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人类文明几乎都依河而兴,同样在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也有条被青海人称为“母亲”的河流——湟水河。它自包呼图山奔腾而来,在众多山峦峡谷间穿行,沉淀为这片湟水谷地。
在这片谷地中,生活着170万海东儿女,随着海东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形成多种独特而又灿烂的民族文化交融且并存在这片谷地。海东让旖旎的风光与灿烂的文明相遇,用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绽放异彩,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绚丽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加盖了自己独特的鉴章。今天我们就循着湟水河的脚步穿过老鸦峡,走进一座叫柳湾的村子。
早在5000年前,乐都就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叩开这湟水谷地千年文明之门的,就是这个叫柳湾的村子。故而,著名作家张承志将湟水破译成一条彩陶流成的河。柳湾处于湟水谷地东部,南临湟水,北依祁连山脉,杨柳成荫,纤陌纵横。多柳有弯,又有溶溶湟水的滋养润泽,或许这就是被冠名“柳湾”的缘由吧。
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柳湾和湟水流域的许多村寨一样,千百年坐落在湟水高台上,承受着日月风雨的洗礼。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轮转到了1974年的春天。
据当地老人讲述,这一年春天,柳湾村的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在村庄后面的半山坡上平地造田、挖渠引水。其中一个村民一铁锨挖下去,没有想到竟挖出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而这个神秘的世界与史前文明有关。当时,村里有一支解放军巡回医疗队在当地为老百姓看病,村民们挖出的几个陶罐正好被医疗队中一位具有一定文物常识的老军医看到。老军医看着这些陶罐上面画有规律的精美纹饰,马上意识到——这些陶罐很可能是文物!几个彩陶被迅速送到了当时的青海省考古工作队,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
随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队经过7年艰苦的发掘和整理,在这里共发掘墓葬1730多座,文物近4万件。包含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4种古文化类型,展示了距今约4600至3600年的历史长河中,柳湾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果实,揭开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氏族社会公共墓地的神秘面纱。
专家认为,墓地全面挖掘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墓葬的分布规律和时间先后顺序初步清楚了,为研究私有制的起源与阶级的起源等有关问题,提供了一批较新、较好的实物例证。
彩陶符号的出现,标志新时代的开始,农业牧业定居生活的开始,也是重要手工业的开始,提供饮食器具。柳湾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果实,揭开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氏族社会公共墓地的神秘面纱。正如当年参加过柳湾考古发掘、后来成为我国著名作家的张承志在其小说《北方的河》中所说:真的,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彩陶符号或是文字雏形
在众多出土的文物中,最引起专家们兴趣的是彩陶上的图案和符号。在一个距今4000年左右的彩陶,上面有一个神秘的“卐”字纹符号,绘有“卐”字纹符号的柳湾彩陶一共有26件,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卐”字纹符号。它打破了传统学术界认为的,“卐”字纹是公元四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的观点。那么,柳湾彩陶上最原始的“卐”字纹又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对于这个神秘的符号,在世界各远古文化遗留物中,都曾大量发现过,它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太阳崇拜遍及了人类历史的各个角落。的确,神秘的“卐”字纹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想象的空间。
值得重视的是,柳湾墓地马厂彩陶不但以数量和花纹著称,而且一部分彩陶壶的腹下部,绘有各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是陶器制造者的记号,或代表氏族的徽号,还是我国最原始的古文字?对于这些内容的探讨,将为研究彩陶王国增添新的课题。
近几年有一种观点认为,柳湾彩陶符号与纳西象形文字惊人的相似,柳湾彩陶上的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可用纳西族的东巴传统文化来解释。云南省丽江教育学院教授、民族学者和士华先生在《纳西族先民在青海概况》一文中有以下见解:春秋战国时期,纳西族先祖迁居于青海湟水流域“洛多斤导补”,纳西语“洛多”即乐都。而纳西族有一个祖居地名叫“蹲底然仔补”,纳西语意为大坡柳树下,与今乐都柳湾这一地名恰好吻合。据纳西族教授和士华先生曾寻根问祖来到乐都时所送的资料中可见,纳西族先民春秋战国时在乐都湟水两岸的柳湾一带居住生活了近300年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今天的纳西东巴文化与柳湾彩陶符号相同的缘由。
目前,对于彩陶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的雏形之说,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认识,相信总有一天,会证实这些符号是汉字的雏形这一观点。到那时,柳湾彩陶会被赋予新的涵义,以乐都为中心的河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将被世人重新认识。
享誉内外的“彩陶王国”
2002年5月28日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顺利落成,2004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柳湾彩陶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外形酷似在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这种彩陶盆在大通县后子河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盆的内壁上绘有3组舞蹈人花纹,5人一列共15个舞蹈者,手足相接成圆圈,他们伴随着歌声或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那简练的线条,匀称的对比关系和生动的人物造型,展示出高原先民们优美的体态和轻盈的舞姿,整个场面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欢乐的气氛,给人以刚健中不失柔情的和谐美感,是世界上最早记载人类舞蹈的。
博物馆总投资450万元,占地面积5830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925件,彩陶就占一半之多,馆藏的彩陶文物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些彩陶以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而闻名于世。
彩陶文物的收藏、研究、展览是彩陶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墓葬的复原陈列是彩陶博物馆的最大特色。陈列分三个单元,从柳湾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劳动艺术创造及埋葬习俗,全方位、多角度的向观众展示柳湾彩陶文化的魅力。
馆内的彩陶文物主要包含着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四种古文化类型,如裸体人像彩陶壶、彩陶靴、人头像彩陶壶、提梁罐、蛙纹彩陶瓮、鸮面罐及骨制刀、叉、勺和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高原地区空前繁荣的彩陶艺术。这一切,无不在诉说乐都悠久而多姿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好似一张千年文明的存根,等待世人的探究。
柳湾这个本是西部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只因出土大量的彩陶而引起世人的关注。如今,柳湾也因彩陶的璀璨而闻名于世赢得了“彩陶王国”的美誉。乐都也因柳湾彩陶获得了“彩陶之乡”的美称。它仿佛湟水河畔的一颗明珠,以绚丽的文化底蕴为积淀,周身却散发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工艺特产特点
热贡艺术——海拔两千五百米的世界级“非遗”
来源:经济日报24日,来自中央和青海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采编人员,来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走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31
工艺特产特点
超简单的家庭地毯清洗方法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地毯,有的是用于装修,有的是起到美化的作用,还有的为了铺在地上防止小孩摔倒碰到的,因此现在地毯的使用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地毯由于它的材质的特殊性,因此很容易粘到灰尘,如果不及时清洗很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2-14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玉.识别》
前面讲了讲俄玉,今天再说说青海玉。青海玉出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位于昆仑山山脉最东部,原则上于和田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10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羊绒羊毛衣物的洗护保养
TING HOUSE 2019FW 羊绒也叫“软黄金”,听名字就知道它多么奢侈珍贵。羊毛长在绵羊身上,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羊绒则是山羊为了抵御严寒在羊毛根部长出的一层细绒,仅生长于冬季。每只绵羊每年可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6
工艺特产特点
“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1
工艺特产特点
布达拉宫御用香,神奇的秘制藏香——尼木藏香
现在活得精致的“猪猪女孩儿”梳妆台上有两种东西是必定不会少的:口红和香水。虽然法国的格拉斯小镇被誉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1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
唐卡:从寺院走出的绝美艺术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3
工艺特产特点
关于和田玉的一些基础知识普及
说起和田玉,其实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我们,可以说无人不爱玉。但同样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人爱玉而不敢买玉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6-03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堆绣:碎布贴出的浮雕艺术
青海省湟中县历史上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地方。素有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和 “西藏咽喉”之称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22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的图案种类 唐卡图案都有几种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11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制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
勇于拼搏,敢于创新。青海企业家在发展的浪潮中紧跟时代,带着一批批“青海造”,走出独有的高原范儿。尤其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10
工艺特产特点
走近掐丝唐卡艺术,感受藏传文化辉煌-记唐卡艺术家刘建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04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人民民族特色的刀具:藏刀
藏刀,又称藏腰刀,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4-30
工艺特产特点
彩陶西及:安特生提出的中国彩陶“西来说”如何被推翻?
安特生提出中国彩陶“西来”1921年, 瑞典人安特生结束对河南渑池仰韶文化的发掘后,对仰韶彩陶与土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07
工艺特产特点
质浑雄迈 汉唐木雕:青海省博物馆藏丝路文物撷粹
质浑雄迈 汉唐木雕青海省博物馆藏丝路文物撷粹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历史悠久。地上、地下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8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以艺术创作凝聚战“疫”力量 开展文艺创作
中国网2月26日讯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部门职能,发挥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04
工艺特产特点
藏传文玩!这些你可知道?
关于西藏,现在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便是藏传佛教文化,而对于咱们文玩人来说,更多想到的便是各类文玩藏饰。那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7-10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塔尔寺,那些僧侣、酥油灯以及磕长头的人们
前段时间出差西宁,完事后,朋友说带你去塔尔寺转一下吧。我说好。 塔尔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合部,海拔2678米,周围峰峦环绕,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值得到此一游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6
工艺特产特点
澜沧江畔的黑陶传承
参加澜湄万里行的中外媒体记者学习黑陶乐器泥胚制作。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6
工艺特产特点
羊绒衣服清洗,需要8项注意!
羊绒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纤维,是迄今为止被时尚界广泛认可的最昂贵的纺织原料。羊绒制品因其轻柔保暖,雍容华贵的特点,自古以来就为王公贵族所青睐,被誉为“纤维钻石”和“软黄金”。人们既为她的金贵和柔媚而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17
工艺特产特点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十六」牛皮上绘就灿烂人生——大通县向化乡靳永红家庭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大通县向化乡乙卡村“五星级文明户”靳永红家庭。靳永红生于1962年,高中文化程度,是大通县皮影艺术传承人。他生长在皮影世家,其父靳生昌是大通县著名皮影艺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耳濡目染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7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和田玉(昆仑玉)你了解多少?三大主要玉矿点介绍
这次来谈谈和田玉(软玉)的主要品种——青海和田玉(昆仑玉),写的不好还请见谅啊!~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0
工艺特产特点
文艺范的刺绣发饰,旧布料就能做,小清新刺绣饰品附教程
刺绣 | 小清新刺绣饰品,附废弃的布料DIY刺绣花艺发饰教程! 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静静感悟一本书,方知人在路途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4
工艺特产特点
宫廷唐卡
宫廷唐卡对于唐卡绘画的流程,汉地一直不甚了解。元明时期,内地所谓的唐卡主要以缂丝和织锦为主,真正宫廷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23
工艺特产特点
打开一扇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之窗
参展的226组件套精美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和现场少数民族服饰,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幅青海多民族共存、多元文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