨草等捆扎出作品的雏形。他们最初的操作,看似随意,甚至看不出形状,其实这是严格遵循着《佛像度量经》的,诸如“行七坐五跪四盘三半”等,即以头为标准长度,站立的人为七头高,坐立的人为五头高,跪立人为四头高,盘腿坐的是三头半高,两肩之间为三头宽。
接着是做初坯,用的是上年酥油花的酥油,这是传统。就是将上年的酥油花作品砸碎后除去杂质,掺入麦草灰,经过碾压揉捏,成为一种有可塑性的黏状物。艺僧们称之为黑酥油。他们用泥塑的方法把黑酥油裹贴在骨架上,完成基本的造型。用上年酥油花的酥油做初坯,节省的意思显而易见。
上色,即在初坯上敷塑彩色酥油。上色之前,要加工制作五颜六色的彩色酥油,也就是将各种矿物质颜料经过反复糅合融入白色酥油中,配制出各种颜色的酥油颜料,依次放在台案上。上色是一个十分艰辛的工作。工作时,每一位艺僧身旁自始至终都放着两只水盆,一只装冰凉的冷水,一只装掺和着豌豆面粉的热水。上色时,当艺僧手上的温度引起作品表层的酥油微微融化时,他们便把手放入冷水中降温;当手上沾染上太多的酥油颜料时,又要将手放入热水中清洗。隆冬的高原寒气袭人,酥油花作坊中却不能生炉子,门窗也用厚布遮蔽起来。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艺僧们满怀虔诚、心无旁骛地工作着。据说长此以往,每位艺僧都会患上关节病、胃病等。
艺僧们各自完成单件作品后,再将这些作品按照约定俗成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蔚为壮观、布局完整的立体画面,以连环画的方式,把最初确定的创作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大到数米高的亭台楼阁、小到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酥油花制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开光。正月十五清晨,在肃穆的诵经声中,由“掌尺”庄重严肃地为酥油花中的佛像“开眼”,亦即为佛像嵌上眼仁,这是一种只有“掌尺”拥有的特权。接着便向着酥油花喷淋圣水、抛撒青稞,据说,如此便为酥油花注入了花魂。
寒月下的绚烂
农历正月十五,华灯初上、皓月当空之时,从艺僧们的指尖上悄然绽放开来的酥油花,便迎来了它们大放光彩的时刻。
塔尔寺的上花院和下花院,都有几块古董级的木板,被艺僧们称作“老板”。“老板”有多少年的历史,已无从考证,但它们成了每年承载和展示酥油花作品的不二选择。展示时,摆放它们的位置和次序也从来不变:正中供奉着主尊——观世音菩萨;紧贴着主尊两侧,是两块窄小的木板,其上塑有一列三个孩童,艺僧们称之为“娃娃板”;“娃娃板”两边,各有几块长方形的木板,木板上呈现的,才是当年酥油花作品的故事内容,也是两个花院之间每年守口如瓶、从不泄露的秘密所在。这些内容每年都有变化,基本不会重复。
从正月初八开始,塔尔寺要举办为期9天的正月祈愿大法会,正月十五则是大法会上展出酥油花的日子,要将那些放置在“老板”和“娃娃板”上的酥油花作品“请”出作坊展示。
酥油花展示是在寺院外的一处开阔地上进行。
在酥油花尚未请出作坊之前,先要设一个锦棚,也称为“灯棚”,是一个用木杆搭建、周围用堆绣唐卡围拢起来的棚架。这些唐卡都是寺院收藏的珍品,结合每年酥油花展的内容,精心从寺院收藏品中挑选出来的。酥油花经冷水喷淋,洗去尘埃后,便被“请”进锦棚里,并依照固定的展陈次序摆放开来。两家花院的酥油花制品相距大概不到100米,展陈方式一致。布置完成的酥油花向前倾斜约20度左右,形成一种菩萨俯视众生的效果,令观者心生敬仰之情。待一切妥当圆满,活佛、僧官等带领僧众前来开光。僧众齐声诵念《上师供》,抛撒青稞、大米等。经过这一仪式,酥油花便被赋予了神性。
酥油花展出时,人们常常忽略了一群人——在离展出现场不远的九间殿里,一支由僧人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奏佛乐。乐队的演出属于酥油花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有专用的乐谱,演奏的曲目有《八仙》《白木营》《绿麒麟》《金钱落地》等,另有《太平》《金钱丝》《八男进宝》等3首工尺谱,主要乐器有笛子、管子等吹奏乐器,以及鼓、钹镲、云锣等打击乐器。
此时,高原的冬日冷冽,一望无际的荒野上看不到任何花草的色彩。而当华灯初上、皓月当空之时,在两座不同的花院里,从艺僧们的指尖上一片片一瓣瓣地绽放开来的酥油花,便迎来了它们大放光彩的时刻。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4日12版)
工艺特产鉴赏
“感知中国·大美青海”民族文化艺术走进希腊雅典
图为雅典市副市长EVA致辞。 田春元 摄图为雅典市副市长EVA致辞。 田春元 摄中新网希腊雅典5月1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3
工艺特产鉴赏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唐卡解说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唐卡解说章嘉呼图克图是清代藏傅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地位很高,是北京地区、山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31
工艺特产鉴赏
这个人类最古老的制造业,如今也在对接消费升级风口
低钠盐可以降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因为它比普通盐口味淡,如果加多了,一样起不到低钠的作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1
工艺特产鉴赏
邬金财神唐卡解说
邬金财神唐卡解说藏名译音:囉那推称乍译意:颅鬘大力师咒:嗡啊吽 班杂 咕如燃那 吞称匝 萨日瓦斯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9
工艺特产鉴赏
历代大宝法王噶玛巴
历代大宝法王噶玛巴噶玛巴活佛,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地位虽次于班禅、达赖,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7
工艺特产鉴赏
铜色吉祥山唐卡解说
铜色吉祥山唐卡解说铜色吉祥山乃莲花生大士以其虹光身所化现之净土,乃无量无边之光明世界,寂灭喜乐、智慧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0
工艺特产鉴赏
【居巧分享】如何用分层地毯装饰房间
说到地板覆盖物,有时候越多越好。层叠地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为房间增添色彩和图案,也可以在不铺大地毯的情况下尝试流行趋势。耐用的剑麻配上充满活力的纺织品,适合家庭共享空间、人流量大的区域或宽敞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08
工艺特产鉴赏
蒋华谢宁唐卡解说
蒋华谢宁唐卡解说蒋华谢宁依照文殊菩萨的授记,前去依止噶绕多吉大师,时大师已75岁,依止修学了数十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9
工艺特产鉴赏
非遗在西宁 | 针尖上飞舞的艺术
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在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上,刺绣品不仅是珍贵的货物,更是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0
工艺特产鉴赏
布达拉宫唐卡解说
布达拉宫唐卡解说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6
工艺特产鉴赏
四臂红文殊唐卡解说
四臂红文殊唐卡解说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梵文 Mañjuśrī 的译音,又译作曼殊室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6
工艺特产鉴赏
藏族绘画中的风马图解说
藏族绘画中的风马图解说风马又称隆达(音译)、禄马图。将风马图印在红、黄、蓝等各色纸片上祭神招福,即在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2
工艺特产鉴赏
青海民间传统文化——河湟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民间称之为“绞花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07
工艺特产鉴赏
中国非遗,青海於菟一年只有一次,不看会后悔
微媒讯:(摄影报道/皓石)12月15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青藏高原正值严冬,异常寒冷。青海省黄南州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22
工艺特产鉴赏
敦都多杰唐卡解说
敦都多杰唐卡解说敦都多杰藏历水牛年(西元1733,清雍正十一年)八月第二个礼拜诞生在距拉萨四天行程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8
工艺特产鉴赏
当禅意国画遇上西藏唐卡
当禅意国画遇上西藏唐卡唐卡作为最著名的佛教绘画形式之一,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15
工艺特产鉴赏
你见过史上最艳丽的玛尼石吗?
▲关于玛多“玛多”是什么意思呢?在藏语里,“玛”指“玛曲”,也就是黄河,“多”是源头的意思。合起来就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3
工艺特产鉴赏
嘉赛奔札巴唐卡解说
嘉赛奔札巴唐卡解说嘉赛奔札巴(西元1170-1246) 诞生在中藏吉当巴却竹。五岁时开始读书,九岁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08
工艺特产鉴赏
《吉祥彩绘》(百幅)青海开展 展现藏式建筑绚烂彩绘文化
图为观众参展。 张添福 摄中新网西宁12月21日电(记者 张添福)《吉祥彩绘》(百幅)连日在青海省图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27
工艺特产鉴赏
罗汉渡水图唐卡解说
罗汉渡水图唐卡解说这幅唐卡描绘的是罗汉渡水图,其中有的骑狮、有的骑虎、有的乘龙,把猛兽作为他们嘻戏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05
工艺特产鉴赏
世界上最精美、最长的唐卡
世界上最精美、最长的唐卡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它全长618米,宽2.5米,共绘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11
工艺特产鉴赏
语言学(声明)师承唐卡解说
语言学(声明)师承唐卡解说语言学即声明是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之一,其鼻祖为文殊菩萨。“五明”在雪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2-23
工艺特产鉴赏
如意轮观音唐卡解说
如意轮观音唐卡解说如意轮观音也可以称为「大梵深远观音」,而之所以名为「如意轮观音」,主要是因其形象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7
工艺特产鉴赏
十八罗汉之巴沽拉尊者
十八罗汉之巴沽拉尊者巴沽拉尊者为十六尊者之九,他手捧的猫鼬为是巴沽拉尊者的标志,其含义如下述:每个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29
工艺特产鉴赏
欧式刺绣与传统中国刺绣,大不一样,立体精致,却只能做些小物?
刺绣 | 欧式立体刺绣还能这么玩 现在的你还以为刺绣只是旧时代的产物? 我们一般看到的大概只有古代电视剧中, 女孩儿们一针一线刺着女红的样子, 但这些针线活,却似乎离我们很远。 欧式刺绣尽管与传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