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览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此展览于2019年12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2个月,将全程免费对公众展出。
展览现场
在我国可移动文物的大家族中,陶器无疑是数量最多的。而陶器中的彩陶,无论是它所代表的时代意义,还是它所传承的文化价值,都应该是陶器中的佼佼者。彩陶艺术究竟有何魅力呢?让我们借着这股东风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有这么一句话,“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
中国的彩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
在封建文明都还未出现的原始社会,人类根据储藏、使用的需求发明了制陶技术,反复试验下终于创造出了坚固耐用的陶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原始制陶逐渐形成产业,陶器制作也从只关注实用性转向满足人类美的追求,彩陶文化应运而生。
彩陶是将彩绘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运用到制陶工艺当中。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烧制完成后,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涡纹双耳彩陶罐
作为新石器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彩陶文化以其绚丽多彩、质朴明快、豪放灵活的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彩陶的器型越来越细致复杂,纹饰也更加精致细密。
谈及彩陶必然躲不开仰韶文化,作为最早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是彩陶制作水平的高峰。其独特的绘制技术和艺术风格让人不禁感叹华夏先民的制陶水平和美学修养。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船形彩陶壶
根据几十年来的发掘和考证,学者们从千姿百态的彩陶中总结出仰韶文化的艺术特征:
一、色彩:早期彩陶的颜色多以红底黑彩或紫色为主,较为简朴;中期彩陶开始流行先以白色、红色作为底色,然后再加以黑色、棕色、红色的纹饰,甚至还出现了白色的镶边设计。
二、纹饰:陶器上的图形主要为人面、鱼、鹿、植物等远古时期人类常接触的动植物;抽象的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也十分常见;除此之外,圆点、曲线、涡纹、弧线等点线类的装饰元素也被其大量采用。
三、雏形:有一定数量的刻画符号出现在陶身,有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而根据地域的发展,仰韶文化又细分出更多的文化类型,最著名的有半坡、庙底沟和马家窑。
半坡类型(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左右)
半坡类型为仰韶文化的早期典型代表,因为首先被发现于我国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
半坡出土的陶器在色彩上大多以黑彩为主,图案与花纹以远古时期人们所常见的鱼、蛙、鹿、羊等动物纹为主,兼以人面纹和三角形、波浪形、网格等几何纹。在这其中,鱼纹饰是半坡彩陶中最主要的题材。1955年在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这一类陶器的典型代表,也是闻名于世的远古时期的优秀艺术品。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西安市半坡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该陶器上的鱼纹画法形象而又富于变化。鱼的生命体征具体、抽象而又生动;鱼头虽然绘制的较为简单,却言简意赅的体现了其主要特征。鱼的身体上并没有通过绘制繁杂又量大的鱼鳞片,而是采用了抽象的斜方格来简明扼要的表现鳞片的错综复杂,极富有节奏感。整个纹饰甚至具有一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令人惊叹!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西安市半坡出土 鱼纹彩陶盆
简单的几何体的搭配,令彩陶纹饰营造出了一种写实与抽象、先锋与古朴相结合的艺术美感。而直线与曲线、刚硬与柔和的构图形式,高度体现了远古时期华夏先民的艺术水平。
庙底沟类型(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处于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盛期,存在的时间长达1000年,因1950年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
新石器时代后期 仰韶文化 庙底沟出土 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与半坡类型彩陶风格迥异,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釜,甑、罐、瓮、钵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见圜底钵。彩陶数量较多,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而无内彩。纹饰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亦有动物纹饰。这些纹饰交互组成,并不均匀周整,也无一定规律,艺术风格华丽优美,“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庙底沟类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而其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
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900年左右)
马家窑属于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可以称之为仰韶文化的亚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1923年首先被发现于我国甘肃省临兆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
马家窑类型的制陶业十分发达,其彩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庙底沟类型爽朗刚直的风格,但表现手法上较之更为精细,形成了自身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涡纹四系彩陶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涡纹四系彩陶罐
马家窑类型与仰韶文化对比:
器体:马家窑陶器的陶制呈橙黄色,器表被人为打磨的更加细腻,可以说是人类在手工制作和艺术修养上的一大进步。
色彩:马家窑陶器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其中具有大量的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水平。
纹饰:点线面的结合是马家窑陶器最为典型的特色,“密集变化”和“粗细变化”两大手法使构图更加自然丰富,形成独特的美感。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上孙家寨出土 舞蹈纹彩陶盆
作为仰韶文化的特殊代表,马家窑彩陶不仅在色彩、纹饰、造型上独具一格,其表现手法也更为明晰,均匀,并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风格。可以说是继承了仰韶文化中陶艺的精髓,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专家称其在远古时期的艺术成就上取得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彩陶作为原始的早期艺术无法做到如后世一般繁华多姿,但却是时人能创造出的最质朴、最真诚的美。从彩陶的纹饰中,我们能窥见远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对生活的追求祈盼。
先民们祈求繁衍生息,他们画出了鱼蛙禽兽;祈求神灵眷顾,他们画出了日月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他们画出了世间万物……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图腾,原始人类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
新时期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鱼鸟纹彩陶壶
如果说,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么,彩陶的出现就是先人有意识地赋予实用器物原始的艺术性,彩陶艺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
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宗教意识、封建文明的原始社会,人类只需要考虑每日三餐、过冬度夏。因此,彩陶艺术中充满了热烈、明朗、童真的稚气,陶器器型千变万化,充斥着创作的热情与巧思,这无疑就是最大的精神财富!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小口尖底陶瓶
文物收藏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史前的彩陶,夏商周的铜器,唐代的三彩,宋元的瓷器,明清的字画是收藏界的首选。”
然而,相比于后世精致的其他类型艺术作品,粗犷的彩陶在市场似乎不够受欢迎。一直到上世纪末,彩陶总体还属于不太上档次的“收藏偏门”。
进入21世纪,彩陶拍卖场上最高的价格不过也就几百万,比起动辄几千万的明青瓷器简直不够看。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 彩陶盖罐 贞观国际2019春季大型拍卖会 成交价:RMB 2,643,000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为保护文物,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未曾开放彩陶市场。这直接从表面上切断了彩陶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堵住了其正常交易的出口,将其推向黑市,无法估量正常价值。
第二,比起精致的瓷器,原始彩陶具有审美门槛,其艺术价值尚未被完全接受。且并不是所有彩陶都具有收藏意义,如何鉴赏彩陶之美,这对藏家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马家窑文化 彩陶人形罐 西泠印社2019秋拍 成交价:RMB 126,500
马家窑文化 彩陶太阳纹双耳瓶 西泠印社2019秋拍 成交价:RMB 40,250
不过,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彩陶的价值逐渐被发掘。这种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数量稀少的文物藏品正在飞速提升价值,成为了升值潜力巨大的文化藏品。
彩陶收藏刚刚兴起时,价格不高。近年来,随着价格不断上涨,部分制假者盯上彩陶,藏家在购藏时需用心判断,小心“吃药”。同时收藏彩陶特别要在罐口、瓶口、盆口细观察,因为完整无缺的彩陶太少了,十件有九件在这些地方都有问题。
跨越八千个春秋而来,历经时光洪流依旧不朽,先民们花前月下的浪漫,渔猎生活的智慧,瑰丽想象的创造力跃然眼前。中国的彩陶文化不正是一幅幅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赞图吗?
下一篇:松绿石盘玩“五怕”
工艺特产特点
有些物件,让人瞥一眼,就将视线定格,刺绣那么美,一眼便销魂
刺绣那么美,一眼便销魂! 对于中国人来说,刺绣这门工艺,几乎是和制瓷比肩! 有些物件, 让人瞥一眼,就将视线定格, 比如刺绣。 每每看见它们, 总想把所有针脚都看清, 直到望见它背后的绣娘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1-23
工艺特产特点
舌尖上的青海 指尖上的青绣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地处高原,却从不缺乏美食;青海人口较少,但30万绣娘的“青绣”作品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3-31
工艺特产特点
「听文物讲故事」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文化彩陶
开栏语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实物资料。为提高临夏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深入挖掘临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8
工艺特产特点
西藏村落里的藏刀王,他做的藏刀拥有着神赐的勇气与力量!
如果要选一样东西来代表藏族人,那一定是藏刀。藏家男孩出生时,得到的第一份礼物便是藏刀,长大后也随身佩戴。在生活中,藏民用藏刀来避邪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04
工艺特产特点
唐卡蕴含着一切美好的寓意 唐卡蕴含的文化
唐卡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唐卡不仅在艺术审美上使人赏心悦目,而且唐卡在宗教文化中同样蕴藏着价值。唐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3-28
工艺特产特点
实战经验 - 被低估的青海青细料
我们先来欣赏一件薄胎器皿:◆俞挺大师·青海青薄胎器皿作品这是俞挺大师的一件薄胎器皿作品,选用青海青细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4-07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和羊绒哪个更好!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物种,牦牛除了育肥产肉之外,牦牛绒也是一种保暖性非常好的材料。现在耗牛绒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9-26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银器焕新彩
“叮叮叮、当当当”,在锤子、錾子的敲敲打打下,冰冷的白银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银质手工艺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20
工艺特产特点
让传统手工艺 助力脱贫攻坚
▼ ▼ “现在很多产品,都实现了传统纹样和时尚元素的有机融合,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生机,很受消费者青睐。”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副会长哈承清对记者说。据了解,最近几年,省妇联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从2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06
工艺特产特点
中药材牦牛角
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7-23
工艺特产特点
究竟是谁用25亿块石经堆起这座世界第1的玛尼堆?到现在还是谜!
宜宾的长宁地震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每个人都保佑不会出现太多伤亡。祈祷着灾区人民尽快脱离危险。地震是一场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在过去,中国有许多地区遭到地震袭击。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将我们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6-06
工艺特产特点
青海非遗项目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引人瞩目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开幕。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青绣、热贡艺术、黑陶、藏族扎木聂弹唱等18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300余件精品亮相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9-09
工艺特产特点
湟源,一架排灯亮古今
3月17日一大早,杨增贵就朝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丰盛巷走去。为了传承好这门技艺,年初,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湟源排灯)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5-16
工艺特产特点
和田玉还是昆仑玉?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和田玉与昆仑玉的区别。先说一下产地:和田玉,昆仑玉,俄料都是一条山脉的石料,检验都是和田玉,内涵透闪石成分,新疆和田玉玉质更油,更润。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5-24
工艺特产特点
珍贵的萨迦八思巴藏香:传承700余年,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出品
昆氏家族/缔造吉祥萨迦的伟大王族传承着昆氏家族古老法系的萨迦僧众公元1072年的某一天,贵族昆氏家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02
工艺特产特点
倒铝锅、弹棉花、吹糖人……青海这些老手艺还记得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还保留着哪些弥足珍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2-06-14
工艺特产特点
牦牛绒 (毛) 纤维特性
牦牛绒 (毛) 细的牦牛绒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少数有点状的髓质层,鳞片开张角度较小,俞接近根部俞贴附于毛干上。粗毛为三层有断续状或连续状毛髓,鳞片排列比较紧密。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牦牛绒纤维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23
工艺特产特点
文化果洛丨青海果洛藏族姑娘与上海设计师合作开发牦牛绒包,“手造”不止于生活美学
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开幕。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果洛藏族姑娘卓玛吉是当地手工编制技艺的传承人,今年已经来了好几次上海。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的摊位前,一身藏族传统服饰的她用一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5
工艺特产特点
走进千年历史的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属于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文化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很广泛,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生活多个领域。 传世的唐卡主要都是藏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8-29
工艺特产特点
“藏绣之乡”不在西藏,而在青海贵南,藏绣作品远销国外
因缘际遇,某一天,我去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遇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藏绣的传承人:拉毛叶忠。 去德茫村的路很不好走,一条泥土路,尘烟滚滚,开了很久。是个深秋,车窗外一片荒芜,满眼土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3-12
工艺特产特点
藏地秘境——闻香塔尔寺
塔尔寺,西宁最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是整个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更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不远的莲花山坳中,距离西宁大概有26公里。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如果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5-20
工艺特产特点
一起来刺绣!用简单的图案,DIY上色彩,刺绣超有趣(附模版、教程)
纸艺网的小伙伴们 你是否还待在家中没有去上学? 或者你家的小孩儿是不是还在家中 没有去学校,在家就是闲着。 日子过得特别的无聊 又没有规律 我跟小编一起来学习制作简单的刺绣吧 这些刺绣非常适合小朋友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10-11
工艺特产特点
湟中银铜器--引领民间文化大产业
湟中银器,湟中银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多少年来,这些经湟中银匠打造的银器,流传到藏区,流传到海外。湟中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0-04-07
工艺特产特点
密宗时轮金刚唐卡的艺术内涵
密宗时轮金刚唐卡的艺术内涵与众多的佛像唐卡一样,时轮金刚唐卡在艺术上,无论构图、造型及色彩的表现上都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1-15
工艺特产特点
藏香成瘾,不知道你敢不敢玩
在西藏,所到每一个地方,所遇每一位藏族人,几乎都能闻到藏香的味道。千百年来,藏民们用一双厚实的双手和
编辑:青唐小将军 发布: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