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庆回家的侄子发的朋友圈里配了几张图,一条公路两旁一排排白杨整齐肃立,深秋的白杨树叶黄灿灿一片,偶尔夹杂着几枝不肯褪去的青绿,层次鲜明煞是好看。
后来又有位高中同学也发了几张同样的照片,笔直的白杨,黄灿灿有点发红的树叶,一排排沿路铺开来,愈发让那段熟悉的道路美丽多姿。
我把其中一张发给北京的一个同学。他说我又勾他想家。就说起这条我们都很熟悉的现在被称为最美国道的路来。他说暑假回家,开着车在这条国道中的一段来回跑了几十趟,过足了瘾。本来打算沿线去往青海,但因为那几天入扁都口后一些路段不好走,只好作罢,说下次有机会一起跑一趟。
小时候在这条路上玩耍过,上学后骑着自行车在这条路上穿梭过,离家后在梦里梦见过,回家时在这条路上溜达过......熟悉的路上印记着过往的回忆,也萦绕着思乡浓情。
道路两侧大片的菊花,红、黄、橙,色彩艳丽,煞是壮观;夏季里观赏,秋季里采摘入药或是制成菊花茶;
一路上,路两边的 青稞、小麦、大麦、油菜大片大片铺在田野上,春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是希望,秋日里风吹麦浪满地金黄是收获;
两侧的野花野草在沟渠、小路、田埂上见缝插针随处可见;花叫狗牙花,小时候采了大把大把带回家插瓶子里,或是用来玩拉钩游戏,看谁的更有韧性;当黄色花瓣褪去,长出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来。草丛里红色的草叫甜妹妹,蜜蜂最喜欢,拔下排列在株杆上的红色的小喇叭放在嘴里吸,能吸出甜甜的蜜。
远处的老君山险峻巍峨云雾缭绕,夏日里天气晴好时能看到山尖白雪盖顶,山腰的松林成片,山脚的草地倾泻;近处那红褐色的赤土,阳光下、阴雨天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层次,有丹霞地貌样的色彩美。
民乐段向西远远望去的祁连雪峰,远处山头白雪皑皑,近处田野绿草青青,或许此时你才能理解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
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的扁都峡谷--大斗拔谷,这是从甘肃进入青海的重要关口。扁都峡口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峡谷内有当年霍去病出峡敗匈奴堵过的黑风洞,有唐宋边塞诗人经此峡谷西出阳关的足迹......青山依旧、峡谷幽幽。
227线穿过沃野进入扁都峡谷的远景。极目远眺,视线穷极处方向,是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那里自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创立之后,就一直是皇家马场,盛极时曾养马7万匹。
227线扁都口两侧的山坡和山坡上的狼毒花,运气好,你还可能看见旱獭驻足而立,又或鹰隼在远处的石台上歇脚。
227线入扁都口后不久,有一崇山峻岭间依山壁而建的石佛寺,寺前流水潺潺。寺内光洁的峭壁上清晰的雕刻着一组佛像,据说石佛页面脱落一层又显于另一层,非常神奇。佛像之下和寺外系满了藏族的经幡和汉族的丝绸被面,藏汉两族同敬石佛。
227线进入扁都口后蜿蜒曲折于山岭之间的
227线进入青海后随着海拔升高,山势险峻,路况变得复杂,过重镇俄博(俄博岭垭口海拔近3700米),还要翻越海拔3800米的大坂山隧道,它被誉为世界第一高度公路隧道......高原风光美不胜收,也吸引了不少自驾游游客。这段路走的不多,小时候去祁连走过几次,或许是高反或是路颠,也或许是太险峻有些紧张,常常晕车。
当然,在那熟悉的路段上,不容错过的还有路两边一排排的的白杨,等你检阅....
文章来源:董伟 西风微醉
展开全部