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食节驾到!忘不了的青海美食小吃,舌尖上不一样的味道……
首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开始啦!海湖新区唐道637不见不散!青海的美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碗子、筏子、烤饼子、洋芋、搓鱼、土火锅、手抓、凉粉、狗浇尿......
以下这些青海美食
你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在这了!
数一数你吃过多少种?
洋芋首当其冲,一千个青海人有一千种洋芋的做法,而且味道各不相同,你喜欢那种?
早上一碗杂碎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个羊脑可以说更加满福。都是肠子
来碗肚丝好不好?
就问你这一碗的肠子谁能抗住
包子粉汤吃上稳当,这句话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浪山时最早的一道“菜”就是粉汤。
碗上面的黄色的奶皮子,必须的……
之所以叫炒酒,一是因为烹制时加入了黄酒,二是因为‘酒’通‘九’,冬至后进入寒冷的数九天,人们希望能炒热数九寒天。
这几年沙葱也上了青海人的餐桌...肉吃太多需要解解腻。
按青海风俗,曲连是女眷们看望产妇时必不可少的礼物,馍面上有各种寓意吉祥美好的花纹和图案。还有多种说法,太精致,不忍心吃了。
大豆角就要在大锅里煮,然后直接倒入大盆中,一伙人围坐在一起吃味道才香。
青海人敬客、迎宾、聚会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一到夏天,大街小巷都会有卖麦索儿的,葱、蒜、辣子一放再泼点油,芫荽一点缀味道棒极了!
青海特产 ,可以凉拌,宴席必备。
杂面+白面如同土筑砖砌的城墙,谓之砖包城。
花卷哪里都有,但是青海的花卷是拿青稞面做的。吃不惯青稞面的也会和白面混在一起制作出来。
炸油香虽然有些麻烦,但很多人爱吃外酥里软,茯茶+油香=滋润
主要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之用。
主要是青稞面擀制而成,~当然别忘了加入韭辣哟~
面片也分很多种,清汤面片、炒面片、炸酱面片等等,但指甲面片单指面叶小如指甲盖,与其相对应的就是浪山最爱吃的“拦口面片”。
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是门源地区独特的奶制品,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让人食之不厌,留恋永久。
熬饭,青海人叫 nao fan。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吃熬饭再来一碗黄油油的米饭,也叫“双碗”。
涎水再别咽了
青海的月饼竟然不是饼,原来是大馍馍。
首先这个需要自己擀,切成小段,煮熟后配上萝卜、洋芋和蔬菜并炝有葱花...
青稞饼是用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一种食物。
青海人做炒面片喜欢菜瓜+粉条...下过面片的面汤不要倒,一口面汤,一口蒜
民俗食品,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干黄薄脆,适口易存,一般逢年过节时制做。
青海特色面食。肉沫+胡萝卜丝+榨菜+小油菜+酸汤
蜜馓是青海风味油炸面食。炸出后形如一个小面圈,俗称油圈圈。外脆里酥,香甜可口,存放时间长。
青海家常面食。过去多用青稞面,现在也用小麦面、豌豆面或包谷面。可做成单个的,也可在锅中把好几个贴到一起,做成一个大锅塌。
用豆面或青稞面等杂面做出的美食,吃时配油炝辣子、醋、韭辣等。
韭菜为主料作馅的饼。馅一般另鸡蛋、肉末等。常用油烙煎而成。
又称拉条、扯面。青海特色面食。手拉的长面条。食用时可拌臊子、炸酱、或调以炒菜、油炝腌菜、辣子、蒜苗等。如果在拉面上盖一个煎鸡蛋人们也称之为“盖帽”。
青海风味食品。用豌豆粉熬成稠糊,冷却后凝成块状,切成条,用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盐等佐料拌着吃;
青海夏季家常面食。将长面条煮熟拌以植物油,吃时调用盐、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等佐料,并凉拌有韭菜、黄瓜丝、青笋丝等。主要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吃。
酥合丸可以说是一道重口味甜点,就好像西北人粗旷的性格一样,甜腻的无拘无束。
四、五条面拧成一束的油炸面食。麻花出锅后可趁热撒上糖。色泽黄亮,酥松香甜,易消化,善保存。
青海风味小吃。用旺火将小麦炒至脆黄,加入适量麻籽,混炒一、两分钟即可出锅。是一种有益消化,增进食欲,质脆味香,人人喜欢的小食品。
炮仗面,形似炮仗(爆竹),面条劲道弹韧,辅菜香辣爽口,是西北经典面食。
青海的蕨麻也是纯野生,煮稀饭,做小吃,香甜可口。
青海风味面食之一,擀好面后,不用刀切,而直接用手揪成碎片下锅,配上土豆、萝卜、菠菜等各种蔬菜,煮熟即食。一般用青稞面等杂面制做。
青海家常汤面。因面叶儿呈菱形,两头尖尖,形如麻雀舌头。
接着往下看……
青海家常面食。西宁习俗,招待客人,过生日,婴儿满月,过百日(本地称百岁)时要吃哨子面,取长福长寿、常来常往的意思。
“洋芋津津”,酸辣醇香,冷热均可,四季可食。它浓缩着青海人的土豆情结。切条盛盘,调上炝好的“韭辣儿”、辣椒面,再倒点醋,这个味道无非言传啊!
萱蔴饼也叫“背口袋”,是用萱麻草制作的青海高原特色小吃。口感:清淡,纯天然草香味、过程中除惯用食盐、清油,青稞面和萱麻粉末。
糊牛肉一般是在宴席上吃的,上号的牛里脊切片,放入粉丝、木耳等配菜,汤汁进行勾芡后,呈现糊状。
筏子是青海地方风味菜肴,因为在外形上与羊皮筏子相似,因此而得名。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馓子是用头罗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清脆美味,在青海很多人喜欢熬茶泡馓子吃。
胡麻眼眼又好看又好吃,一般情况下可是吃不到的,毕竟制作有些繁琐。
贵德的梨儿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鱼天下夸。(现在可是不能吃了,原因都懂的)
抓面是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夏天吃凉,冬日可吃热,实属实惠之小吃。面上面加的肉品种也很多:肚子、头皮、腱子、肠子等...
焜锅馍馍是在金属的焜锅模具中烤制而成,它的特点是省时,省事,制作单间,松脆好吃,携带方便,经久耐贮。
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主要是用杂面(青稞面)制作,要想味道好首先要调搭炝好的韭辣此刻再有盘酸辣洋芋丝,那就是绝配啦~
冬天的晚上,下了夜班,羊肉摊摊上,来一碗麦仁,那感觉,绝了。
青海三烧三要素:洋芋+羊筋+丸子
肥搭瘦这才是一根肋巴的完美搭配,而且要肥而不腻!
吃甜醅都吃的是青稞甜醅吧,薏米的甜醅吃过吗?
青海人小时候,妈妈常做的一个小吃。
火候把握好哦,香死俩。
吃的时候很烫,要小心,还是烫着吃好吃
老妈说,小心烫烂心
里脊
湟源里脊,大牛的,小牛的,还有自己做的,都好吃
还记得当年在尕公园刮过的碗子吗?
就酿皮来讲有很多种,洋芋酿皮、黑酿皮、白酿皮等...每种味道都不一样。来青海必吃的美食,小编现在想想小吴酿皮,哈喇子下来了。
大通县的生烤羊排已经是名扬四方!
烤饼不加几个串,味道减一半。
还是羊肉摊摊上烤的好吃。
青海人早先用来考验女婿娃的,现在餐馆必点美食。
拜家酿皮炒凉粉一绝。
拉面吃烦了,来碗干拉。
还没完,接着往下看……
小编小时候常吃,长大了反倒见得少了,哪天再尝尝。
青海人的醪糟,酒香浓郁。
青海的炕锅种类多了去了,羊排的、鸡肉的
吃拉面也是有讲究的,面要韭叶(二细、三细、大宽)、肉蛋双飞、小菜一份
作为宴席上的收尾“菜”,甜而不腻,香!
手抓还是要吃草膘羊...肥而不腻
小时候过年,就喜欢站在妈妈身后,看她炸麻叶。
味道没得说,但是总会遇到前面的人一口气要80个,水井巷排长队
吃不上油炸糕,来个麻团也好
经典青海美食,来个土火锅,二斤青稞酒,几个好朋友,热气腾腾,生活中的愉悦。
撒点椒盐吃起来美滋滋
羊筋口感好,柔筋巴脑。
包子哪都有,什么胡萝卜、韭菜见多不怪了,青海包子的馅是洋芋和地皮菜的,味道更香哦
吃起来要有耐心,捏得好,吃着香。
早上来碗酥油奶茶,一天都热乎乎的哦
一到夏天,草原上采来的野生黄菇,炖肉,素炒,香得不要不要的。
以前过年才吃得上,香甜酥脆,孩子们最爱吃。
\"老八盘\"由凉菜八种、热菜八种等组成,尤其热菜为代表。它以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的烹饪技术菜品,形成了青海高原河湟谷地多种的菜馔佳肴。
包子粉汤吃上稳当
今天的筏子比明天的肉香
吃肉不吃蒜,味道减一半
站看酿皮摊,涎水流不干
甜醅甜,老汉娃娃涎水咽
小编惴惴不安
很害怕漏了哪个青海美食小吃
如果有遗漏
请强大的微信朋友们
(西宁晚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